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李村路:曾经数一数二的青岛老街

李村路:曾经数一数二的青岛老街

2020年10月29日
作者: 
文章来源: 

  青岛不老,老街不少。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1932年生于青岛,熟谙青岛风土人情,且听他讲一讲这些老街故事。

  即便是很多老青岛也想不到,李村路是数一数二的青岛老街。当今天的很多街道还是农田之时,李村路就已经是著名的土产果品一条街了。

  老青岛时的李村路与济南路等几条老街,集中了一批土产、杂货批发商店,住着一些常驻的和临时来销货、进货的“老客”。这些店有以经营棉布为主的丰顺恒,经营土产、杂货的德盛泰、锦泰、丰源成,经营干鲜果品的德盛和等。

  李村路上的几家客栈,大的有裕长栈,小一些的有顺发栈、裕丰栈,它们的特点是几乎全供行商入住,这些客人来青岛不是旅游,不是探亲访友,而是经营商务。许多生意就在客栈房里洽谈,像“裕长栈”的名字,胶东各县的买卖人大都知道,以今天的话来说,住在这里还可抓住商机。

  过去,戏曲行业叫“梨园行”,据说始自唐明皇。青岛的梨园公会在李村路8号。梨园行有团结互助的传统,他们曾办过一个梨园小学,时间不长。每年还会举办“义演”救济贫困同行。麒派老生周麟昆曾是梨园公会会长,新凤霞落魄青岛的时候,曾受到过公会的接济。以后周麟昆去了台湾,为岛上著名京剧名伶。他逝世后,新凤霞曾在《人民日报》刊文悼念。

  市图书馆现藏有一本大型精装画册《青岛接收纪念写真》,珂罗版精印,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现在,书刊上常见的青岛老照片有许多是从这本画册上翻拍的,它出版于1922年,收入了许多德日占据时期的照片,另外还有袁世凯、段祺瑞、冯玉祥等的照片和亲笔题词。这本画册的老照片搜集、新照片拍摄及编辑是班鹏志。他1913年来青岛,只有13岁,后进入《大青岛报》,跟日本人当学徒学制版,终于学全技术,在李村路上开了一家光华制版社。青岛的中国人中他第一个掌握了全套制版技术。《青岛接收纪念写真》是他第一个成果。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为党的北海银行制作钞票铜版,几十年里,光华制版社在青岛、山东享有盛誉。解放后,合并于建文印刷厂。

  李村路、博山路口有一座三层楼,原是神州大药房,楼上有客房,供“老客”住宿。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一大”后曾来青岛开展党的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以孙中山特派员的身份又来青岛,住在神州大药房楼上,发动群众组织成立国民会议促进会,在报纸上刊登大幅声明,接待各界群众到神州大药房。他还在福禄寿电影院发表了演讲。1925年,王尽美来青岛参加“五卅”运动,病重住进青岛医院(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逝于此。今烈士纪念馆陈列有王尽美的生平事迹介绍。20世纪40年代,神州大药房扩大为神州医院,解放后并于市北区医院。

  李村路东端与位于日本人商业区中心的聊城路相连,这里有日本料理、商店,还有日本人开办的青岛映画剧场——青岛影剧院。它曾是青岛最佳电影院,座椅舒适,舞台很大,尤其是音响最好,号称“华北第一”。它的声音效果非常好,演员在舞台上以普通声音高度说话,剧场内每一个角落的观众都能听到,根本不用“麦克风”。赵丹曾说这里是全国最适宜演话剧的剧场。

  1945年以前,这里只放映日本电影,日本剧团如“宝冢”曾来这里演出。抗战胜利后才放映中国影片,群星话剧团到这里演出了话剧《沉渊》(柯灵编剧)。

  1949年6月青岛解放,胶东文协文工团进入青岛,在这里演出大型歌剧《血泪仇》《农公泊》等。青岛市话剧团的建团演出也在这里进行,以后这里曾作为他们的排演场和演出基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等来青都在这里演出。以张瑞芳为团长、赵丹为导演的上海电影演员剧团来青在这里演出了《上海屋檐下》《雷雨》,演员有上官云珠、王丹凤、舒适、高博、康泰、夏天等一批大腕明星,场场爆满,剧场大玻璃门甚至被挤碎。

  东西快速路三期工程从这里经过,现今李村路北侧房屋全部拆除了。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1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 5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为什么把“汉人”叫蒙古人种?汉人人数可是100倍于蒙古人

1 5
根据200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汉人数量光在中国就约有12亿,而蒙古人全球加在一起也就约在1200万上下,可见从人数上来说,汉人才是最具代表的黄皮肤人。 [ 阅读全文 ]
5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

1 4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 阅读全文 ]
4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1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栖霞、龙口、蓬莱皆有慕姓,家谱记载是慕容氏后人

1 22
根据族谱的记载,黄县(龙口)的慕姓就是栖霞慕姓的分支,此外,蓬莱、招远、莱阳、海阳、福山等地也都有慕姓居民。 [ 阅读全文 ]
22 

李光禄:大连的个性与传承

1 8
 大连早期城区是由外国人规划建起,外来元素必然会在建筑、人文景观以及园林设计上留下影子。 [ 阅读全文 ]
8 

李光禄:东关街是大连的宝贵财富

1 13
大连是山东移民最集中的城市,闯关东又是那段最难忘的历史,东关街建筑就是记录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最宝贵文化遗产。 [ 阅读全文 ]
13 

《诗经.北门》:当生活是一地鸡毛

1 5
《北门》直接生发出一个成语:北门之叹,意指因生活贫苦或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 阅读全文 ]
5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1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烟台迟姓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迟家村

1 11
烟台的迟姓以福山区较多,福山的迟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 阅读全文 ]
11 

郑板桥爱子不娇惯

1 5
郑板桥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牢牢记取“娇子如杀子”这句话,十分注意对儿子的教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1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0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0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0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经济

2020-11-26
浏览:1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38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