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家人 > 分享 > 我心目中的鲁迅:侠骨柔情

我心目中的鲁迅:侠骨柔情

2020年11月12日
文章来源: 

  十月十九日,是鲁迅先生逝世纪念日。对于中国人来说,“鲁迅”这个名字,远远不是“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这九个字可以概括的。在不同的时代,鲁迅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那么,您心目中的鲁迅是怎样的?

  侠骨柔情

  鲁迅,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侠骨柔情的男人。

  鲁迅于1903年在日本东京弘文书院求学,年仅23岁,剪辫留照,在《自题小像》中写道:“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可以说鲁迅是一位爱国者,一生寻求民族出路。鲁迅是一名战士,一生拿着笔杆子战斗,著小说,写杂文,针砭时代弊端,毫不留情,见“义”勇为。鲁迅是一个侠客,肯舍己助人。在黑暗的社会中,仗侠而独行,曾经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爱憎分明,敢于担当。仗义,我想不仅是鲁迅的品质,也应是男人的本色。鲁迅铮铮硬骨,来自信仰,勇于坚持真理。

  在关注社会与冷静思考和战斗的同时,鲁迅又对身边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柔情。鲁迅最讲究人性和人情。这是我佩服的地方。

  真正的英雄,其实是最温柔的人。当年和许广平的交往,写的书信编成《两地书》,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如何写出千言万语。鲁迅去世前,给妻子许广平留下的遗言是:“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假如不,那就真是糊涂虫。”这句话充满了对妻子的关怀与担忧,充满了对妻子的爱。鲁迅尤其喜欢孩子。1929年9月,许光平生下一个男孩,名叫海婴。他作了一首《答客俏》的诗,写出了对孩子的一片爱怜之情:“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甘为孺子牛,扶助弱者,关心青年,为青年人修靴子,照顾萧红。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与日本医学教授藤野先生结下的师生情。鲁迅于1933年写的《题三义塔》,其中有两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意思是说经历劫难之后方能显现出真正的兄弟情谊。两个人若是有仇,见了面喝一顿笑两声,拍拍肩膀就化解了。对友人或仇人能做到这点,很有江湖豪情。也是鲁迅的心声。

  不知鲁迅的柔情,就无法理解鲁迅为什么没有被无边的黑暗所压垮。鲁迅首先是一个男人,其次才是一个文学家。他为自由而战,最后成为“民族魂”。(于显伟/辽宁)

  君本凡人

  最初听说鲁迅,那是“文革”时期。我感受到的鲁迅其实更像一尊不苟言笑、不食人间烟火、刀枪不入的怒目金刚,感觉鲁迅生前成天只知道与人交战。“文革”时,围绕鲁迅杂文涉及的人和事更到了秋后清算的地步。在与鲁迅有过交往的同时代人中,要捧谁,只要在鲁迅文稿中摘取有利于谁的只言片语,谁就如得了皇上的尚方宝剑,过关斩将一路高歌。同样的,要想害谁,也去鲁迅文稿中发掘对谁反感的一鳞半爪,谁就如同被魔咒附身,日子就没法过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看见的文章都在告诉我,鲁迅是被用来区分正与邪的标杆。

  鲁迅被一大串“家”之类的头衔弄得光芒眩目,不敢正视,仰望都感到十分遥远。我一度只感觉其伟大,也感觉其陌生。随着对鲁迅文章的深入阅读,到鲁迅真的离我们渐行渐远的今天,反而感觉鲁迅距我们渐行渐近了。

  鲁迅既创作了大量思想与艺术都绝对经典的传世之作,以其丰富的思想、精湛的艺术震撼和影响着民族前行的脚步,同时也曾吸烟喝酒、也吵架、也有偏激的一面,也谈恋爱、也有儿女情长时……一个真实立体的鲁迅,一个除了具有深邃的思想,并能将其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匠心独运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不完美的“战士”。为什么我们曾容不得一个伟人也同时是个凡人呢?为什么要以鲁迅的名义来伤人和误导人呢?脱离鲁迅作品的光环以及以鲁迅作品来害人的人其实是别有用心者,其意也是拉大旗作虎皮吧。

  鲁迅如果知道自己会被神化,依他的秉性,是绝不会接受的。这就引出了一个伪命题:如果鲁迅活得长一些,会有怎样的情景?是晚节不保还是继续他容不得半点沙子的战斗?这是无法猜测的难题,历史不走到那一步谁也不敢下断论。我个人倾向他会选择战斗。

  鲁迅的光芒蕴含在其作品的人物与字里行间,是那些鲜活的、可以令我们长久思考的人物以及精深的杂文使鲁迅不朽。以鲁迅作虎皮者则一定会速朽,不朽的是阿Q们,不朽的是凡人鲁迅。我坚信这一点。(王德跃/四川)

  “真的恶声”

  我们民族向来以“龙”与“凤”作为自己的图腾,所以最为可喜的事莫过于龙凤呈祥,于是欲成龙成凤者便如过江之鲫。如若不然,退而求其次,倘成已为国宝级的憨态可掬的熊猫之类,也定然是皆大欢喜。但如提到猫头鹰,料想绝大多数的人是会大摇其头甚至嗤之以鼻的。可鲁迅先生却对猫头鹰这种动物不仅喜爱,而且每每以之自况。在他给夫人许广平的一些信中,信末的署名,就是他亲手描绘的猫头鹰。又见沈尹默《回忆伟大的鲁迅》一文,说先生“在大庭广众中,有时会凝然冷坐,不言不笑,衣冠又一向不甚修饰,毛发蓬蓬然,有人替他起了个绰号,叫猫头鹰。”

  查《现代汉语词典》,得知猫头鹰眼睛大而圆,惯于昼伏夜出,于我们人类很是有益,只不过它常会在深夜发出凄厉的叫声,于是迷信的人历来就视其为一种不祥的鸟。猫头鹰的处境及人们面对猫头鹰时试图闭目塞听的情形也就不难想见。但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民族魂”的鲁迅却在猫头鹰身上神情毕肖地找到了“自我形象”,如此非凡的勇气和魄力,回想那个风雨如磐万马齐喑的时代,实在是非鲁迅先生所不能有。

  试想,如果没有对当时社会种种黑暗面有着透彻的了解与充分的估计,没有那种对腐朽势力决绝的反叛气概,尤其是没有直面惨淡人生、正视淋漓鲜血的猛士风范,显然是难以先声夺人并卓然特立的。而猫头鹰之所以值得鲁迅的喜爱,用先生自己的话说,是因为猫头鹰能透过层层夜的铁幕警觉地发出“真的恶声”。

  似乎是为着印证,在《这样的战士》一文发表后不久所写的一篇杂文中,鲁迅坦言道:“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

  事实上,针对当时“正人君子”们的别有用心和种种鬼蜮伎俩,鲁迅正是用这毫不留情的笔撕破了各类假面,又竭诚地为“无刀无笔的弱者”伸张着正义,并热切地呼唤着祖国和民族的新生。因此也就可以想见,先生的声音,在那时,该会是怎样的乖戾与尖锐,而在这乖戾与尖锐之中,又深蕴着怎样的愤恨和热忱。

  先生显然是特别能战斗的,但由此而来的四面楚歌般的境地和英雄落寞的悲怆,后来者也足可想象。他的由《呐喊》而《彷徨》也便是明证。可他又始终是奋然前行着,以他特有的清醒和坚韧。较早的时候曾读过先生的极具个人特色的小说《孤独者》,对那一匹“当深夜在旷野中嚎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受伤而反叛的狼”充满了敬畏。而《狂人日记》中,在一派昏茫与无尽的戕害中,先生那“救救孩子”的呼声,至今仍如雷贯耳,震撼人心。也正是在这样的不屈不挠和敢为人先的艰难历程中,鲁迅先生无可争议地成为我们民族的脊梁。

  道人所不能道、不敢道、不屑道,这就是鲁迅一生的作为,也是他的伟大之所在。而努力以良知和勇气发出“自己的声音”、“现代的声音”、“真的声音”,这也正是鲁迅先生对后人的最真切的期望,也是后人对先生的最好的学习。 (金星/浙江)

  用穆青的“证”买来的珍藏

  有一年,家中发生火灾后,在清理被火殃及又幸免于焚的书籍和物件时,发现一轴鲁迅先生手书的墨迹中堂,那首脍炙人口、名传华夏的七言绝句:“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书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鲁迅(章)”

  鲁迅这首诗是书写在描金藏蓝色纸上的,装裱精良,虽有干裂折皱,保存尚完好。这次只绦带与木轴连接处绫纸烤糊了一长条,打开来里面基本无损,墨迹印章清晰如故。我很欣慰,更庆幸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之后,这件心爱之物竟能安然无恙,这无异于在我沉沉郁结的心底涂了一层抚慰伤痛的软膏。

  鲁迅先生这首诗,我上初中时就十分喜爱,背得滚瓜烂熟,但由于年幼,对诗的特殊背景、深邃的含义以及作者本人写这首诗时情深意长的心境,不甚了解。这次于大火劫难后重读这首宏律,又勾起了我对其深一步探究的兴趣。于是我想到了新华诗社社长张结。

  一天,我特意拜访,请教于他,请他为我阐述诗中注入“灵台”、“神矢”、“荃不察”、“荐轩辕”等确切含义,讲述鲁迅写这首诗的北京。

  张结向我娓娓讲述了过去一些文学界的权威人士对这首诗的不同理解,特别是对“神矢”一词的不同解释。他为我查找并引证了许多资料,还借我一本有关鲁迅诗文阐述的书,细读之后,我才对鲁迅这首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鲁迅先生作这首诗的时候,中国刚刚结束了八国联军之祸,订下了“辛丑条约”。昏庸的清政府仍在“宁赠外姓,不与家奴”的胡作非为之下,假情假意地玩弄着政治改良的把戏,欺骗民众。这年春天,革命的汉学大师章太炎避地东京,与留学日本的各省留学生倡议发起“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并亲作宣言,文中有如此激昂感人的警句“……类聚同气,雪涕来会,以志亡国。……愿吾滇人,无忘李定国;愿吾闽人,无忘郑成功;愿吾辽人,无忘李成梁……”一时间,推翻清廷、光复华夏的革命空气弥漫于东京留日学子中。鲁迅先生这年四月四日抵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在急欲寻求新知的饥渴中,热切地醉心于拜伦的诗、尼采的传、希腊罗马的神话。这位素抱爱国宏愿的吴越少年,其热情向往光复华夏大业的积极革命精神、奋昂的怀抱是不难想象的。就在这年一月一日,日本为了在东三省阴谋搞一次政治大冒险便和英国订下了同盟,东北情势岌岌可危。鲁迅先生就在这严酷的时代背景下写了这首诗。全诗所表达的沉重心情至今读来仍有置身于风雨危舟之感。

  诗的第一句用了英国诗人拜伦的长诗“罗罗”的故事。作者以英雄罗罗自况,要用巨大的吼声宣告其国人要为自身的命运抗争。在这句里明示了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虽然有不测的“神矢”刺贯其胸,他也不为之逃避。末句的“我以我血荐轩辕”,正是承首句而来,再次强调了他甘愿为祖国人民作牺牲的决心。

  说起这件诗轴的来势,更是不寻常。我真得感谢我们仙逝的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那是“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当时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后身库房,开了一间专供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货品”的文物商店,去那里的“顾客”必须持“特供证”才能光顾。供应的商品多是文革抄家后因找不到原主而还不回去的文物、字画、旧书籍等等所谓的“四旧”。一个星期天下午,穆老邀我和他一同前往参观选购。我抱着大饱眼福的喜悦之情陪同前往。这里所有“商品”的标价都不高,可以说是件件“特惠”。可是,当年穆老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看了半天也舍不得解囊选购几件真正有收藏价值的东西。最后只买了几本不太值钱的旧书和碑帖。倒是我这次沾了他的光,看中了这件鲁迅的诗轴。穆老见我久久站在那诗轴柜台旁舍不得离开,便对我说:“你要真喜欢,就用我的证买下,你付钱就是了”。于是我欣喜若狂地持证去柜台付了45元(我当时的月工资是86.5元)而获得了这件梦寐以求的心爱之物。

  这件诗轴在我家已悉心保存了27年之久。我不时地拿出来在墙上挂两天,反复地欣赏,出声或默默地诵读几遍。好像有神灵庇佑似的,在这次火灾前一天我刚刚从墙上摘下来收藏在阳台柜子里,否则一定化为灰烬无疑了。幸哉,兴哉! (贾靖宏/北京)

  认识鲁迅 感悟先生

  有人总结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为此拍案叫绝。但是,中学时候怕考周树人的课文理解内容,如今却一再想起他的文章。曾经在课文里读过的鲁迅文章,成为经典古诗之外印象最深刻的课文。(阮兴元/云南)

  上小学时,老师讲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我突然发现,原来还有人跟我一样,也有属于自己的乐园。鲁迅先生家的那个百草园,规模比我家楼下的那块小空地可大多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断砖下的斑蝥,书中说: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啊?当时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也准备去翻翻我家楼下的断砖,看看下面有没有斑蝥。别说,虽然没发现斑蝥,还真有蜈蚣!不同的时代,我们却有着同样的情怀,那是一种年幼时的天真,一种简单生活的快乐。(冯巧婕/湖北)

  认识鲁迅,自然是从三味书屋开始,那个“早”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在时间观念上,因为那个“早”字有了深深的烙印,多数情况下,宁可我等人,不可人等我。因为这个共同的习惯,让我和老公在等待的过程中熟悉和相知,在聊天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慢慢成就了我们的姻缘。无疑,我是先生的崇拜者也是受益者。(宋增芬/山东)

  动荡的年代,暴力的风波像从天空飞过的轰炸机一样,生死的恐惧,压得人们不得不往桌子底下藏。不少知识分子出了头,就去找官僚作后台;留下的人要么躬耕陇亩,要么长衫加身抗争不停。我想迅哥儿是那个人:动乱暴发了,到处是打骂声,警棍敲击脑壳的声音,一团巨大的黑雾笼罩在平民身上,他们看不清现在和未来,就全部混沌在一起了。路边的茶馆窗户边隐着一个人,他的头发根根直立,双手攥拳。血腥的歌声破不开困境,国人悬挂的头颅无法用任何一枚手术针缝合,他在空虚的暗夜中长鸣悲歌,“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他总这么说,又总是从头再来了。(董骏亚/湖北)

编辑:devoma
0 

今日关注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4 19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9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孙群萃画大连:东关街

3 4
东关街是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 阅读全文 ]
4 

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今年最激烈战斗

3 2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消息,当地时间周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发生的两次单独遭遇战中3名印军士兵丧生。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在瓦房店

3 16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瓦房店钻石矿位于辽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据保守估计,瓦房店地区有1200万-1350万克拉。 [ 阅读全文 ]
16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2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丹东钩沉:开国上将周桓

2 4
周桓故居位于东港市孤山镇,由周桓曾祖父的哥哥建于清光绪年间。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1955年的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

2 19
1955年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叶剑英元帅亲自担任总指挥。 [ 阅读全文 ]
19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2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2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2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2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烟台蓬莱解宋营是明代抗倭古城

2 8
烟台蓬莱解宋营有座明代古城,修于洪武年间,用来抗倭。 [ 阅读全文 ]
8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2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1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棺材可降解? 加拿大学生推行殡葬行业的绿色发展

1 12
环保葬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12 

德国放弃传统葬礼选择生态葬 从森林到大海

1 1
越来越多德国人放弃隆重的传统葬礼,选择树葬、集体葬、海葬等生态葬礼。 [ 阅读全文 ]
1 

烟台发钱了,最高500元/月,连续6个月!

1 1
烟台市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可按月领取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缴纳失业保险不满1年或领取失业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200元/月;缴纳失业保险1年(含1年)至5年的(含外地转入),失业补助金标准为300元/月;缴纳失业保险5年(含5年)以上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500元/月。 [ 阅读全文 ]
1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1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海城尚可喜家谱

1 9
《尚氏宗谱》以尚可喜为中心,首叙“先王遗训”,次叙“先王实迹”,上溯三代,下则以其三十二个儿子为系统,分支入谱;这部《宗谱》,自尚可喜的曾祖父尚生始,上起明嘉靖十四年(1535),下迄伪满康德六年(l939),共记载了尚氏家族四百余年的历史。 [ 阅读全文 ]
9 

远藤周作曾在大连第十六中读书

1 1
1929年,远藤周作进入大连大广场小学校,小学四年级时,他的一篇作文《泥鳅》被当地的日文报纸《大连新闻》采用,得到母亲的盛赞。 [ 阅读全文 ]
1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子女

2020-11-05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17-06-13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2017-04-20
浏览:16 评论:0 收藏:0
2017-04-20
浏览:17 评论:0 收藏:0
2017-04-20
浏览:13 评论:0 收藏:0
2017-04-20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