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近代烟台的纽曼家族

近代烟台的纽曼家族

2018年4月9日
作者: 
文章来源: 

  近代烟台东海滩上,曾经屹立着一座地标性建筑,这就是家庭客栈(Family Hotel,又称家庭旅馆),它是近代烟台一座颇具影响的涉外旅馆。

  家庭客栈为英国人纽曼家族经营长达20年之久,其家族成员长期在中国工作、生活,其长女及其女婿创办了近代威海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外资洋行。

  其长子钮满长期担任清末、民国时期的邮务长。纽曼家族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纽曼与家庭客栈

纽曼

  家庭客栈老板爱德华·纽曼(EdwardNew-man),英国人,1831年出生在伦敦布鲁姆伯利,父亲是一个铸铜场工人,纽曼是其8个孩子的老六。

  起初,爱德华·纽曼来到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香港,寻找发展机会。

  1863年,纽曼成为澳门著名英国商人马杰森的管理合伙人。不久,纽曼加入了香港大英轮船公司。

  这是一家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航运公司,纽曼起初担任服务员,不久做了办事员,后升任公司助理。

  1869年3月,纽曼娶玛丽为妻。

  玛丽是纽曼在大英轮船公司的同事兼好友赛特的遗孀。

  当时,玛丽在英国南安普敦的一家宾馆担任副经理。

  婚后,纽曼与玛丽住在香港。

  但由于玛丽不适应香港的湿热气候。1874年,纽曼夫妇来到北方开埠城市烟台。

  当时,烟台因其凉爽的气候而被西方人称之为“中国布莱顿”(Brighton,英格兰的一座海边城市)。

  来到烟台后,玛丽相中了自己的老本行旅馆业在烟台的发展前景。

  不久,纽曼夫妇接手了德国人比勒弗尔德经营的家庭客栈(FamilyHotel)。

  当时家庭客栈为一层平房,纽曼夫妇接手后又加盖了一层。

  家庭客栈在烟台东海滩,是近代烟台为数不多的几家涉外宾馆之一,有34间客房,占地20亩,主要为夏季来烟台度假的西方人提供服务。

  家庭客栈一度与曾经见证马关条约换约仪式的海滨旅馆(BeachHotel)齐名。

  1883年,家庭客栈老板爱德华·纽曼在烟台去世,葬于毓璜顶外国人公墓。

  1891年,负责经营家庭客栈的纽曼夫人又在烟台去世。

  此后,年仅21岁的纽曼的长女安妮·纽曼担纲家庭客栈的经营,但由滋大洋行后期老板韦历奇和东海关的萼大威(萼同时是烟台山下观景旅馆的老板)担任托管人。

  1893年,安妮·纽曼结婚,家庭客栈无人经营。

  1894年,由上海著名拍卖行鲁意师摩洋行将家庭客栈进行拍卖。

  客栈为上海与烟台组成的联合商业机构拍得。拍卖价格是19300海关银。

  美国人斐伦(J.S.Fearon)担任这家联合商业机构的荣誉秘书,迈伦(H.meyeren)担任家庭客栈经理。

  经营了6年后,1900年,家庭客栈又被芝罘学校(ChefooSchool)通过竞拍购得,后家庭客栈楼房成为芝罘学校预备学校的早期校舍。

  安妮与康来洋行

马丽与大女儿安妮

  爱德华·纽曼夫妇共生有两子两女。

  长女安妮·纽曼和长子钮满生于香港,次子、次女生于烟台。

  在爱德华·纽曼夫妇相继去世后,年仅21岁的安妮·纽曼在烟台独自经营家庭客栈多年。

  1893年4月,安妮与在东海关供职的苏格兰人邓肯·克拉克结婚。婚后,家庭客栈通过拍卖转让了出去。

  1898年英国租占威海卫。当年,克拉克便辞去东海关的工作,举家迁往威海,开始自立行号经营商贸。

  在刘公岛,克拉克夫妇创办了近代威海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外资洋行———康来洋行(D,Clark&Co.)。

  受开酒店出身的妻子安妮的影响,克拉克对酒店业情有独钟。

  1898年刚来威海卫不久,克拉克就在妻子的建议下,租用刘公岛原北洋海军军官宿舍开设康来饭店。

  有了一定资本积累之后,又将那块地皮买了下来,并对酒店进行了重建。

  重建后的酒店,规模进一步扩大,设施进一步完备,成为刘公岛接待英国海军军官家属和驻威外侨的重要酒店。

  就在刘公岛康来饭店开办不久的1906年,克拉克又租用中国军团的军官住所开设一处旅馆。

  1910年,女王饭店要转让时,克拉克又毫不犹豫地与人合伙购下了这座大规模、高档次的酒店。

  克拉克在拥有女王饭店部分所有权之后,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

  三年之后,又将合伙人的股份买下,完全拥有了这座酒店。

  为了扩大经营,克拉克又在1911年至1919年间分六次购下东北侧、道路上方30余亩土地,同时又于1921年从殖民政府手中租用饭店前之悬崖地带,用以美化环境和建设专用旅游码头。

  在安妮的协助下,康来洋行发展迅猛。到1920年末,康来洋行业务涉及旅游、地产、商贸、市政、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成为当时威海综合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外资企业。

  康来洋行对近代威海的现代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钮满与中国邮务

钮满

  钮满(Edward Francis Southan Newman,1873-1937)是爱德华·纽曼夫妇的长子,1873年出生在香港,在其1岁时,随父母迁到了烟台。

  钮满在家庭客栈的一大群中国员工中间长大,能讲一口地道流利的烟台话。

  1881年,8岁的钮满进入家庭客栈旁边的芝罘学校就读。

  他是芝罘学校预备学校的第一批小学生。1890年,钮满在烟台老牌洋行滋大洋行工作了两年。

  滋大洋行是香港大英轮船公司在烟台的代理。

  钮满能在滋大洋行任职,与其父爱德华·纽曼曾在香港大英轮船公司有很大关系。

  工作两年后,钮满跳槽到烟台东海关工作,从最低级的户外巡役工作做起,后来成为海关钤字手(稽查员)。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下诏成立大清邮政官局。

  大清邮政官局设在海关内部,由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负责运营。

  1898年,钮满调到设在海关内部的大清邮政官局。

  对钮满来说,邮局工作不仅是一个体面的白领工作,而且似乎还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在新成立的东海关大清邮政官局,钮满工作勤勤恳恳,深受好评。

  到1902年,金发碧眼的钮满已经从东海关邮局普通职员晋升到巡查员。

  不久,钮满又被清政府总税务司安排到太原担任邮务长,后来又辗转多省担任邮务长。

  在他从重庆邮局调到成都邮局时,一家重庆洋行给《北华捷报》写了一封信,信中对钮满的邮局工作做了高度赞扬,认为“在中国没有一个地区能够被一个如此体贴、辛勤的领导提供如此好的服务”。

  钮满因其在中国邮局的杰出工作而被英国政府授予勋章。1921年,陕西督军授予钮满二等银色勋章。

  就在钮满事业处于上升期的时候,他做了一件令在华西方人难以置信的事情:1903年,钮满娶了一个名叫梅兰的中国女人。

  梅兰是一个成都商人的女儿,自幼缠足。

钮满的中国夫人梅兰

  虽然钮满赢得了新娘家族的认可,但英国人对与中国人通婚存在偏见,钮满的一意孤行,必然会受到在华英国社群的歧视,在其职业发展上也被他们认为是一种不智行为。

  事实也证实了这种判断。

  此后,钮满的邮政职业生涯主要是在中国偏远的内地邮局度过的,如山西、陕西、贵州和湖南等地。

  钮满失去了到沿海发达繁荣的城市去工作的机会。

  1911年大清帝国垮台以后,民国政府建立。

  钮满仍然担任地方邮务长。但随着中国国内革命局势的风云变化,国内反对帝国主义的声浪高涨。

  1927年,钮满在西安邮务长任上被爱国将军冯玉祥驱逐。不久,钮满从邮务长职位上退休。

  钮满除担任邮务长以外,他还是一个中国文物收藏家。

  钮满在中国待了几乎一生,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他喜爱中国文化,热衷于中国文物的收藏与鉴赏,凡三代铜器、汉唐陶器、钱币、瓷器等珍稀之品皆购藏,并与中国近代著名的收藏家、清末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端方关系密切。

  钮满收藏的文物中,最有名的是古钱币“国宝金匮直万”。“国宝金匮直万”是新朝王莽时期所铸钱币,字体优美、铸工精良、造型别致,被藏家认为是中国古钱币中的无价之宝。

  光绪二十七年(1901),西安农民掘土得“国宝金匮直万”两枚,这两枚完好无缺。

  其中一枚为时任西安邮务长的钮满获得。钮满将其保存在上海的家里。

  后上海收藏家张絅伯应邀观赏钮满的钱币藏品时,发现了“国宝金匮直万”,将其买下,后转手卖给了收藏家陈仁涛。解放前夕,此钱随陈氏流落香港。

  20世纪50年代初,陈仁涛经济拮据,欲出售其全部藏品,最终由我国政府以重金购回包括“国宝金匮直万”在内的陈氏藏品,并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1937年,钮满在青岛因心脏衰竭去世,时年64岁。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棺材可降解? 加拿大学生推行殡葬行业的绿色发展

1 12
环保葬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12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1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大连足球之连败源自定位混乱

1 3
大连足球还是一支保级队。 [ 阅读全文 ]
3 

旅顺口区征集旅游“宣传语”及“创意LOGO”

1 3
旅顺口区积极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现面向全社会有奖征集旅顺口旅游“宣传语”和“创意LOGO”标识。 [ 阅读全文 ]
3 

谭作钧在《人民日报》发声: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开刀!

1 2
大连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公开曝光近期7起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典型问题,其实质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 [ 阅读全文 ]
2 

济宁:把研学旅行打造成社会大课堂

1 1
4月11日,济宁市研学旅行协会牵头,济宁市旅游行业协会、济宁学院专家、重点旅行社、曲阜东高铁汽车站、曲阜汽车站、重点研学旅游基地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在兖州、邹城调研。 [ 阅读全文 ]
1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1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1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营口老街:不老也有味,曾见证东北首个对外通商口岸

1 13
营口老街受到国家、省、市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享有“近代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 阅读全文 ]
13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1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王健林旗下万达网科员工遭集体裁员,超千人接到通知

1 3
12月28日,有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万达网科”)从当天开始大规模裁员,据称要从目前的6000名员工裁至300名,即只保留职能部门,这意味着网科人员将从最高峰削减95%。 [ 阅读全文 ]
3 

故宫布展《千里江山图》,评价高于《清明上河图》

1 5
《千里江山图》在业界的评价和地位甚至是高于《清明上河图》的,之前没有人炒起来,不为人所知,在故宫里默默无闻多年。 [ 阅读全文 ]
5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1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兰陵操姓起源考:消失的皇族,误传千年的姓氏历史

1 3
中华操姓是萧顺之文帝十个儿子子孙走散后的“聚合体”。 [ 阅读全文 ]
3 

浙江纠肖复萧行动

1 1
近日,浙江省衢州江山市双溪口乡高滩村的萧氏宗亲,在萧世明宗长的全程指导和帮助下,全村43人中已有41人成功复萧。照此速度推进,在各地萧氏宗亲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统一恢复萧姓指日可待。 [ 阅读全文 ]
1 

英国科学家:常吃蓝莓有助老年人提高脑力

1 1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发现,每日饮用30毫升浓缩蓝莓汁有助老年人提高脑力。 [ 阅读全文 ]
1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经济

2020-11-26
浏览:1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38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