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探访上海老房子(1):徐志摩故居

探访上海老房子(1):徐志摩故居

2017年12月6日
作者: 
文章来源: 

  一声轻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引得多少人为之如痴如醉。这数个“轻轻的”透露出作者那至深的情愫,那是对母校那难舍难分的离情,更似发自肺腑的婉约的“爱情宣言”。其对康桥的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款款深情令人动容,令人柔肠百转的诗正是来自这次话题的主人翁——徐志摩。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原名章垿,字槱森,笔名南湖、云中鹤等。徐志摩是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正是江浙这方土地养育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不管是《偶然》还是《再别康桥》,都带给人们悠远回味的浪漫的“人间四月天”。

  徐志摩虽然不是沪籍人士,却与上海的渊源颇深,1915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杭州一中毕业后),后又就读于北洋大学、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剑桥大学,1922年回国任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发起新月社,担任《晨报·诗镌》副刊主编。1926年重返上海,在上海光华大学、东吴大学等大学任教。办新月书店,1928年3月10日主编创刊的《新月》月刊。

  徐志摩与上海的渊源远不止于此,众所周知,徐志摩的感情生活与三位女性有关,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他的第二段婚姻就发生于上海,及至他的英年早逝,究其原因也与此段感情有关……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5.7—1941.8.7),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得此殊荣的亚洲第一人。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陈独秀1915年将他的诗歌翻译成中文发表在《新青年》上,于是他在中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泰戈尔于二十世纪20年代曾三度来到上海,与徐志摩结成忘年交,泰翁并两次入住徐志摩家。那么,他们是如何结下这等深厚的友谊的呢?

  接受北京讲学社的邀请,泰戈尔首度来华访问。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乘坐热田丸号轮船到达上海,徐志摩担任泰戈尔的翻译兼导游,一块观赏龙华盛开的桃花、游览西湖的美景、一起吟诗赏月、沉浸于清华园的学术氛围之中……(见2012年06月27日《中国档案报》《开在异乡的友谊之花》)。

  访华期间留下诸多佳话,如适逢泰戈尔64岁诞辰,胡适任主席,北京文化界5月8日在北京为其举办了祝寿会,还举行了“赠名”典,由徐志摩的老师梁任公(梁启超)主持,赠给他一枚刻着他的中国名字“竺震旦”的鸡血石印章:“竺”对印度的古称,“震旦”对中国的古称,“旦”与泰戈尔的名字有关,他很高兴地接受这个象征着中印两国友谊的礼物。

  泰翁后又取道日本、香港的1个多月期间,徐志摩与泰戈尔相伴左右,几乎形影不离,亲密接触,结下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互相交换诗和画,徐志摩称泰戈尔为“老戈爹” ,泰戈尔赠给徐志摩一个印度名字Soosima(素思玛),意为“月亮宝石”(见《书屋》2005年第9期 )。徐志摩的脍炙人口《沙扬娜拉》就诞生于此次到日本的途中。

  从韩石山的《徐志摩传》一书可知,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结完婚,新人在徐志摩的老家海宁硖石生活一段时间后,因逃避战乱,同年12月徐志摩和陆小曼迁居上海,刚开始他们居无定所,住在旅馆或友人家,1927年才在上海环龙路花园别墅11号定居下来,后来又搬到福熙路四明新村居所。

  为了更多的了解徐志摩,我来到上海环龙路花园别墅11号(今南昌路136弄11号),这是一幢三层联体洋房。现已被“72家房客”占领,有4户人家入住,现居住于此的一位老太太,还挺骄傲地介绍,当年泰戈尔曾多次入住于此楼3楼的亭子间,果然如此吗?

  2005年被卢湾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将南昌路136弄11号列为“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并挂牌为“徐志摩旧居”,牌子上显示:徐志摩和陆小曼1927—1928年间居住于此,但并未提及泰戈尔曾客居于此,这是为什么?

  我接着来到上海南昌路和茂名路口的东南角,看到一尊泰戈尔半身铜像。为了纪念中印建交60周年,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10年5月30日将该铜像赠送给上海人民并为之揭幕,留下了印中之间的“精神纽带”。该处的石碑上简要地介绍了泰戈尔,及其他与徐志摩的友谊,言及“泰戈尔三次到访上海,两次在徐的寓所暂住。现南昌路136弄11号即为徐志摩当年的寓所之一……”。但是,字里行间为什么还是没有提到泰戈尔曾入住南昌路处的“徐志摩旧居”?

  当年泰戈尔曾经两度入住,证明了泰戈尔与徐志摩间的深厚友谊的的徐志摩故居,究竟是指的那一处故居呢?

  于是,我来到徐志摩的另一处故居,上海福熙路四明村923号(今延安中路913弄9-121号四明村)。来到弄堂口,只见其门牌号码下赫然挂着一块上海市级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1999年9月23日公布),称:延安中路913弄原为四明村,徐志摩、胡蝶等曾居此……,另弄堂口的镂花大铁门上也高高的耸立着“四明邨 文化名人邨”的大牌子,大门边的墙上,还挂着“文化名人墙”,上面有章太炎、徐志摩、泰戈尔、胡蝶等十四位曾在此居住过的名人的名字。

  泰戈尔后来又两度到上海。1929年3月19日第二次到上海,泰戈尔在徐志摩家里住了两天,同年6月12日再次到上海,泰戈尔又在徐志摩家逗留了两天。有意思的是,泰翁不住特地为其准备的一间小印度房,而要求住徐志摩小两口的卧室,要睡他们“那顶有红帐子的床”,说是具有异乡的风味(见若凡《徐志摩的前世今生》一书)。而南昌路处旧居,1928年徐家已经搬离,至此,终于可以得出结论,泰戈尔入住过的徐志摩家是四明村处的故居。

  四明村旧居是一幢上海滩老式石库门洋房,由四明银行于1912至1928年兴建, 刚开始是四明银行的高级职员居住,后来一些素质较高和经济条件良好的“大老板”或者文化界、文艺界的名流渐渐入住,一个门牌号里一个家庭。“文革”后居民大换血,工人阶级入住,现在一个门牌号里住上了几户人家,最多的达到了七八户。“文化名人墙”上榜上有名的名人,除了最后一位现还“坚守阵地”外,其余人的故居已不知所踪,而最让人关心的徐志摩、泰戈尔居住过的故居,已经被拆迁了,据说就在弄堂口大门面对的延安高架下。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与延安中路仅一街之隔的巨鹿路上,有上海市社会文化管理处、上海文艺艺术档案馆、上海市文物局行政事物受理中心等数家单位,可对眼皮底下发生的文化名人邨(四明邨)里的名人故居被拆除之事,竟然视而不见……

  查了一下资料,上海延安高架路,于1995年11月28日动工,1996年12月2日建成,而“四明邨”,1999年9月23日公布成为市级保护建筑,怪不得,四明邨处的“徐志摩故居”只能移居墙上了。

  泰戈尔首度访华后,徐志摩与他一直保持书信往来。1928年10月,徐志摩还专程到印度看望过泰戈尔。徐志摩与泰戈尔曾经约定,等泰翁80大寿时,徐志摩要去给“老戈爹”贺寿的,谁承想,徐志摩就象一阵风,轻轻的飘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1941年,泰翁80岁了,可是已经卧床不起,弥留之际还惦记着中国之行的日子,他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有一次我去中国/……我取得了一个中国名字,穿上中国衣服/在我心中我就晓得/在哪里我找到了朋友,我就在哪里重生/他带来了生命的奇妙/在异乡开着不知名花朵……”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4 19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9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2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2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今年最激烈战斗

2 2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消息,当地时间周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发生的两次单独遭遇战中3名印军士兵丧生。 [ 阅读全文 ]
2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2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2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烟台蓬莱解宋营是明代抗倭古城

2 8
烟台蓬莱解宋营有座明代古城,修于洪武年间,用来抗倭。 [ 阅读全文 ]
8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2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棺材可降解? 加拿大学生推行殡葬行业的绿色发展

1 12
环保葬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12 

德国放弃传统葬礼选择生态葬 从森林到大海

1 1
越来越多德国人放弃隆重的传统葬礼,选择树葬、集体葬、海葬等生态葬礼。 [ 阅读全文 ]
1 

烟台发钱了,最高500元/月,连续6个月!

1 1
烟台市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可按月领取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缴纳失业保险不满1年或领取失业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200元/月;缴纳失业保险1年(含1年)至5年的(含外地转入),失业补助金标准为300元/月;缴纳失业保险5年(含5年)以上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500元/月。 [ 阅读全文 ]
1 

海城尚可喜家谱

1 9
《尚氏宗谱》以尚可喜为中心,首叙“先王遗训”,次叙“先王实迹”,上溯三代,下则以其三十二个儿子为系统,分支入谱;这部《宗谱》,自尚可喜的曾祖父尚生始,上起明嘉靖十四年(1535),下迄伪满康德六年(l939),共记载了尚氏家族四百余年的历史。 [ 阅读全文 ]
9 

远藤周作曾在大连第十六中读书

1 1
1929年,远藤周作进入大连大广场小学校,小学四年级时,他的一篇作文《泥鳅》被当地的日文报纸《大连新闻》采用,得到母亲的盛赞。 [ 阅读全文 ]
1 

大连足球之连败源自定位混乱

1 3
大连足球还是一支保级队。 [ 阅读全文 ]
3 

旅顺口区征集旅游“宣传语”及“创意LOGO”

1 3
旅顺口区积极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现面向全社会有奖征集旅顺口旅游“宣传语”和“创意LOGO”标识。 [ 阅读全文 ]
3 

[记录]“上海客”:老烟台的特殊群体

1 11
老烟台曾有一个被称为“上海客”的群体,“上海客”并不是到烟台做客的上海人,而是烟台商家派驻上海的烟台人。 [ 阅读全文 ]
11 

谭作钧在《人民日报》发声: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开刀!

1 2
大连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公开曝光近期7起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典型问题,其实质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 [ 阅读全文 ]
2 

济宁:把研学旅行打造成社会大课堂

1 1
4月11日,济宁市研学旅行协会牵头,济宁市旅游行业协会、济宁学院专家、重点旅行社、曲阜东高铁汽车站、曲阜汽车站、重点研学旅游基地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在兖州、邹城调研。 [ 阅读全文 ]
1 

孙群萃画大连:东关街

1 4
东关街是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 阅读全文 ]
4 

中国“洋垃圾”禁令实施三个月,美国垃圾堆成山

1 4
目前,美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废品在其境内处理,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出口到全球150个国家,其中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废品出口地,占了大约40%的份额。 [ 阅读全文 ]
4 

区域概况

2020-12-15
浏览:8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2 评论:0 收藏:0
2020-10-23
浏览:31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