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资讯 > 新闻 > 俄罗斯专家:中俄合一 ,我们将不再依赖美国的GPS

俄罗斯专家:中俄合一 ,我们将不再依赖美国的GPS

2018年4月4日
作者: 
文章来源: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3月31日刊登谢尔盖·阿克肖诺夫的一篇文章,题为《中俄格洛纳斯网罗全球》,文章称,3月30日,中国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两枚北斗导航三号卫星,它们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所打造的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

  2018年底以前,此类卫星数量将达到18枚,到2020年,北京将完成30颗组网卫星的发射,届时北斗系统将完成从地区服务向全球覆盖的转变。

  文章称,目前处于实际运作当中的全球导航系统仅有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两家,随着第三个玩家崭露头角,全球民用导航服务市场的格局将发生显著改观。

  因此,北京向莫斯科提出的两大系统一体化建议颇值玩味。

  它指的是打造一体化的全球导航系统,能实时交流校正信息、信号质量、导航卫星状态。

  文章称,两大导航系统未来的合作范围暂定为上合组织所有成员国,目前除中俄以外,实力不可小觑的一些亚洲大国也加入其中,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皆为成员国。

  此前,中国曾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提到,它计划于2018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的卫星导航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恰好属于上述范畴。

  目前,中俄两国有关在民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方面开展合作的政府间协定正处于协商阶段。

  格洛纳斯非商业集团技术协调部门负责人罗曼·马尔金介绍了导航系统一体化将给中俄两国带来哪些好处。

  他指出:“两国系统合一后,将给用户以高品质的服务体验。因为一体化主要涉及测控领域,这将提升其稳定性。最重要的是,它将令我们不再依赖美国的GPS,这一点甚至应当放在第一位。格洛纳斯/北斗综合系统将与GPS/伽利略系统分庭抗礼,伽利略是欧盟开发的导航系统。”

  以下为马尔金在采访中对一些问题的回答:

  问:目前,用户使用格洛纳斯跟GPS是为了追求更精确的定位,如今北斗会将GPS取而代之,我的理解正确吗?

  答:不正确。存在第二系统并不能增加精度,而只是为了提升服务质量。这即是说,倘若接收不到GPS的信号,可以切换至接收格洛纳斯的信号,因为目前大多数芯片组将GPS设为最优先选项。我们正在实施的是中俄组合方案,即打造格洛纳斯/北斗系统的导航接受器,它会最优先考虑格洛纳斯。GPS也有,但没排在第一位。如此一来,我们就能确保用户获得不依赖于美国系统的高品质、有保障服务。

  问:那么在定位精准度方面,将存在怎样的预期?

  答: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在卫星以新换旧方面的工作进展。

  问:倘若中俄导航系统合一,用户的覆盖规模如何?

  答:将非常可观,尤其对于我们的亚洲合作伙伴来说,他们将获得不依赖于GPS的有保障服务,俄罗斯将成为他们新的可靠伙伴。整个亚洲的用户规模将与美、欧比肩。

  问:中国同样打算在2020年实现北斗系统服务的全球化,既然如此,它到时候为何还需要俄罗斯?

  答:北京的时间表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其实,北斗毕竟只是单系统,最好两个系统,双保险。如果同时使用3个系统,当然比两个更好。倘若这些系统彼此友好,更是好上加好。

  问:这即是说,格洛纳斯与北斗并不会进行组织机构方面的合并?每方都是自己系统的拥有者,只是跟伙伴交换信息?

  答:当然,因为格洛纳斯属于军民两用系统。在民用环节,我们将共同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卫星测控水平。但与此同时,格洛纳斯属于俄联邦资产,北斗则是中国的。

  文章还表示,在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看来,中俄两国导航系统的一体化甚至来得太迟,“如今,现实本身推动我们与中国的北斗合一,在俄与美国、欧盟陷入冲突对立的当下,莫斯科跟北京开展更为积极的合作显得顺理成章”。

  政治学家列昂尼德·克鲁塔科夫认为,中俄导航系统合一的进程表明全球正在分裂为两大拥有各自技术基础的对立阵营。

  他指出:“世界已经分裂,早在2016年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普京与纳扎尔巴耶夫就宣布要打造新的欧亚大陆,谈到了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合作。未来的经济即平台经济,包括数字化及通信平台,这是非常显见的。”

  文章称,他强调,从工业平台和标准来看,世界将形成两极,即大西方和大东方。

  以盎格鲁萨克逊为首的大西方针对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领衔的大东方,正在重返两极化时代。

  后者证明了自己其实是最稳定的全球格局,如今,这一两极体制将不只在政治方面得到夯实,在技术及标准领域同样如此。

  文章认为,这将是新世界的模样,一方面,它体现为新的对立;

  另一方面,它意味着新的信任区域的形成。

  毕竟一体化的经济只可能在盟友、伙伴相互信任的条件下存在。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1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 5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为什么把“汉人”叫蒙古人种?汉人人数可是100倍于蒙古人

1 5
根据200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汉人数量光在中国就约有12亿,而蒙古人全球加在一起也就约在1200万上下,可见从人数上来说,汉人才是最具代表的黄皮肤人。 [ 阅读全文 ]
5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

1 4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 阅读全文 ]
4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1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栖霞、龙口、蓬莱皆有慕姓,家谱记载是慕容氏后人

1 22
根据族谱的记载,黄县(龙口)的慕姓就是栖霞慕姓的分支,此外,蓬莱、招远、莱阳、海阳、福山等地也都有慕姓居民。 [ 阅读全文 ]
22 

萧红:一代才女最后的寂寞与飘零

1 1
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 [ 阅读全文 ]
1 

李光禄:大连的个性与传承

1 8
 大连早期城区是由外国人规划建起,外来元素必然会在建筑、人文景观以及园林设计上留下影子。 [ 阅读全文 ]
8 

李光禄:东关街是大连的宝贵财富

1 13
大连是山东移民最集中的城市,闯关东又是那段最难忘的历史,东关街建筑就是记录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最宝贵文化遗产。 [ 阅读全文 ]
13 

《诗经.北门》:当生活是一地鸡毛

1 5
《北门》直接生发出一个成语:北门之叹,意指因生活贫苦或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 阅读全文 ]
5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1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烟台迟姓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迟家村

1 11
烟台的迟姓以福山区较多,福山的迟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 阅读全文 ]
11 

大连营城子乔姓

1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郑板桥爱子不娇惯

1 5
郑板桥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牢牢记取“娇子如杀子”这句话,十分注意对儿子的教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1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0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评论精选

2020-11-24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1
浏览:16 评论:0 收藏:0
2020-11-13
浏览: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1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0-31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0-29
浏览:2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