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区域概况 > 洪洞为什么叫“洪洞”?

洪洞为什么叫“洪洞”?

2018年1月11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洪洞县城是1954年4月9日由政务院批准将原洪洞、赵城两县合并后而成。当时曾按惯例取两县名字首字,命名为洪赵县,但到1958年又改为洪洞县,这样改的目的可能是考虑到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历史在中国北方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和亿万移民后裔对故土的情感,所以才特意保留了“洪洞”这一历史文化品牌。

  原洪洞县在西周初称“杨”字,因古代杨人生息于此而得名。西周金文的“杨”字形如人举着武器向太阳舞蹈的样子,专家由此推测,古杨人是一个崇祀太阳神的部族。西周初,封周文王庶子伯侨于此,为杨侯(另有周宣王之子尚父封杨之说)。据史家考证,古杨人于西周从这里向南方迁徙,辗转至今湖北房县杨子山附近,建杨子国,南齐因在此置杨子县。后又东迁至江苏一带,留下扬州、扬子江等有关地名。在长江下游又与越人杂居,形成了春秋时期的扬越,战国时,扬越人的活动已达岭南,广州市神化传说有五位仙人持谷穗骑五羊创建五羊城的故事,这实际上就是扬越人开发广州的历史反映。

  如此来说,早在三千年前洪洞县境已经开始移民了,而且比明初移民的范围更远更广。再说伯侨为杨侯,子孙世袭达四五百年,晋献公时将杨侯国灭掉,后封晋悼公之弟于杨,号曰杨干。晋平公时,杨又成为叔向的采邑,叔向子羊舌石以邑为氏,改姓杨氏。汉代学者扬雄在自叙家世时说:“叔向食采杨氏,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说明洪洞还是杨姓的发祥地,且古代杨、扬二字通用,杨、扬两姓同出一祖。春秋末,晋国私家势力逐渐壮大,并不断对羊舌、祁等旧贵族发起进攻。前514年,新兴势力灭羊舌氏,将其采邑分为杨氏、平阳、铜?三县,以僚安为杨氏县大夫。这是洪洞县境内最早的置县。西汉在此置杨县,县址在今洪洞县东古村(一说在东南范村)。

  东魏时出于战争需要,在杨县北25里建屯兵城堡“洪洞戌”,也称“洪洞镇”,洪洞之名从此出现。古籍中对此地名也有记载,如姚最《序行记》:“周建德五年,从行讨齐师,次洪洞,百雉相临,四周重复,控据要险,城主张元静率其所部,肉袒军门请降。”再如《北史》:“周主至晋州,宇文宪自雀鼠攻拔洪洞。”这些史料中的“洪洞”皆指军事要塞洪洞镇,其位置在今洪洞县上纪略一带。

  隋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南下霍邑,在经过杨县时,因恶其县名与隋帝姓氏同为“杨”,遂改杨县为洪洞县,乃以古戌洪洞为名。

  说到洪洞的含义,地方志记载是,因城南有上古传说中的仙人洪崖所居住的“洪崖古洞”而得名,这种解释显然过于牵强。记得郝树侯先生谈到过他的见解,他认为:“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这个地方靠近汾河,形容它波涛澎湃。”对此,很多人表示赞同。在古籍中“洪洞”又作“鸿洞”,原意确是形容大水,如《淮南子·原道》:“(水)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有时也形容大风,如汉代王子渊《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绝”。我认为东魏在此设军镇,建洪洞戌,还应该有以洪波之势显扬军威的意味。

  洪洞县北为原赵城县,“赵城”的来历也颇为悠久。西周时,周穆王有一位得力的驾车手,叫造父,相传周穆王西巡,由造父驾良马八匹直趋昆仑,见到西王母后听说徐偃王谋反,又与周穆王日驰千里,东归击徐,大破叛军,造父以此军功受封赵城。“赵”的本意是超速疾行,“赵城”这个地名就是以造父日驰千里平徐偃王的功绩而命名的,和很多古封国名一样,如“晋”是为显扬唐叔虞善射;“周”是以后稷善稼穑;“楚”是纪念先祖起于山林,都是为纪念先辈功业或反映其文化特征而产生的地名。造父的后裔便以赵为氏,尊赵城为其发祥地。

  原赵城县境从汉至隋历属彘县、永安县、霍邑县,隋义宁元年(617年),始分出赵城县,直到1954年与洪洞县合并。

  洪洞县西临霍岳,东带汾水,以得山川劲气,民性刚毅,风土质朴而闻名于世,故谓“洪洞”嘉名非此地不可当也。

编辑:jrg
1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2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2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1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1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1 7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东晋时代人,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 阅读全文 ]
7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 5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最新证据显示“刘罗锅”祖籍是江苏丰县

1 23
刘得源次子刘福下注:“勤王北出,住山东青州府诸城之逄哥庄。” [ 阅读全文 ]
23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1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为什么把“汉人”叫蒙古人种?汉人人数可是100倍于蒙古人

1 5
根据200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汉人数量光在中国就约有12亿,而蒙古人全球加在一起也就约在1200万上下,可见从人数上来说,汉人才是最具代表的黄皮肤人。 [ 阅读全文 ]
5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

1 4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 阅读全文 ]
4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溥伟的皇帝梦

1 7
溥伟(1880—1937)字绍原。清恭亲王奕訢之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袭恭王爵位,成为第二代恭亲王。 [ 阅读全文 ]
7 

话说“老姓”

1 4
老姓,中国较罕见的姓氏,春秋宋国有老佐,春秋陈国有老聃(老子),宋代有老麻,明代有老兆详。 [ 阅读全文 ]
4 

《浙江湖州府城嵇氏宗谱》:来自美国的老家谱

1 14
浙江湖州府城嵇氏宗谱八卷,首两卷,(清)嵇显曾、嵇元锷等重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阅读全文 ]
14 

栖霞、龙口、蓬莱皆有慕姓,家谱记载是慕容氏后人

1 22
根据族谱的记载,黄县(龙口)的慕姓就是栖霞慕姓的分支,此外,蓬莱、招远、莱阳、海阳、福山等地也都有慕姓居民。 [ 阅读全文 ]
22 

鄂州观音阁:中国最霸气寺庙,800年淹没无数次

1 2
鄂州观音阁是一座位于长江上的寺庙,同时也是唯一的一座。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1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台湾妈祖庙:澎湖天后宫

1 1
澎湖天后宫正殿主祀妈祖,有妈祖神像多尊。 [ 阅读全文 ]
1 

“下姓”是多民族姓氏

1 1
下姓,中国罕见姓氏,源出于姓氏化简。 [ 阅读全文 ]
1 

大事记

2020-11-23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1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0-31
浏览:2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