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大连出版史上的“光辉岁月”

大连出版史上的“光辉岁月”

2020年10月20日
作者: 
文章来源: 

 

 1948年12月1日,在天津街召开大众书店创业三周年纪念座谈会

  1945年8月15日,穷途末路的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战败投降,旅顺、大连获得解放。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正确领导下,大连地区在苏军进驻后不久,就形成了由苏军控制的、由我党实际领导的特殊解放区。大连解放初期的革命新文艺,就是在这种特殊历史环境下开创、发展起来的,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特殊解放区时期,来自延安和华东等老解放区的党的文艺领导干部和著名艺术家,在大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文艺普及运动,建立了体系完备的各级文艺组织,成立了新型的文艺团体,培养了大批新文艺作者,创作出许许多多内容和形式崭新的文艺作品,编辑出版了大量的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新文艺书籍,使大连地区的文化艺术发生了由旧到新的质的飞跃。

  作为国内解放最早的重要城市,大连成为革命文艺运动由农村转入城市的试点。中共中央和东北局选派大批文艺领导干部和艺术家到大连开辟文艺工作,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大连新文艺运动的蓬勃发展,不仅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而且为解放后国内新文艺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曾在大连开展工作以及大连培养出来的新文艺工作者纷纷南下北上,到新解放区开辟战场,把“大连经验”带到全国各地。

  1948年底,光华书店工作人员合影

  1.在艰难中起步的大连出版

  在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地区主要由三家进步书店,它们分别是大众书店、光华书店和友谊书店。光华书店是由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店派出的党员干部来大连成立的,友谊书店由大连市中苏友好协会主管,而出书最多、影响最大的大众书店,则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成立的。在大连解放前夕,大连有一批进步爱国学生,包括白全武、车长宽、方牧、刘汉、吴滨、吴广祥等人,他们都曾就读于日本人办的学校,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横行霸道,饱尝亡国之痛。他们大都读过鲁迅、巴金等左翼作家和苏俄作家的著作,思想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迪和感染,萌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意识。这几个人在日本投降前就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们不仅互相传阅进步书刊,而且还组织进步文艺团体和读书会,读了一些马列主义通俗读物,还经常聚会议论国家大事,谈论如何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前途,国民党政治腐败、消极抗战,共产主义与共产党,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在各解放区的故事等等。

  1947年,大众书店纪念“七一”廉价售书7天

  日本战败投降后,苏军进驻大连,他们就想自己开个书店。后来他们就找到了车长宽的哥哥车升武,筹集140余万元成立了大众书店,书店筹备处位于西岗区长生街13号,开始时只有几间民房,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的热情很高,他们甚至还买米买面,自己生火做饭。

  书店成立之初最先出版的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但他们并没有《新民主主义论》的原本,在北京读书、当时在大连休假的孙盛虞带来了自己刻的《新民主主义论》的腊纸。大众书店的几个年轻人高兴极了,如获至宝,马上支起油印机印刷。结果大失所望,一张也没印好。因为孙盛虞没有刻腊板的经验,全刻废了。好在他有原版书,于是大家马上分头重新刻写,最后终于刻了出来,很快发了出去。

  1946年10月15日,光华书店成立

  2.有了属于自己的印刷厂

  中共大连市委建立后,市委书记韩光及沈涛、张致远等人到大众书店了解情况,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书店,应该大力扶持,使其成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争取教育广大青年的有力阵地。韩光还给他们还带去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的宣言》,让他们连夜印刷,当时他们找到一家日本人的私人印刷厂,但日本老板不干,后来就强制在那里印刷了。一直干到凌晨两三点钟,印了一万份,第二天分头到街上散发、张贴,使大连人民及早了解了形势。通过这件事,大连普通百姓也知道大连有共产党了。当时共产党在旅大地区还没有公开,为避免书店太红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他们还与总工会合作,联系一家小印刷厂,翻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8月底书店创立到12月初的几个月里,竟翻印出版和销售了十几种图书。

  1947年的大连大众印刷厂

  1945年年底,经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大众书店以中国苏友好协会的名义,接收了位于天津街的“大阪屋号书店”,改作大众书店的文教用品门市部;接收了“鲇川洋行纸店”,改为大众书店的书籍的门市部;接收了“日清印刷厂”,作为大众书店印刷厂。从此大众书店走过了筹备初创阶段,开始走上正轨发展阶段。

  上世纪40年代的大连友谊书店

  3.出版东北最早的《毛泽东选集》

  1946年2月,受党中央的委托,著名作家柳青从解放区来到大连,到大众书店担任编辑。柳青来到大众书店后,一方面了解书店的经营和人员情况,清理、整顿了书店的干部队伍,一方面建立了书店的党组织,发展了车升五、金鑫、李俊三人入党,与光华书店一起成立了党支部,柳青亲自担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和大众书店的第一任编辑部长。

  1946年4月,大众书店找到一本晋察冀日报社1944年5月出版的五卷本《毛泽东选集》,他们就向市委请示可不可以翻印,当时市委就同意了,并得到中共大连地委宣传部部长袁牧化的支持。《毛泽东选集》由柳青负责编辑,在原书基础上增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作为附录收入,共计31篇文章,900页,近50万字。1946年8月,出版《毛泽东选集》精装5卷合订本,书的封面为红布装帧,正中印有烫金的“毛泽东选集”5个字,封面下端印有“大连大众书店印行”字样。精装本《毛泽东选集》初版2200册,1947年2月再版3000册,同年11月3版又印刷5000册,总计印刷10200册。对于那个年代出版的大部头著作来说,算是比较大的发行量了。《毛泽东选集》首页印有毛泽东的正面像,像页和各卷页前还有专门的衬页。

  大众书店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是东北地区最早的“毛选”,仅晚于晋察冀日报社的初版本和1945年7月苏中出版社版的《毛泽东选集》,是非常重要的“毛选”版本,成为各地红色书刊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珍品。后来,大众书店还委托北京来的同志,把精装本《毛泽东选集》、新版《全国分省地图》和一支钢笔给毛主席送去,同时给朱德总司令送去《毛泽东选集》、《全国分省地图》和一块表。由于战乱,这些礼物第二年才送到延安,1947年11月23日毛主席给大众书店和印刷厂写了回信:“大连大众书店、大众书店同人自治会、大众印刷厂全体职工同志们:你们送来的书及钢笔、表均收到,谢谢你们的好意,并致同志的敬礼!毛泽东十一月二十三日。”

  4.大连出版的大发展时期

  1947年是大连图书出版快速发展的一年,当年3月友谊书店成立,加上1946年成立的光华书店,大连已经拥有3家书店。1947年徐澄波从华中局来连担任大众书店副经理,后因柳青忙于小说《种谷记》的写作,他又担任了党支部书记。

  1940年代大连光华书店出版发行的图书

  来大连之前,徐澄波是淮阴华中印刷厂的厂长,他到大众书店工作后,书店的出版、发行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除继续翻印出版政治理论、思想修养、文艺书籍外,还自行编辑组稿,编辑出版了《职工通俗读物丛书》和《怎样学习国语》等通俗读物。据统计,仅1947年10月至12月间,大众书店就出书151种,印行102万6千余册。到1948年底,大众书店又在旅顺、金州等地开设分店,并将瓦房店建国书店合并过来,共有职工139人。截止到1949年,大众书店、光华书店和友谊书店共出书将近800种,总印数超过330万册,可谓数量惊人。

  大连出版的图书除供应本地外,还经由山东新华书店分销山东,经由安东建国书店分销北满、东满各地。当时沈阳、长春尚未解放,大众书店就将出版的书加印一部分,送到哈尔滨出售和转售。1947年冬天,徐澄波还利用苏联货轮由北朝鲜到大连来回运粮之便,带着足有一火车皮的书,到了朝鲜咸兴,在那里办了书籍托运,乘火车经图们,到达哈尔滨。这批送往北满的图书中,就包括大众书店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后来哈尔滨东北书店又根据该书编辑出版了新版《毛泽东选集》。

  在解放战争期间,大众书店还往前线送书,进行战地服务,特别是瓦房店的建国书店,曾经专门组织从沈阳来的老同志,组成战地服务团,给战斗在第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送书,产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淮海战役胜利后,粟裕大将曾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山东老乡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大连出版的图书也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随着大连培养的干部南下北上,这些书也跟着他们走向全国。一直到今天,在全国各地的旧书市场还能找到当时大连出版的进步书籍。对于红色书刊收藏家来说,如果手里没有几本1940年代中后期大连出版的图书,其成色是颇令人怀疑的。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2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2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1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1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1 7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东晋时代人,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 阅读全文 ]
7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 5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最新证据显示“刘罗锅”祖籍是江苏丰县

1 23
刘得源次子刘福下注:“勤王北出,住山东青州府诸城之逄哥庄。” [ 阅读全文 ]
23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1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为什么把“汉人”叫蒙古人种?汉人人数可是100倍于蒙古人

1 5
根据200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汉人数量光在中国就约有12亿,而蒙古人全球加在一起也就约在1200万上下,可见从人数上来说,汉人才是最具代表的黄皮肤人。 [ 阅读全文 ]
5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

1 4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 阅读全文 ]
4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溥伟的皇帝梦

1 7
溥伟(1880—1937)字绍原。清恭亲王奕訢之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袭恭王爵位,成为第二代恭亲王。 [ 阅读全文 ]
7 

话说“老姓”

1 4
老姓,中国较罕见的姓氏,春秋宋国有老佐,春秋陈国有老聃(老子),宋代有老麻,明代有老兆详。 [ 阅读全文 ]
4 

《浙江湖州府城嵇氏宗谱》:来自美国的老家谱

1 14
浙江湖州府城嵇氏宗谱八卷,首两卷,(清)嵇显曾、嵇元锷等重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阅读全文 ]
14 

栖霞、龙口、蓬莱皆有慕姓,家谱记载是慕容氏后人

1 22
根据族谱的记载,黄县(龙口)的慕姓就是栖霞慕姓的分支,此外,蓬莱、招远、莱阳、海阳、福山等地也都有慕姓居民。 [ 阅读全文 ]
22 

鄂州观音阁:中国最霸气寺庙,800年淹没无数次

1 2
鄂州观音阁是一座位于长江上的寺庙,同时也是唯一的一座。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1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台湾妈祖庙:澎湖天后宫

1 1
澎湖天后宫正殿主祀妈祖,有妈祖神像多尊。 [ 阅读全文 ]
1 

“下姓”是多民族姓氏

1 1
下姓,中国罕见姓氏,源出于姓氏化简。 [ 阅读全文 ]
1 

历史沿革

2020-11-17
浏览:14 评论:0 收藏:0
2020-10-23
浏览:29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13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23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208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40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