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文化 > 国学 > 寻根传统文化,当今时代的呼唤

寻根传统文化,当今时代的呼唤

2020年11月21日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变革;时代的进步,带来了观念的更新。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运行,人的思维、行为、习惯、爱好、信仰、理念、生活方式、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都在发生着急剧而显著的变化,无序而不加引导的思想道德观念让人心无所适从,信仰迷失,没有方向感,从而造成诸多社会不良风气的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全民的文化和道德素养、培育民众的正直守信品格,规范人的道德操守,传递正气正义的正能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屡遭劫难而不覆,多逢困厄而不倾,每每从废墟中崛起,在烈火中重生,与中华民族先民坚定捍卫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有着直接的关联。

  文化的迷失带来道德的滑坡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和发展的总和。

  在传统文化中,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周易・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把握现实生活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

  人类有了文化,标志着文明的发展成熟,个体有了文化,也标志着从野蛮走向了文明。

  历史以来,中华民族的理想和奋斗,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都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成为中华民族刚健自强、奋发有为的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标识。

  《唐律名例疏议释义》阐释“中华”一词时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言辞中饱蘸荣耀和自豪。

  这种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哲学、理念、气度、神韵、智慧、信仰等,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它不仅记录着中华文明发生、演化、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而且作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已融入进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和灵魂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茁壮成长的丰厚滋养。

  放眼当今社会,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大行其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本位主义、极度利己主义日益在公众生活中滋生疯长,不断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以权谋私、以次充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等行为甚嚣尘上,自私、麻木、冷漠、功利、残暴、阴暗等不良心态像病毒般在人际间不断传播。

  当传统美德越来越走向微弱,传统文明对人心的影响越来越小,中华儿女的内心便会无所寄托,且无所敬畏。无所寄托我们便无所适从,茫然浮躁;而无所畏惧便容易道德沦丧,胡作非为。

  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再富有、再繁荣又能保持多久呢?

  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俗,经世致用,使失去的品格得以恢复,使每一个个体的品格得到升华。

  文化寻根重塑价值观念

  近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逐渐形成“文拜孔子,武拜关公”的传统文化格局。文圣人孔子以思想言论传世,武圣人关公以道德实践立身。一文一武,一柔一刚,相互融合,互相促进补充,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文化论点。

  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思想内容为核心的儒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崇拜。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融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鲜明的民族性,有着独特的凝聚力和融合力,可以以此来规范全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便有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

  对于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任何载体来说,都有其实际的效果和功用,有益国计民生,有益传承发展。如:修史是为了“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文学是为了“观风俗的盛衰,考冗得失”、“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歌是为了“言志”,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绘画是为了“助名教而翼群伦”;音乐是为了“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以孔子文化、关公文化等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为当今社会的道德复兴,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诸如人人相亲、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崇德尚义、正直忠信的道德情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发精神;厚德载物、谦逊有礼的人文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担当;精忠报国、舍身取义的爱国情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澹泊明志、君子慎独的生活态度,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等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对中国人每个人的品格形成、生活习惯、职业发展、人生信仰等都起到着积极而正面的作用。

  要挽回日益沉沦的道德滑坡、诚信失范等社会不良现状,就需要回归传统文化,复兴传统美德,从传统文化中找回中华文明安身立命的历史根脉,找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找回中华儿女屹立不倒的精神信仰。

  诚信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诚信是儒家所讲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

  《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朱熹云:“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坦荡、真诚、正直、不欺,这是天道的运行法则,是自然的哲学精髓。

  程颐云:“以实之谓信。”《说文解字》解释“人言为信”,言行一致、重约守诺、一言九鼎、表里如一,就是信。

  诚信是人格魅力中最基本的修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

  传统文化中,东汉名将关羽被视为诚信的化身,信义的模范。

  《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建安五年(200年),关羽为保刘备妻子性命,无奈进入曹营。曹操对其礼遇甚厚,关羽很坦诚地对张辽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官渡之战中,关羽策马刺颜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履行了当初对曹操的承诺。

  曹操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当关羽得悉刘备下落后,毅然封金挂印,拜书辞曹,投奔刘备而去。

  关羽被后人推举成了中华民族顶礼膜拜的道德偶像,与文圣人孔子比肩而立,尊为中华文武二圣之一的“中华武圣人”,正是因为其身上所具有诚实信义、正直勇敢、忠诚坚毅等人格魅力。

  讲信义、重承诺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

  正直坦荡、真诚不欺、言而有信的人格品行,成为普遍备受推崇的社会文化心理,包含着中华传统思维中对诚实守信人格和价值取向的认同和坚守。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诚实守信的人格操守,是最具含金量的品牌。

  墨子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准南子》云:“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前提。缺少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信任,就会彼此猜疑,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外强中干,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共赢;企业经营如果没有诚信,其企业文化、企业品牌就无从谈起,企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不要说做大做强,即便以后的生存都成问题。

  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诚信,商业贸易离不开诚信,企业经营离不开诚信。诚信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诚信人格是诚信经济的柱石。弘扬传统文化,重塑诚信人格,也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基础。

编辑:jur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