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为什么苏州人称“鹅”为“白乌鬼”?

为什么苏州人称“鹅”为“白乌鬼”?

2020年10月14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在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禽中,鹅属大型家禽(中国鹅的祖先是鸿雁,欧洲鹅的祖先是灰雁)。家鹅体型比家鸭大,嘴扁阔,前额有肉瘤,雄大雌小,黄色或黑褐色,有的种类咽喉部长有咽袋。颈长,能挺伸,体躯宽壮,双翅较长,折叠在背上,腿粗壮有力,脚大有蹼,善游水,体态轩昂,常高声鸣叫,鸣时此起彼应,性又勇敢好斗,常啄生人或异物,一般的狗或牛,见了也让它三分。旧时农家常用来看门守屋。鹅爱吃青草和水草,通常饲养在水草丰盛的河塘等处。

  中国鹅是最著名的,多长在华东、华南地区,特点是产卵多、生长快、肉质鲜美。寿命一般均可活10年以上,甚至可长达60年,故又有长生鹅之称。中国鹅又可分为几个种类,最优良的有产于太湖流域的太湖鹅和广东澄海的狮头鹅等。其中太湖鹅,就是通常所说的白鹅,特称苏州鹅,又称吴鹅。据《三农纪》记载,春秋时范蠡协助勾践灭掉吴国后辞去官职,涉三江,入五湖,在太湖一带养白鹅致富。日本雄略天皇时,吴鹅开始输入日本,又被称作唐鹅,说明1500年前,太湖鹅已驰名海外。

  但是,苏州人口语中,总是称“鹅”为“白乌鬼”(鬼,念作居,ju),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在吴语中,“鹅”与“我”同音,差别只在“鹅”念上声,“我”念平声。苏州口语把宰鹅说成杀鹅,而“杀鹅”音同“杀我”,“吃鹅”音同“吃我”,很不吉利,让人忌讳。那么称鹅什么好呢?由于苏州水乡多见鸬鹚(即鱼鹰,苏州人称水老鸦。鸦,念作屋,wu),而鹅与鸬鹚很相像。只是鸬鹚浑身乌黑,鹅却是羽毛雪白(偶尔眼梢、头颈部、腰背部出现少量灰褐色)。有意思的是,鸬鹚有个别称叫做“乌鬼”。远在唐代,杜甫诗云“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戏作俳谐体遣闷》之一)。诗中的乌鬼,指的就是鸬鹚。鸬鹚别称乌鬼,其意何在,已不可考,只是它全身发黑,眼睛发绿,动作敏捷,见了人欲拒还迎的样子,也真是怪模鬼样的,“乌鬼”的称呼倒合几分情理。鹅的形态既然与鸬鹚(“乌鬼”)十分相像,慢慢地,就有人称它为“白乌鬼”了。后来,“白乌鬼”就成了苏州一带对鹅的特称,直到今天,“鹅”在苏州人口语里都说成“白乌鬼”。由于吴语中,乌龟同乌鬼是同音,所以有人认为应是“白乌龟”,且推测,鹅的长颈经常向前探伸,如乌龟伸颈那样,故云。此说有点牵强,不确。

  然而,王梦沂先生提供的民间另一种说法,却颇有可取之处。正如前文所述,鹅见陌生人或其他动物等,不仅大声喧叫,而且会奋不顾身向前伸颈啄咬。所以,吴地农家旧时多养白鹅来看家——鹅也因此获得了“护居”即保护居室的美名,又因它全身白羽,故习称“白护居”,吴语“护居”与“乌鬼”音相近,故慢慢地就统称“白乌鬼”了。

  关于“白乌鬼”的故事,江南一带特别是苏州地区是很多的。例如,鹅肉在明代被视作美味家禽,无论在朝廷,还是民间,都是视鹅馔为尊,以鹅菜为重。在民间,人们设宴招待贵客是把鹅馔作为开宴第一道大菜的,小说《金瓶梅》也多次描述了当时以鹅菜为重的礼俗。至于民间馈赠,更把赠鹅视为时尚。明代官方甚至规定,巡按在任上,是不能吃“鹅”的,以表示清廉。

  太仓王世贞在《觚不觚录》中就指出当时规定“御史毋食鹅”,王世贞的父亲曾为御史,当时有人为了送熟鹅给王父吃,特意割去鹅的头尾,而用鸡的头、尾盖在鹅身上,以遮人耳目。

  太湖鹅因其“颜值”,自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爱鹅是众人皆知的,据说王从鹅颈的伸缩自如中领悟书法之奥妙。但人们喜爱它,主要还是要吃它的肉。元末明初的书画家倪瓒爱的就是鹅肉。据《吴县志》记载,狮子林初建时,天如禅师(惟则)曾邀请倪瓒为建造狮子林(当时名“菩提正宗寺”)设计构图,倪设计出来后,观者无不为之折服。此事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也引起一家大菜馆老板的兴趣,他为了表示对倪的敬意,特地烹制了一尾清蒸鳜鱼送倪品尝,倪无甚表示,后来送上一盆烧鹅,倪尝了就叫好,不断用筷子搛着送进嘴中,最后把盆内鹅肉一扫而光。倪回家后,又进一步改善了烹制方法,并把烹制的这道菜,载入自己的烹饪专著《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倪瓒烹饪烧鹅的方法,后来被清代的袁枚收入《随园食单》中。因倪瓒号云林,特以“云林鹅”作为雅称,至今,“云林鹅”还是享誉烹饪业的一道名菜。

  苏州大量养鹅的历史一直延续到当代,直到“文革”初期,苏州古城相门外城河与平门外钱万里桥城河边,还有很大的养鹅基地。苏州古城凤凰街,有条小路因弯曲如鹅颈,名鹅颈湾。相城区有湖名“鹅真荡”,这是因为湖荡形如“鹅肫”的原因,真与肫谐音。“鹅肫”的形状一般人是不熟悉的,只有养鹅、宰鹅多了,才能熟知,这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鹅与苏州的关系。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黄石乐氏是乐史后裔

2 17
黄石乐氏为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方志学家乐史的后裔。 [ 阅读全文 ]
17 

“四”姓是多民族姓氏,只存4000人

2 4
四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分布颇广,今云南泸水,广西灌阳,山西太原、长治、运城、临汾、朔州及吕梁地区均有。 [ 阅读全文 ]
4 

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监测及评估体系学术研讨会在岳阳召开

2 1
1月6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湖南理工学院及岳阳市文广新局承办的 “建立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监测及评估体系”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岳阳召开。 [ 阅读全文 ]
1 

大连火车站曾有毛主席像

2 6
大连火车站1935年至1937年建,是大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曾为1930年代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 阅读全文 ]
6 

中国牛姓字辈排行辑录

2 13
牛姓起源于宋微子之后裔牛父。 [ 阅读全文 ]
13 

焉得虎子的“焉”与鄢是一家

2 2
山东乳山是焉姓重镇。谈“焉”不离“鄢”,“焉”是“鄢”这个姓氏在历史过程中简化的结果。 [ 阅读全文 ]
2 

山东沂水关顶刘氏考

2 9
查其《刘氏族谱》与穆陵关巡检档案,可知“关顶刘”为穆陵关守关将领之后。 [ 阅读全文 ]
9 

嵇康无后,由嵇喜曾孙嵇翰过继

2 2
晋孝武帝将嵇翰的孙子嵇旷封为弋阳侯,嵇旷一脉被皇家钦定为嵇绍嗣。圣旨相当于国家最高宪法,也就是说当时以最高法的形式宣告嵇康无后。 [ 阅读全文 ]
2 

湛江雷阳谢氏宗亲祭祖: 朝拜晋太傅谢安之母圣地

2 27
谢氏陵园座落在湛江市太平镇白鸽山,始建于晋代(距今1570多年),内有谢安的母亲庄太君、其曾孙来雷开基的第一始祖谢琨公以及其夫人陈氏的陵墓 [ 阅读全文 ]
27 

两岸谢氏血脉相连:福建铜砵村“五常堂”谢氏渊源简述

2 1
谢氏祠堂“五常堂”位于福建省东山县铜砵村,祠堂有两百多年历史,铜砵村“五常堂”谢氏于宋代末迁来,迁来时有谢氏兄弟三人,长房迁福建龙岩适中;二房先迁至福建漳浦赤湖乡龙头巷,于明世宗三十四年复迁诏安县五都铜砵社(今为东山县铜砵村),建祠堂称“五常堂”,这时又分敦本、敦敬、敦伦、世泽、燕翼五堂。 [ 阅读全文 ]
1 

十一世班禅大昭寺礼佛 开启回藏佛事和社会活动

1 3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8月3日来到拉萨大昭寺礼佛,并带领众僧诵经祈福。 [ 阅读全文 ]
3 

大连沿海地区市场上常见的鱼类

1 9
大连沿海地区市场上常见的鱼类有:鲅鱼、黑鱼、黄鱼、老板鱼、牙片鱼、黄花鱼。 [ 阅读全文 ]
9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将迁至花园口

1 11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经决定迁至花园口经济区。 [ 阅读全文 ]
11 

胶东人种构成

1 19
胶东半岛的居民外来移民很多。 [ 阅读全文 ]
19 

嵇姓另一来源发现:鲜卑“大利稽”改姓嵇与稽

1 2
大利稽(大利稽、大雒稽、大統稽),读音作dà lì jī,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族大利稽氏部落,属于以先祖氏族称谓为氏。 [ 阅读全文 ]
2 

阮氏字辈排行汇编

1 3
阮姓人口约有81万,排在全国第一百六十二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5%。 [ 阅读全文 ]
3 

孙氏家谱山东乐安堂

1 13
孙氏族谱的研究多数在“文革”以后,现世存族谱多数起始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迁徙时期,即明朝永乐建帝前后,至今约600多年历史,民国期间的版本较多。 [ 阅读全文 ]
13 

甘肃永泰古城:掩映在历史尘烟中400年的龟城

1 7
永泰城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的长城沿线要塞。 [ 阅读全文 ]
7 

姓氏文化解疑:“山东民间打拐第一人”张群的“秘密日记”

1 4
山东关姓,主要集中在山东德州、聊城、山东与河南、江苏的交界处。 [ 阅读全文 ]
4 

烟台迟姓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迟家村

1 11
烟台的迟姓以福山区较多,福山的迟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 阅读全文 ]
11 

旅顺地理:万忠墓纪念馆用现代科技再现日本侵略者罪行

1 21
旅顺万忠墓已成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 阅读全文 ]
21 

烟台老地图,穿越百年时光

1 5
烟台的八张老地图,可以触摸历史,穿越百年时光。 [ 阅读全文 ]
5 

故事:司马迁后裔不姓司马

1 9
长门司马临支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次门司马观支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 [ 阅读全文 ]
9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资源

2020-11-26
浏览:2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3
浏览:6 评论:0 收藏:0
2020-11-20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20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20-11-19
浏览:2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