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文化 > 非遗 > 大连发扬金州狮子舞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连发扬金州狮子舞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10月8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李本生,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州狮子舞传承人。曾是金州区文化馆舞蹈干部,从事民间舞蹈创作、编排、编导工作30余年,尤其致力于金州狮子舞(北狮)的挖掘、整理、发展及创新,使金州狮子舞(北狮)等一批金州民间舞蹈得以保存、发展。多年来,李本生不辞辛苦,拜访舞狮老艺人,收集整理各种有关金州狮子舞的资料,他积极组建了金州南山村舞狮队,多次代表省市区参加国家省市级的表演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还曾出访日本、韩国等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

  看过电影《黄飞鸿之狮王争霸》的读者,会对片尾群狮狂舞、争夺狮王的场景印象深刻。但很少人知晓,现实中也有狮王争霸的赛事,来自大连市金州的舞狮团队曾是这些赛事的常客,并且跟黄飞鸿传人的舞狮队同台对垒过。如今,金州狮子舞已被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更不为人所知了。

  今年80岁的李本生,是金州狮子舞的第六代传承人,记者近日来到金州探知、感受“狮王”曾经的风采与故事。

  老辈艺人披麻袋摸索舞狮 狮子舞曾在金州风靡一时

  狮子舞练习。

  一提起自己多年钻研的心血——狮子舞,李本生变得豪情满怀。从民间艺人披着麻袋片摸索到李本生遍访名师学艺;从舞狮在金州遍地开花到李本生带领舞狮队参加全国大赛,斩获金奖成为“国家级”,传奇的往事从老人嘴里娓娓道来。

  和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不同,李本生的舞狮技艺并非家传,而是得益于他的工作和努力。退休前,李本生在金州区文化馆工作,主要负责舞蹈诸事。本着自身对民间技艺的热爱,李本生多次深入乡间,拜访20多名民间艺人,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资料。

  20世纪50年代初,高振坤来到金州一家工厂工作,恰逢工厂组建表演队伍。高师傅就自己用竹子扎了狮子头、用麻布做了狮子皮,组织了一个狮子舞表演队。于是,狮子舞逐渐在金州流行开来:当地一些乡镇、工厂从南方买回了专业的狮子舞道具,开始组建舞狮队伍。

  寻名师让金州狮子舞屡获大奖 曾与黄飞鸿传人狮王争霸

  那时,舞狮虽然在金州风靡一时,但李本生觉得,当时舞狮的动作只有翻滚、跳跃等简单动作,远没有达到专业水准。“舞狮难度极大,不仅要举起40多斤的狮子头,还必须进行跳、滚、翻、上腿等高难度动作,所以那时在金州的狮子舞只能算一项民间健身活动,暂时不能称为一种艺术。”李本生认为。

  据了解,舞狮有南北之分。北狮偏重写实,造型酷似真狮,表演动作也是模仿狮子,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来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南狮偏重写意,狮子头造型威猛、华丽。南狮的动作很多,而且更加拟人化:如奋起、施礼、发威、爬竹竿、走梅花桩等动作。

  李本生为了学习舞狮技艺,不但在狮子舞发源地河北、广州找寻多位老艺人拜师学艺,更参加了全国舞狮教练培训班,尽力了解南北舞狮技巧。学有所成,李本生回金州后,选用几十名运动员作为狮子舞队员,成立了一支专业的狮子舞团队。

  据李本生老人回忆,一开始的训练很艰苦:一只北狮的行头由玻璃钢和牦牛毛制成,重15公斤,想做狮子站立的动作,舞狮头者需要站在狮尾者肩膀上,这就相当于约80公斤重量压在人身上。一开始,李本生带着队员们在沙滩训练,队员连简单的站腿动作都打滑。经过几个月刻苦训练之后,队员们无论是站腿、站肩都像是用胶粘上一样牢固。经过3个多月的训练,李本生带着队伍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一场全国性舞狮比赛,这支大连金州的舞狮队获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李本生开始带领自己的舞狮队坚持参加各种演出,还多次应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邀请参加演出,在国家省市大型演出中多次获奖:2003年获得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银牌,2005年获全国龙狮邀请赛金牌,2006年代表辽宁省文联参加韩国中秋艺术大赛北狮获得金奖,2007年获辽宁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第一名,2008年在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上获套路编排金牌、自选套路表演银牌、规定套路表演银牌、全能铜牌。

  如今,大大小小的奖杯、奖牌、纪念品都摆在李本生家的客厅里,成了家里的一道风景。据李本生回忆:在河北沧州一次比赛中,他的队伍曾与广州一支由黄飞鸿传人组建的狮子舞队伍同台对垒。虽然最终惜败获得银奖,却让全国的同行们震惊。“当时谁都没想到,一支北方队伍能把舞狮操练得如此专业。”李本生说。

  收了10名非洲徒弟 为文化交流架起桥梁

  李本生和他的非洲学员在一起。

  2015年9月底,“2015中非文化聚焦——舞狮培训班”在大连金州新区文化馆正式开班。本次培训由文化部外联局、辽宁省文化厅委托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以及金州新区文化馆共同承办。有来自毛里求斯和贝宁的10名青年远渡重洋来到金州新区,参加为期五周的专业舞狮培训。

  “由于我年龄大了、力不从心,主要是从旁指导,具体的传授主要由我儿子李明旭来把关。”李本生介绍说。李明旭告诉记者,这10名非洲青年中有三位女性,其余都是男的,有些中国武术的功底,由于语言不通,平时传授金州狮子舞时都要靠英语翻译的从中沟通。“在这五周时间里,在我父亲的指导下,我一共教授了他们多套舞狮动作,他们学习过程中总觉着特别新奇,学得也很认真。”李明旭表示。除了老师做示范,学员们一一模仿切磋之外,休息时间里,李本生、李明旭父子总愿意拿出上好的茶叶,和这些非洲友人聊聊天,增进感情,中非风土人情等话题让大家谈得颇为投缘。

  2015年底,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学习,2015中非文化聚焦·舞狮培训班成果汇报展演活动在金州文化馆举行,来自非洲的10名学员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虽然整场演出时间不长,但在这段表演中,凝聚了非洲学员们付出的艰辛与汗水,扑、跌、翻、滚、跳跃、擦痒,栩栩如生的动作将狮子的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不时出现的高难度表演,更是让观众连连惊叹。展演活动结束后,这些非洲学员们纷纷表示,会将这次学习成果带到非洲,让非洲人民看到、了解到、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两地的文化交流架起桥梁。

  “我和这些非洲朋友之间已经互相加了微信,现在还经常联系呢,有的非洲朋友回到本国后还是坚持在做舞狮训练。”李明旭告诉记者,这让他觉得很满足,因为金州舞狮子已经成了自己和非洲朋友之间交流的一座桥梁。

  将大连海元素融入狮子舞 子承父业“舞出我人生”

  威风凛凛又有点萌的狮子。

  舞狮队达到国家级,让李本生充满自豪。而更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他在狮子舞中加入了大连本土元素。“大连最大的特色就是靠海,我就在龙狮表演中加入了很多大海的元素。”比如狮子舞中本就有“狮子出洞”“狮子踩球”“猛狮下山”等动作。在此基础上,李本生自创了“海底探宝”等动作,让古老的狮子舞与滨城大连有了联系。

  如今,李本生已80岁,而他的舞狮队员们也都年过三十,纷纷娶妻生子、另谋职业,当年狮子舞轰动全国的激情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在面临着市场经济影响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由于缺少经济效益的吸引,金州北狮的继续传承面临困难很大,目前只有1支舞狮队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活动。“当年鼎盛的时候,除了工厂单位临时组织队伍表演之外,金州固定的舞狮队伍就有七八支呢。”李本生回忆起过去略显落寞,他希望,金州狮子舞重新抖擞出“狮王争霸”的风采。

  让李本生略感欣慰的是,他的舞狮技艺还算后继有人。李本生的儿子李明旭1998年以后跟随父亲学舞狮、舞龙,还曾组建了自己的艺术团,无论是逢年过节、结婚、贺寿,还是买卖开张、商业表演,都有人找李明旭舞狮庆贺一番。在表演中,李明旭的队伍还将传统舞狮的“采青”、“点睛”等仪式一一展现,让人看了大呼过瘾。“艺术团打出名声后,外省市也经常有人找我们表演。”相比父亲,李明旭正在找寻另一个发扬狮子舞的舞台。

  金州狮子舞

  金州狮子舞(北狮)起源于金州南七里(现先进街道七里村),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

  1880年间,英国海军侵扰渤海三个多月。清政府从中原调来毅军、铭字军、淮军、湘军共5000多士兵,在大连湾修建炮台工事,为了慰问施工士兵,阴历九月,清军一大型木船在黄海大连湾靠岸,从船上卸下两只舞狮放置在海滩上,被在大连湾烧香的金州莲丰村老王三看到,老王三对舞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琢磨扎狮子,几经研究,用竹子和线麻做狮子头,用麻袋做狮子皮,扎制出一对狮子,以玩耍的形式开始舞狮,后将扎制手艺传给和他一起玩耍的伙伴,那位伙伴又传给王善祥(艺名小王四),1908年元宵灯节,小王四就带领郭振帮、韩云等人在金州城内开始舞狮,从此有了金州狮子舞。

  金州狮子舞(北狮)俗称耍狮子,舞狮在正式表演中,要点睛采青,具有成熟的套路;在非正式场合下,由演员自由即兴发挥。自诞生以来,一直为金州民众所喜爱。并且成为当地一项不可缺少的民间文化活动。当时金州城每逢重大节庆,必有狮子舞助兴表演,观者如潮,其声誉也与日俱增,这种艺术形式成为当时社会条件下,当地人精神生活的寄托和主要娱乐方式。自从有了舞狮,金州人城内城外都热闹起来了。特别城内各家商贾纷纷签约舞狮,争取到自家店铺舞狮,“点睛采青”求发大财,通灵气,使买卖红火。城内商会在百姓及商贾的要求下,每年腊月邀请舞狮队加强排练,修理道具。统一组织安排,许多爱好舞狮的百姓和商贾热情支持,并送上红包。捐资者被写在大红纸上,张贴在街头、城墙上,以示荣耀。舞狮从大年初一就走街串巷,表演从不间断。舞狮在金州名声很大,流传越来越远。常到复州城、辽阳等地舞耍。

编辑:jur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