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生活 > 健康 > 健康知识 > 老年抑郁常被躯体症状掩盖

老年抑郁常被躯体症状掩盖

2020年9月18日
作者: 
文章来源: 

  70岁张阿姨的儿媳妇特别孝顺,人人都说她对婆婆就像惯孩子一样惯着,简直比别人家亲姑娘还亲。只要张阿姨一说难受,儿媳就带着她检查,班都不上了就在家陪她。不久前,张阿姨觉得心脏不舒服来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心内科专家、全科医学一病房主任马义丽发现她当时的表现很焦虑、抑郁,总是说心慌、浑身不适,于是建议其进行血管造影筛查。因为如果真的有冠心病,则需及早治疗;如果造影没有问题,那就皆大欢喜。造影后,医生果然发现其冠脉狭窄,并为其进行了支架手术。

  本以为老人会恢复以往的开心,结果她还是成天喊难受,一点也没缓解。身边人都说她成天顶着张“苦瓜脸”,看谁都唉声叹气,没有一天是高兴的。

  “你婆婆也不是装病,她确实就是痛苦。但实质问题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心理的问题还是要找专科医生解决。”马义丽和儿媳耐心沟通,建议她不要那么惯着婆婆,要尽快到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果然,没过多长时间再回到医院随诊时,张阿姨笑得可开心了。最明显的改变就是睡眠好了,胃也不疼了,心脏也不难受了,天天跟儿媳出去玩。

  门诊超一半是“双心”老人

  马义丽告诉记者,出门诊时有超过50%的老年患者主诉特别多,比如说紧张、心慌、失眠、食欲差、周身不适,经常辗转到各大医院频繁做各种检查,往往查来查去没查到具体的躯体疾病,因为这些症状是由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引起。马义丽告诉记者,像张阿姨这种既有心脏病又有心理问题的人被称为“双心”患者。另一种是完全没有心脏病,种种症状是由心理问题造成的。

  据了解,近年来,抑郁症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7%左右,三分之二的患者为女性,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老年人、青少年、产妇是三类抑郁症高发人群。日前,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除要求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外,也要求关注孕产妇、老人等重点人群,每年为老年人开展精神健康筛查。

  老人千万别与社会脱节

  为啥老年人群容易产生抑郁症?马义丽表示,全国首次老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提出,成功老化有“三要素”:健康+参与+保障(家庭支持和经济保障)。从健康原因来说,躯体疾病中的心脏病和中风或者偏瘫,是发生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更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原因,老年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往往与离开工作岗位、儿女长大成人独立生活、相对不被需要,又不能适应社会进步,比如与网络信息时代发展严重脱节等有关。

  电脑不敢开,网络不会用,微信不会发,取款机不敢使……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原本生活节奏慢的老年群体日益边缘化,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挑战,加速了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就像大河流水一样,不前进,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马义丽坦言,这段时间门诊经常会遇到五六十岁的中年患者,坚决表示自己不会扫健康码。其实,他们还很年轻不是学不会,不像有的80多岁老人操作确实困难,而每次马义丽没几分钟就能把他们教会。“这反映出部分中年人从退休以后,心里会有一种抵抗,不愿意学习,拒绝接触新事物。他们认为学习是为了工作,为了家庭,退休不用工作了就不用学习。这是错的。”马义丽认为。

  这样避免老年心理问题

  不久前,一名80多岁的老爷子住进了全科一病房。老爷子原本需要进行心脏手术,但因为他患有其他疾病,不能手术。马义丽原本担心老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只跟其女婿详细沟通了不建议手术的原因,没想到女婿跟老人开诚布公地谈了,还复述讲解了心脏的解剖图。老爷子平时玩微信、刷微博,听完自己上网了解后,跟医生说:“我听明白了,我做不了手术,我要回家了。”然后就平静又潇洒地出院了。

  马义丽告诉记者,门诊发现那些会使用网络的中老年人,自己网络挂号、诊间支付,看完病有种幸福感,不会觉得社会跟自己是远的。而那些还不擅长使用网络的患者,常特别着急,心理负担重,失落感特别明显,还特别紧张,感觉自己离开儿女都活不了了。

  如何避免在老年阶段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就需要中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不断学习网络时代的新技能,结合自身喜好,加入老年大学,学写毛笔字、画画,组织参加读书会,学习某个乐器,种花、种树,也可以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做义工、志愿者等,充实自己,不与社会脱节,不被边缘化,实现新的自我价值。

编辑:jur
0 

热闻推荐

更多>>
因萨德事件多家旅游平台下
萨德事件在持续发酵,此事严重侵害了中国等国家的安全利益。目前,国家层面虽未发布明确禁令韩国旅游产品,但已有一批旅游产品自发下线韩国线路。
<1/3>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