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文化 > 历史 > 甲骨文中还未释读出“夏”字,很有可能的是商朝不称呼前朝为夏

甲骨文中还未释读出“夏”字,很有可能的是商朝不称呼前朝为夏

2019年4月1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在中国古史中,古人常将“夏商周”连用,用以表达中国最早的三个朝代,亦称“三代”。也有史书将更加久远的“虞朝”也算进去,虞夏商周四朝连用,如今本尚书中就有《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可见在进入信史年代之后,夏朝是作为比商朝更早的一个朝代在古人心中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了。《墨子·明鬼下篇》云:“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


    甲骨文中未曾发现“夏”字
    那么在进入信史之前的时代,甲骨文中有无夏朝的记载呢?其实纵观最早记录夏朝的那批文献,只是主要记录大禹治水的事迹,而商朝的甲骨文中,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夏”字,同时也未有“冬”字,只有“春秋”二字。据《尚书-尧典》记载,唐尧时期就命羲和二人订历法,分四时,按理说夏商时期就应该有对应四季的词汇,甲骨文中未有夏字,一种可能是甲骨文还有很多未破译的文字,夏字还未被发现。另一种可能就是,在商朝人的口中,夏并不是被称为夏,而是另一种叫法,其实这种可能性在商朝的卜辞中已经露出了痕迹。
    甲骨文中的“西邑”或就是夏
    商朝如果不称前朝为“夏”,那么称其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看周朝是怎样称呼商朝的,在先秦文献中,如《竹书纪年》等,称商朝为之商;而《尚书》等称之为殷。而周人则称商为“大邑商”,自称“小邦周”,因为在夏商时期,都城称为“邑”,如:
    《白虎通》:“夏曰夏邑,商曰商邑”;《诗经》:“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故而,周人看到商朝首都繁荣发达的景象,心生崇拜之情,就用大邑来称呼商朝了。说完了商朝,我们来看夏朝,在《尚书》的商书部分,有一条记载出现了“西邑夏”一词,这条记载则可能透露了商朝人是怎么称呼夏朝的:
    《尚书·太甲上》:“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
    这条记载的意思是:商朝的伊尹说自己曾亲眼看到夏朝,君主能够保持重心而善终。(这里的周是忠信的意思)。可见,商朝称呼夏朝为“西邑夏”。同样的记载在《礼记-缁衣》和《清华筒-尹诰》也有出现。因为相对于发源于东方的商人来说,夏朝的核心地区河洛一带位于西方,所以称其为西邑夏。在商灭夏之后,商人在洛阳一带建立了一个新的亳都,被称为西亳,可见西邑夏一词并不是无来由的出现的,是符合商人的用词习惯的。那么甲骨文当中有无西邑夏的痕迹呢,答案是有!甲骨文中有多篇卜辞出现“西邑”一词:


    对于西邑的解释,各家都不尽相同,如蔡哲茂在其《夏王朝新证》中就认为,武丁时代的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西邑”一词,是被作为受祭的对象出现的,不时地能作祟害王,所以时不时需要僚祭。再结合传世文献中“西邑夏”一词,可见商人口中的西邑就是夏,而夏则是后世周人对商朝之前一个朝代的称呼。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就像我们称呼周朝东迁之后的朝代为东周,古人也称其为春秋和战国一样,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西邑夏、西邑抑或是夏朝,或许都是对商朝之前的那个朝代的不同称谓而已。

参考文献:
1.《甲骨文合集》

2. 蔡哲茂,夏王朝存在新證--說殷卜辭的“西邑”,《中国文化》2016年02期:认为甲骨卜辞中的西邑就是指夏朝。

3.《尚书》,王世舜译著,中华书局,396页:将“西邑夏”译作夏朝。

编辑:jrg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