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教 > 宗教故事 > 缅甸佛教徒为何烧了清真寺?

缅甸佛教徒为何烧了清真寺?

2018年3月1日
作者: 
文章来源: 

  2月20日,一伙佛教徒在缅甸中部向一座清真寺发动袭击,并将其摧毁。

  缅甸极端佛教徒自2012年开始有组织地发动暴力袭击,罗兴亚穆斯林群体在这些袭击中遭到残害,数万名罗兴亚穆斯林被迫远离家乡。

  被袭击的清真寺

  而缅甸政府认为,罗兴亚人是孟加拉移民,因此没有给予他们公民的权利,他们也无法获得成为缅甸人的权利,因此也就谈不上缅甸政府对罗兴亚人的国民待遇级保护了。

  那么,为什么孟加拉人会不远万里来到缅甸?

  缅甸政府的如此态度,是否存在说谎嫌疑?

  争论的焦点

  罗兴亚人和缅甸的民族主义者最大的分歧就是:罗兴亚地区在中古,以及更古老的时期,是否有人居住。

  罗兴亚人口集中在东南亚沿海,有着古老历史的阿拉干地区。

  目前还不清楚阿拉干的原定居者是谁。

  缅甸民族主义者宣称自公元前3000年以来缅甸的若开人就居住在阿拉干,但是这个声明没有任何考古证据支持。

  到了4世纪,阿拉干成为东南亚最早的印度化王国之一。

  殖民者画中的阿拉干

  英国历史学家丹尼尔乔治爱德华霍尔说:“直到公元十世纪之前,缅甸人似乎没有定居在阿拉干。因此早期的朝代被认为是印度人创立的。”

  除了种族外,缅甸人的宗教观点其实也站不住脚。

  由于其在孟加拉湾的海岸线,自印度Mauryan帝国以来,阿拉干是缅甸与外界之间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从8世纪开始,阿拉伯商人开始进行传教活动,许多当地人也皈依伊斯兰教。

  除了当地人皈依伊斯兰教之外,阿拉伯商人也与当地妇女结婚,并且定居在阿拉干。

  由于通婚和转换,阿拉干的穆斯林人口大幅度增加。

  孟加拉苏丹国使用的阿拉干货币

  此后,阿拉干地区逐渐成为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前往印度与中国的枢纽,而今天的罗兴亚人认为他们是这批伊斯兰教徒的后代。

  缅甸征服与其后果

  1788年,缅甸征服阿拉干之后,约35,000阿拉干地区的居民在1799年逃往英属孟加拉的邻近吉大港地区,以逃避缅军的迫害,并寻求英国人和英属印度的保护。

  征服阿拉干之后,缅族人处决了数千名男子,并将相当一部分当地人驱逐到缅甸中部。

  因此在英国人占领之时,阿拉干地区的人口非常稀少;大英帝国面对的是一片无人开发的沃土。

  莫卧儿的王子曾经在阿拉干地区寻求保护

  于是,英国颁布政策鼓励来自邻近地区的孟加拉居民作为农场工人,迁入当时人口稀少肥沃的阿拉干山谷。

  与此同时,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扩大了孟加拉管辖区,让阿拉干与孟加拉等地连成一片,对各地区之间人口的移徙没有限制。

  19世纪初,来自吉大港地区的成千上万的孟加拉人在阿拉干寻找工作。

  英国统治时期,阿拉干的清真寺

  今天很多罗兴亚穆斯林声称他们是当初那批逃亡印度的穆斯林后代,是因为缅甸的迫害才导致他们离开故乡,而非缅甸政府声称的纯粹的外来者。

  由于没有18世纪逃亡者的DNA,现代人无法判定这两批人是否是直系血亲,不过在当时孟加拉地区的穆斯林大量迁入阿拉干地区,是因为工作而非重返故土,这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

  缅甸西部港城阿恰布的清真寺

  1872年的英国人口普查报告在阿拉干地区有58,255名穆斯林。

  到1911年,穆斯林人口增加到178647人,他们之所以到来是因为英国人需要廉价劳动力在稻田工作,至于他是否有古代阿拉干穆斯林血统,那就是未解之谜了。

  根据缅甸前总统兼任历史学家吴登盛的描述“在20世纪初,印度人每年以不低于25万的速度抵达缅甸,数量稳步增长,直到高峰年1927年,移民达到48万人,仰光超过纽约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港口,总人口只有1300万,相当于今天英国每年移走200万人口。当时的情况就成了——在缅甸大部分最大的城市,仰光,实兑,Pathein和毛淡棉,印度移民形成了大部分人口。英国统治下的缅甸人感到无助。”

  格里菲斯大学的安德鲁塞尔斯教授认为,虽然有一些罗兴亚人在15世纪和16世纪追溯到住在阿拉干的穆斯林,但大多数罗辛亚人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抵达。

  所以总得来说,缅甸政府的说法是”以全概偏“,八九不离十了。

  在阿拉干,英国移民的影响尤为严重。虽然它促进了殖民地经济,但当地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愤怒。

  根据历史学家克莱夫克里斯蒂的说法,”这个问题成为缅甸民族主义的焦点,1930-1931年下缅甸出现了严重的反印度动乱,而1938年发生了针对印度穆斯林社区的袭击。

  由于缅甸民族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益表现出色,印度的“外国人”存在不可避免地受到攻击。

  当地人与澳大利亚官员

  在1931年的人口普查中,缅甸穆斯林人口为584,839人,占当时总人口14,647,470人的4%。

  印度穆斯林396,504人,中国穆斯林1,474人,缅甸穆斯林186,861人。

  人口普查发现缅甸出生的印度穆斯林人数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他们在阿拉干的永久定居点。

  而当时,缅甸41%的穆斯林居住在阿拉干。

  将矛盾激化的二次大战

  二战时为阻断日军通过阿拉干向印度推进,英军组建了一支由孟加拉穆斯林组成的部队“孟加拉V支队”。但英国人撤进印度之后,这支已经被武装起来的队伍并没有将注意力投向日军,而是用来驱赶阿拉干的佛教平民(若开族)。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杜鲁门研究所研究员莫舍耶加指出,穆斯林与佛教徒之间的敌对情绪在缅甸其他地区引起了类似的敌意。

  随着英国人的撤退,这种紧张情绪也随之加重了。

  随着日本人进入阿拉干,佛教徒煽动对穆斯林的屠杀导致成千上万死亡。

  虽然确切的数字是无法统计的,但是从佛教徒占多数的地区逃到孟加拉东部和阿拉干北部地区的穆斯林数量,可以推断出相当多的人被杀或死于饥饿。

  作为回应,穆斯林又进行了对佛教徒村庄的报复性袭击。

  在缅甸若开邦被强制驱逐的罗兴亚穆斯林

  根据缅甸人和英国人的记录,成百的村庄被V支队烧毁,超过10万名佛教平民被杀害,仅边境小镇貌夺(Maungdaw)就杀掉了3万多佛教平民,若开人称之为种族清洗。

  二战后,英国人要求V支队将抢占的土地归还给若开人。

  但孟加拉人没有归还原主,而是组建了穆斯林解放组织(MLO,后改名为”穆斯林圣战党“,Mujahid),并联络印度穆斯林的领袖真纳(巴基斯坦国父),试图“携”地加入不久后就要从英属印度分离出去的东巴基斯坦。

  这一企图遭到英国殖民政府的反对,殖民政府的阿拉干行政长官说服了穆斯林领袖,希望他们与缅族、掸族、克钦等缅甸其他民族一起组成缅甸联邦。

  非法国民与宗教冲突

  缅甸政府颁布缅甸联邦宪法,其中对少数民族提出民族代表院的做法并承认罗兴亚人为少数民族。

  1948年公布的《国籍法》与《选择国籍条例》(在英属殖民地出生的新移民且在缅甸居住八年以上者方可申请归化入籍)此事使大量文盲人口的罗兴亚族成为无国籍者。

  而在若开邦地位部分,该政府采折衷作法:没有同意完整若开邦建立,也没有同意罗兴亚人的北若开单独穆斯林邦的建议,而是设立若开邦但将梅余地区(含孟都、布迪当、拉岱当)成立直属中央的梅余边境区。

  穆斯林圣战党曾要求成立自治的穆斯林邦,遭到缅甸联邦政府拒绝。

  圣战党随即发动了针对联邦政府的圣战,捣毁了若开邦北部幸存的佛教徒村庄,控制了整个若开邦北部和缅巴边境(当时孟加拉国尚未独立,属于东巴基斯坦),使得更多的孟加拉贫民得以涌入若开邦(当时缅甸比东巴基斯坦富裕)。

  缅甸政府军曾数次与穆斯林圣战党武装交火,圣战士们数度投降或被消灭,但总是会在不久之后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1960年代,缅甸总理吴努为了获得更多选票,许诺给予罗兴亚人公民权,招致军方强烈不满,也成为后来吴奈温发动政变把吴努赶下台的原因之一。

  1982年,缅甸军政府制定的公民法没有将罗兴亚人列为缅甸135个全国种族之一。

  这使得缅甸大部分的罗兴亚人口在他们的历史故土阿拉干地区都是无国籍的。

  更糟糕的是1989年,军政府正式将阿拉干更名为若开邦,这意味着若开佛教徒在法律上成为当地唯一的主人。

  今天只有若开没有阿拉干

  这自然引发了罗兴亚人的不满,或许他们确实和18世纪末那批逃亡印度的穆斯林没有关系,但是印度人作为族群却比若开人更早定居于阿拉干(若开邦)。

  这引发了更剧烈的宗教冲突,联合国致力于让罗兴亚人回孟加拉,但是受制于交通和种族情绪吗,这个计划几乎等同于镜中花。

  今天若开邦的和平依旧遥不可及。

 

编辑:jrg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