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族资讯 > 祭姓:周公之后裔 曾改姓为“訾”

祭姓:周公之后裔 曾改姓为“訾”

2017年10月9日
作者: 
文章来源: 

ji(4声)姓氏分布:
        山东境内,济南、泰安有祭姓人居住。全国范围内,北京、陕西、河北、山西、河南等地有祭姓人分布。
同姓名人:
        祭仲:(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时期郑国大夫。
        祭遵(?-33):字弟孙,颍川郡颍阳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北)人。曾以偏将军之职追随刘秀平定河北,因显赫军功而被封侯。


济南市白马山凹村有半数村民姓祭

        祭建军世代定居在济南,“我家在市中区白马山办事处山凹村,这是个大村,大概有1600人,祭、徐是村里的两大姓,祭姓更多一点,占了一半。和人打交道,都说我这个姓太少了,很多人误以为是‘纪’或者‘季’。很想了解一下我们姓氏的历史和渊源。”祭建军说。祭姓在山东并不多见,“除了济南,我只听说泰安那边有同姓人。相对来说,河南和山西的祭姓人多一些。”记者查得的资料显示,秦汉时期太原郡的治所晋阳在今天山西省太原一带,祭姓曾是当时这里的郡望。
得姓始祖祭伯乃周公旦之子

       祭姓的来源并不繁杂,普遍认为姓氏出自姬姓,是周公姬旦的后裔。

        周公旦,本名姬旦,即人们熟知的周公。因为谥号为文,所以也被后人称为周文公,乃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曾先后辅佐过文、武、成三位君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是历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贤相之一。传说《周官》(即《周礼》)为周公旦所作,因此,他被尊奉为礼乐制度的倡导者以及力行者。另外,还有传说周公旦格外擅长解梦,所谓“周公解梦”即是说他。

        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周公旦摄政辅佐。姬鲜、姬度和姬处分别是武王姬发的另外三个兄弟,在武王伐纣之后分别被分封于管、蔡、霍三地,史称管叔、蔡叔和霍叔。因为不满于周公旦执政,三兄弟便非但不帮助西周镇守东方,反而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发动了叛乱,即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三监之乱”。为了平息战乱,周公旦亲率大军东征,经过三年艰苦的征战,终于平定叛乱,管国由此被取消。但是考虑到中原,尤其是郑州一带乃兵家重镇,疏忽不得,周公旦便将自己的第五个儿子分封于祭地(今河南郑州新区),并赐以“伯”的爵位,因此史称祭伯。后来,祭伯在祭地大力兴建城池,巩固了对此地的掌控。

        祭伯是周公旦的儿子毋庸置疑,具体排行却有不同的说法。《广韵·怪》中说:“祭:姓。周公第五子祭伯,其后以为氏。”《通志·二七·以邑为氏》却这样记载:“祭氏,姬姓。周公第七子所封。其地今郑州管城东北祭城是也。周畿内之邑,故祭氏世为卿士。子孙以邑为氏。”

        祭伯是周公旦的第几个儿子尚需更多的史料加以考证,但作为黄帝的姬姓后裔是一定的。到了春秋时期,祭国被郑国灭亡,祭伯的子孙中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祭姓由此而生。祭伯由此称为祭姓的得姓始祖。

        据说,在南北朝时期,有的祭姓族人认为“祭”字不吉利,而“訾”字有资财之意,意味着富有和充裕,所以有人便把姓氏改成了“訾”。
备受光武帝刘秀器重的祭氏兄弟

       祭虽是个小姓,却在历史上出现过几位名人,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祭遵、祭彤兄弟二人。祭遵、祭彤兄弟二人是颍川郡颍阳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北)人。虽然家境富裕但兄弟二人在严格的家教中生活节俭朴素并自幼开始习读各类经典。王莽末年,祭遵曾任颍阳县吏。昆阳之战以后,祭遵投靠刘秀,充当了管理文书的门下史,随刘秀出征河北,为其执行军法、整顿军纪的军市令。

        相传祭遵执法非常严明,甚至格杀了刘秀的儿子,刘秀一度大怒,命人把祭遵抓了起来。后经人劝说,刘秀不仅赦免了祭遵,还委以刺奸将军之职。刘秀同时警告诸将,“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不久,祭遵又被任命为偏将军,一路追随刘秀平定了河北,并被封侯。祭遵显赫的军功自然惠及到了弟弟祭彤身上。祭彤在建武初年就被光武帝任为黄门侍郎、偃师长等职,紧随刘秀左右。后来,祭彤曾出守辽东近30年,期间不仅击退鲜卑、打败匈奴,安定了边境,还造福当地百姓,深受拥戴,人们甚至专门为他兴修了祠堂。
 

编辑:jrg
3 

今日关注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3 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3 

揭露最真实的修谱陷阱

3 14
修谱陷阱大揭露:号召修谱陷阱、修谱委员会建立陷阱、信息采集陷阱、政治立场陷阱、颁谱发谱陷阱。 [ 阅读全文 ]
14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3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2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2 

海南姜氏900多年繁衍,后裔至今约3000多人

3 1
 海南姜氏的渊源鲜为人知,900多年来,这一姓氏不但出现过值得称道的姜唐佐,而且在海南的3000多名后人均为一人所传;姜氏族谱中的“家训”文字,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和道德规范,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3 10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0 

吴姓神秘祖坟被后人拜祭百年却不知是吴三桂

3 4
考古学家看了相关的文献资料,认为这就是吴三桂的墓地,自此吴三桂的墓地才展现在世人面前。 [ 阅读全文 ]
4 

武僧一龙被KO :“铁布衫”惨遭泰国名将肆意蹂躏

3 7
一龙本是民间功夫出身,本没有什么传奇,更没有什么资历,论武术天资,也算不上什么好。但在2009年被河南卫视《武林风》挖掘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华武僧”、“武僧一龙”,在荧屏上叱咤风云,逆袭成了中国功夫的代言人。 [ 阅读全文 ]
7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3 14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4 

大连足球名宿盖增圣出自烟台莱阳盖氏家族

3 11
大连和隔海相望,在历史上血脉相连,刚刚去世的大连足球名宿盖增圣,祖籍也在烟台。 [ 阅读全文 ]
11 

百忍堂张氏的由来和字辈

2 3
百忍堂是张姓堂号,因唐高宗赐号而得名。 [ 阅读全文 ]
3 

著名曲作家谷建芬再回母校——大连市实验小学

2 2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再回母校——大连市实验小学。 [ 阅读全文 ]
2 

烟台集东沟村吴氏字辈

2 2
栖霞市苏家店镇集东沟村排字:云文喜全中,克振世德昌法玉庆,全能积善,敬诚吉兆。 [ 阅读全文 ]
2 

湘潭马氏:功成邯郸,望出扶风

2 13
湘潭马氏后人约有10万人,在2006年湘潭县姓氏人口统计中排名第14位。 [ 阅读全文 ]
13 

叫姓只有300多人

2 14
全国姓“叫”的仅300多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菜坪村斑竹垅。 [ 阅读全文 ]
14 

海城的由来

2 14
 相传海城很早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因地质结构变迁, 地壳上升,渐成陆地,设治之时,取名为海城;另一说,“海城” 县名源于“海州”。 [ 阅读全文 ]
14 

转基因食用植物油应显著标示

2 3
记者4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明确提出转基因食用植物油应当按照规定在标签、说明书上显著标示。 [ 阅读全文 ]
3 

掌故:通天家谱的秘密,为什么孔家比孟家高三辈?

2 14
孔姓从第 61派、 颜姓第 62派、曾姓第63派、孟姓从第64派启用“宏”字辈;也就是说,同一个字,孔家要比颜家高一辈,比曾家高两辈,比孟家高三辈。 [ 阅读全文 ]
14 

先秦姓和氏绝不能混为一谈: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

2 1
孔子名叫孔丘,孟子名叫孟轲,但是其实“孔”和“孟”都不是他们的姓,而是他们的氏,孔子真正的姓是“子”,孟子真正的姓是“姬”。 [ 阅读全文 ]
1 

嵇安墓1968年出土

2 1
1968年,涟水农民改良土壤、平整土地时,削平封土堆,出土了嵇安墓碑。 [ 阅读全文 ]
1 

易中天:移民潮带走了中国的财富和知识,留下的是什么?

2 4
著名学者易中天说:“现在所谓移民潮,无非就是两种人: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那么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移民的时候,他们带走了什么呢?就是财富和知识。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铁路医院是这样建成的

2 19
大连铁路医院始建于80多年前,建设中采取在房顶铺设路轨运送材料、水泥搅拌中混入防冻混合剂保证冬天照常施工的方法,在当时来说相当先进,影响了后来诸多工程。 [ 阅读全文 ]
19 

郭氏碑记:记录大槐树移民的历史

2 11
按续文献通考载,明太祖洪武、成祖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安徽)、北平、鲁(山东)、豫(河南)等处,而山西迁民之中又以洪洞与附近地区之民为多,因地区集中,交通方便故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被迁群众在起程时,便将目前之大槐树及树上老鹳窝入于眼,印于脑子,为告别家乡的纪念。 [ 阅读全文 ]
11 

活姓吴,死姓赵,背后藏着一段国仇家恨

2 15
星塔村的吴氏开基祖赵仕道,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7世裔孙,为了躲避杀身之祸,连夜从晋江青阳,逃往安海,投奔母亲的娘家。为感念外祖的救命之恩,临死前嘱咐子孙后代生前姓吴,死后恢复本姓, [ 阅读全文 ]
15 

我的老师——尚沪生

2 2
能够和尚沪生这样的大艺术家相识、工作和学习,是我的幸运,是我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 [ 阅读全文 ]
2 

哈姓全国不足万人,汉、回、满族都有

2 14
明朝土木之变后中原始有哈姓,海内外总共不足1万人。 [ 阅读全文 ]
14 

杲姓源自忠勇英雄颜杲卿

2 6
在杲姓人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杲姓源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叔伯兄弟颜杲卿。 [ 阅读全文 ]
6 

海阳莱阳姜姓家族的祖居地

2 17
海阳老北山和莱阳东部的山前店、赤山等地,有很多姜姓的人,如果追溯他们的根源的话,大都在一个叫作“槐树底”的地方,即海阳发城镇的北槐树底村。 [ 阅读全文 ]
17 

大连瓦房店一支孙氏与莱阳湾头孙氏同宗的探究

2 17
大连瓦房店孙姓祖籍详地原谱录为: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曲坊社畹村。 [ 阅读全文 ]
17 

大连毛茔子夏姓

2 3
毛茔子是夏姓的“天下”。 [ 阅读全文 ]
3 

宗族动态

2020-11-20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13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12 评论:0 收藏:0
2020-10-17
浏览:14 评论:0 收藏:0
2020-10-15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