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百家姓 > 回族白姓的来源

回族白姓的来源

2020年8月15日
作者: 
文章来源: 

  白姓在我国回族姓氏中属 “准回姓”,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山西、山东、辽宁、河北、安徽、青海、内蒙、甘肃、吉林、黑龙江、宁夏、天津及河南。

  而河南则以开封、孟州为多。今周口境内白姓回族主要是清代经怀庆府孟县桑家坡移入,怀庆是明代山西向河南大移民的第一中转站,周口白姓回族应属“洪洞大槐树”迁民后裔。

  周口白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川汇区、太康县城南关、淮阳县城北关、项城市等。

  回族白姓由来

   据历史文献记载,回族白姓来源有三:一是取自回回名字(泛指回族在使用汉语之前其母语姓名》之首音,回族白氏族谱大多认为他们是元代伯笃鲁丁、伯颜子中、伯颜不花、伯颜察罕之后裔,因“伯”“白”对音,其后裔先取“伯”立姓,后改为“白”姓;

  二是赐姓,据《新元史》载,西域回回人察罕被元仁宗皇帝于延祐年间赐姓“白”,其后裔以“白”为姓;

  三是来自西亚中亚的白达国和九姓胡人。

  白氏始祖之一的伯笃鲁丁,是元代的一位政治家和诗人,桂林《白氏族谱》:“伯笃鲁丁公,原答识蛮人也。肇籍江宁(今南京),元时举孝廉成进士。”

  伯笃鲁丁至元三年(1266年)任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至正元年(1341年)由礼部侍郎迁秘书太监,官至潭中路总管。伯笃鲁丁能诗善文,被称为西域十二诗人之一,其诗散见于《元诗选》《山居新话》《王蓬梧溪集》之中,《粤西文载》、《桂林府郡志》等也录有其文。

  伯笃鲁丁在婺州(今浙江金华)期间,捐资修建石门洞书院。在任赣州路、建德路达鲁花赤和潭州路(长沙)总管期间,口碑颇佳,明初文学家陶宗仪在他的《南村辍耕录》中称其为“度量浑深”、“厚德君子”。

  另一位白氏先祖伯颜子中,世家西域。

  伯颜子中一生写了好多诗文,今传世的有14首。

  以即景抒情之作《春日绝句》《过乌山铺》最为有名。诗文笔调空灵,描绘形象,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所著《子中集》,被收入《元诗选》。

  回族白姓自唐代至今延承了1200余年,而白氏族人尚文之风代代相传。当代最有名的大师级人物,当数白寿彝和白先勇。

  回族系信仰伊斯兰教,据考证在唐贞观元年(纪元629 年)从大食国、波斯国(即今阿拉伯地区)传人中国,故姓氏系由当时以第一人(即来中国的始祖)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翻译而成,以第一个字音改为中国人的姓而来,如马姓、穆姓等由其始祖(即第一人的名) 如穆罕默德、与哈茂德、穆斯塔法,所以故有“十回九马”之说;

  姓萨的是由萨拉丁,萨达特;

  艾姓是艾哈迈德;姓沙的是沙特,

  姓哈的是哈桑、哈格、哈姆迪;

  姓米姓原是米尔的第一个字译成而改为姓,亦有如阿布译为“蒲者”。

  据广西回族《白氏族谱》记载“白氏祖籍为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

  元朝进士伯笃鲁丁正是我们家族的始祖,回族人。

  伯笃鲁丁原来是阿拉伯人的名字。元朝时期,成吉思汗出兵中亚,从此阿拉伯人可以从水路和丝绸之路进入中国。

  但在明朝时期,明太祖禁止国人用外国人的名字,于是始祖就以“伯”的谐音字“白”作为姓。”

  而白姓查据广西桂林《白氏族谱》比较完善,他们每年正月十五日在桂林文昌路自家祠堂举行祈祷会,由阿訇主持念古兰经及赞圣。

  他的始祖伯笃鲁丁,系唐代入中国,做珠宝玉器,药材行商,根据阿拉伯文史记载,他是唐代诗人,写了很多唐诗,可能是一个学者。

  他的第二代,就把伯笃鲁丁的“伯”字除去企人旁,就成了中国的白氏,原住江苏省南京府,下家凹地方,第二代是随中 国人一样用“永”字排,以后代代用排传后代,据我所知“崇”字已十八传代了。

  “永”字排是三兄弟,一人做唐朝官员,可能犯了错误,被贬广西桂林,远戍边疆,可见当时在中国做高级官员的穆斯林,大有其人。

  一人在广西桂林传至现代已有二十多代,人数不少,成为现代分布在广西全省各地如桂林,荔浦,鹿寨,柳州,平乐,永福,南宁,百色等地一个庞大的家庭,而广东姓白的 也不少,除了南海,高鹤,台山,南雄等县,已迷失宗教信仰之外,尚存广州的有三枝“白”,有南阳堂自,善庆堂白,裕兴堂白等,各堂的祖先,对白氏的流传,似以未有考究,又借我写本文,时间又惚速,未及一一请问了解各堂情况,遗憾之至。

  而查我南阳堂(白)系与其它如陕西省扶风(马),宏农(杨),甘肃省陇西(李),山西省太原(王)等沿用秦代郡名作为堂名的南阳郡即今河南省南阳县,于(1982)往北京西安旅行, 路经河南省洛阳市,据当地穆斯林的讲述:现河南省南阳县有白姓穆斯林,及其他穆斯林的情况,因此,我就认为广州的白南阳堂很可能是从河南省南阳县而来。有关我们各堂白氏的来历及广东 南雄珠玑巷杀白氏的历史是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历史有关,希望各堂兄弟指正及布道。

  而我白氏是和马、穆、萨、艾、哈、沙、米、买等氏都是从阿拉伯传来的。

  其二,白姓回族,出自于易卜拉欣圣人的“卜”字音译,自回族创立以来并没有姓氏,多因皇帝赐姓或音译伊斯兰圣贤之名。

  回族白姓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白姓,其干净利索而著称,在伊斯兰的世界里白色和绿色尤为喜爱,所以白姓也是中国回族姓氏的“准回姓”。

  一个民族的发展经历风雨,一个姓氏的发展也要经历沧桑,传承1300多年的历史,白姓回族依旧遍布全国,繁衍生息,延续不断。

  白姓回族在风雨中坚强的生存,从单一到铺地式的发展;从流离、经商、从政、自然原因的迁移,回族白姓更加顽强。

  白集村的由来

  白集村,现属德州陵城区宋家镇。村内白姓1200多人,丁姓300多人,全系回族,均信奉伊斯兰教。

  据村内老人讲述白集村民来自于南京二郎岗,与上文所提“白氏祖籍为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相吻合。

  但据村碑记载,其先祖于山西汾阳洪洞县人,因四兄弟来此定居,故有“四大院”之称。

  其祖坟于村南,后人便叫“四大院坟。

  考查《沧州回史》,回族多于明燕王扫北而来,而多来自于南京二郎岗,经山西洪洞于此,可以粗略统计白集建村于明朝;二者根据回族坟墓按辈份依次排列,从村南老坟得到结论大约500年,也就是农历庚辰年,明武宗正德九年;(与1989年立碑铭记祖先之墓)第三,通过村内清真寺碑刻记载“白集村清真寺位于黄集乡北三华里坐落于本村。

  中间,占地三百平方米,本寺是一座保留至今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分前后俩殿,前殿历史已无证可查相传始建于明朝末年,距今约四百多年。

  其寺修建为当时工程极大,共修俩层,也就是说建村以后修建清真寺。

  后殿始建于一九三五年,距今八十年之久;”可以看出白集村应建于明朝年间。

  但据村内老人讲述其村西南有筛海坟一座,有元朝传教至白集村,无常后埋葬于此。可见白集村在明初时期已建。

  白集村的清真寺

  一个回族村子肯定离不开清真寺,以寺定居是回族人显著的特点,白集村也不例外。

  白集村清真寺始建于明朝中后期,清康熙年间、雍正年间等数次维修和扩建。原为上下俩层,当时距离12华里的宁津县均可看见清真寺之顶,后因日军侵华将上一层烧毁,于后期修葺重修。

  几百年来,古寺几经风雨,多次修缮。改革开放以后,各级政府对古寺备至关怀,进行全面修复,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规模进一步扩大。

  古寺有两进院落,占地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主体建筑大殿高26米,占地550平方米,殿内地面离地1米,用木板和地毯铺成,可容纳300人同时做礼拜。

  现寺内宗教活动有阿訇主持,现有海里凡5名,回族群众选举出清真寺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共有成员9人,负责清真寺日常事物。

  整座建筑为砖木结构,飞檐斗拱,塔楼高耸,兼具中国古典建筑与阿拉伯建筑之风格,史称“标异沧济”。

  清真寺为传统建筑,设大殿、副殿、浴室,讲经堂,庄严的寺门、豁亮的庭院、雄伟的大殿、清洁的浴室、南北讲堂。三进三院,建有楼、台、殿、堂。

  大门楼为砖木结构,灰色琉璃瓦盖顶,上饰龙、狮、麒麟等雕塑。大殿侧方北储藏间存放抬亡人的架子和流子,大门两侧各有一小掖门。

  大门前分列两个石狮和两个方形石料门蹲。门额悬有“清真寺”门匾。

  二门为油漆花窗的屏风门。二门内院,建有坐西朝东的礼拜大殿,高26米,面宽七间、进深九间,面积550平方米,可容300人作礼拜。

  大殿为砖木沙石结构,16根明柱,大理石柱基。上盖琉璃瓦,饰有鸟兽雕塑。

  大殿内门上悬“独一无二”“真主能知”一匾相互对应。

  殿内藻井天棚,素帐白幕。

  整个寺院布满槐树,花草显得格外清净、幽雅、肃穆,使来此者一进寺院门就充满敬慕之感。

  大殿有亨顶,高达三十五米左右。上面镶筑着各种色彩的琉璃瓦,顶子是风磨铜的,远远看上去,不仅气势宏伟,而且光彩夺目。

  无论是建筑外表或是内部的构造,都非常考究。

  进入大殿门厦,上悬“道为清真”“清真古教”“独一无二”等匾额。

  迎门墙壁和窑殿基石的精细雕刻也非常精美别致,环寺围绕龙凤图案栩栩如生。

  整个大殿内外的独特造型,标志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筛海坟

  陵县宋家镇白集筛海坟是方圆百里穆斯林群众心中的圣地,多年来,当地的回族群众以此而自豪。筛海坟位于白集村村西南200米处,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

  相传元朝时一位西域大将军来白集一带宣扬伊斯兰教,他为人乐善好施,宣扬伊斯兰教中“教人行善,止人做歹”的教义,深受当地及周边穆斯林及汉族群众的爱戴。

  大将军后来在白集村逝世,因其在穆民心目中地位极高,所以后人用伊斯兰教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的称呼“筛海”来命名。

  筛海坟在原德平县(今陵县、临邑县)一带极负盛名,在群众中间流传着许多筛海显灵佑护百姓的传说。

  相传抗日战争期间,一群日本兵闯进白集村烧杀抢夺,日本兵想要烧毁白集村最古老的建筑物——建于明朝的清真寺。

  当他们要点燃浇满油的清真寺时,清真寺顶出现了一位手拿甩子的穆斯林长者,他用甩子轻轻一挥,火苗顿时熄灭。

  见此情景,日本兵扔下火把仓皇逃跑。

  当地百姓说,这是筛海老人家显灵保护了群众。

  在当地筛海显灵佑护群众,造福百姓的传说不胜枚举。

  清同治年间,今陵县一带大旱,各地百姓纷纷求雨。按当地回族百姓的习俗,求雨必须由德高望重的阿訇主持。

  于是白集村百姓在本村回阿訇的带领下,在筛海坟上举行了隆重的求雨仪式。

  全体百姓在回阿訇的带领下,在筛海坟前面朝着西方圣地麦加叩拜。

  求雨仪式后没多久,当地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旱情解除了,百姓们都说筛海老人家显灵救助了百姓。

  筛海坟的西侧有一个小坟墓,这个小坟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据传说,明末白集村来了一个大阿訇(因年代久远姓名人们已经遗忘),他在白集村一直待了40多年。

  他在白集村听说了筛海坟的各种传说,被筛海老人家的行为打动,立志向他老人家学习。作为阿訇,他弘扬教义、乐善好施,把自己的收入——乜帖全部施舍给百姓,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他在世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无常(回族对死亡的叫法)后能安葬在筛海老人家的身旁,因为德高望重,在他去世后,白集村百姓帮他实现了愿望——把他安葬在了筛海坟旁,所以形成了今天筛海坟一大一小两个坟墓的景观。

  千百年来,因筛海坟的悠久历史和动人传说使其盛名远播,每逢穆斯林节日周边的穆斯林群众都会去筛海坟怀念这位穆斯林心中的圣人并祈求筛海的佑护。

  每年正月初二,前来筛海坟怀念筛海的穆民群众络绎不绝。

  鉴于筛海坟的盛名,历年来,白集村群众非常重视对筛海坟的保护。

  2007年,在白集村委会和清真寺管委会的倡议下,本村群众和周围村庄的穆斯林群众积极捐款,重新修缮筛海坟。

  现在,筛海坟已形成一个庄严神圣、古木参天、占地近千平方米的圣地。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威海市文登谭姓字辈

2 3
文登谭姓,祖籍小云南乌撒卫,迁居莱阳,后由莱阳宋格庄徙居谭家口、南七口、三瓣石谭家庵等地。 [ 阅读全文 ]
3 

图说寺院中的幡与幢

2 1
“幡”,是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用来象征佛菩萨的威德;幢是佛教道场庄严的供养具之一,由长筒形状的绢布绸缎制成,上绣经文或罗汉像。 [ 阅读全文 ]
1 

掌故:通天家谱的秘密,为什么孔家比孟家高三辈?

2 18
孔姓从第 61派、 颜姓第 62派、曾姓第63派、孟姓从第64派启用“宏”字辈;也就是说,同一个字,孔家要比颜家高一辈,比曾家高两辈,比孟家高三辈。 [ 阅读全文 ]
18 

探访上海老房子(3):黄金荣与黄公馆

2 25
黄金荣的黑道人生充满了传奇性,我们了解他,走近他,既是一种消遣,也是一种思考。 [ 阅读全文 ]
25 

阮氏字辈排行汇编

2 3
阮姓人口约有81万,排在全国第一百六十二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5%。 [ 阅读全文 ]
3 

袁世凯上台:蓝天蔚被迫离开大连留洋

2 1
蓝天蔚亲身前往大连民政署,拜访民政署长相贺照乡。他不失礼节地劝告日本殖民政府保持中立,不要干涉中国的革命。 [ 阅读全文 ]
1 

千字文: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2 4
晋楚更霸——晋国楚国更换霸主地位。赵魏困横——秦国使用“连横”破了赵魏的“合纵”,所以赵魏困于连横。 [ 阅读全文 ]
4 

一套《水浒》小人书能换奔驰CLA

2 5
目前,这套《水浒》连环画存世稀少,成套品相达9品以上,价值30万左右,相当于一辆奔驰CLA的价格。 [ 阅读全文 ]
5 

湛江雷阳谢氏宗亲祭祖: 朝拜晋太傅谢安之母圣地

2 27
谢氏陵园座落在湛江市太平镇白鸽山,始建于晋代(距今1570多年),内有谢安的母亲庄太君、其曾孙来雷开基的第一始祖谢琨公以及其夫人陈氏的陵墓 [ 阅读全文 ]
27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1 1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1 

坏人的“坏”姓源自两座山

1 22
坏姓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坏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 阅读全文 ]
22 

宇文后裔在烟台——凝望宇氏祠堂

1 17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办事处刘家埠村,因旧村改造,房屋经拆迁后已所剩无几,仅在村北留存了一栋祠堂,这便是宇氏祠堂。 [ 阅读全文 ]
17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1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1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甘肃永泰古城:掩映在历史尘烟中400年的龟城

1 7
永泰城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的长城沿线要塞。 [ 阅读全文 ]
7 

旅顺地理:万忠墓纪念馆用现代科技再现日本侵略者罪行

1 21
旅顺万忠墓已成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 阅读全文 ]
21 

杲姓源自忠勇英雄颜杲卿

1 14
在杲姓人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杲姓源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叔伯兄弟颜杲卿。 [ 阅读全文 ]
14 

大连毛茔子夏姓

1 4
毛茔子是夏姓的“天下”。 [ 阅读全文 ]
4 

烟台老地图,穿越百年时光

1 5
烟台的八张老地图,可以触摸历史,穿越百年时光。 [ 阅读全文 ]
5 

大连那些事:山麻楂(山蚂蚱)是“山苜(mù)楂”转音

1 6
山麻楂是何物呢? 山麻楂源自“山苜(mù)楂”,转音读成“山麻楂(山蚂蚱)”。 [ 阅读全文 ]
6 

兰陵操姓起源考:消失的皇族,误传千年的姓氏历史

1 2
中华操姓是萧顺之文帝十个儿子子孙走散后的“聚合体”。 [ 阅读全文 ]
2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宗族排行

2020-10-29
浏览:33 评论:0 收藏:0
2020-10-16
浏览:78 评论:0 收藏:0
2020-10-15
浏览:119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122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152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74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