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族资讯 >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2020年11月23日
文章来源: 

  徐州市睢宁县乡间,有些村民房屋门头上镌刻着“三山堂”字样。不明所以的人可能以为这仅仅只是个装饰,了解情况的人就能知到这户人家是三山堂子孙后代。

  在苏北、皖北很多县市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三山堂张赵宋三姓一家,姓外人不外,三姓共用一个堂号——三山堂。

  这里说的,就是三姓一家的故事。

  宋姓起源商,始祖“启”

  宋姓,全国人口超过1000万。唐代林宝著《元和姓纂·卷八》载:宋,子姓,殷王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王封于宋,传国36世,至君偃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宋姓始祖启,是殷商王朝帝乙的长子,纣王帝辛的庶兄。启为子爵,封于微,故世称微子启。微子启与比干、箕子,被孔子尊为“殷之三仁”,启居首。商亡后,周成王作《微子之命》,封微子为上公,建宋国,定都商丘。

  宋氏历来有“商宋一谱,宋孔一宗,宋没二宋,天下一家”之说。笔者小时候,家里长辈就经常耳提面命:要记住啊,天下宋氏是一家。等到长大后,读书、求学、供职他乡,回首再审视长辈们的教诲,这才发现,那些话也不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据了解,宋氏有一支是宋朝赵姓皇室改姓的,《皇明异典述》还有洪武皇帝为元朝蒙古族归降的战俘赐姓宋的记载,在扬州高邮也有一支宋氏,为蒙古族赐姓。

  睢宁三山堂张、赵、宋三姓本来是一家

  1989年3月出版的《睢宁县民间文学集成》选登了《张赵宋三姓一家》的故事:唐末宋初,三姓始祖带着三个儿子避战乱,逃难来到睢宁官山,因被贼兵追杀,危急时刻命儿子各自逃生。大儿子逃到张山停下来,二儿子逃到赵山躲起来,三儿子腿脚灵便,跑得最远,逃到了宋山。三个儿子指山为姓,子孙后代后来统一意见,把堂号定为三山堂。

  安徽泗县关于三山堂的由来也有一个故事,与睢宁县的说法大同小异:三姓的老祖先原是京城达官贵人,不知道是什么年月、因为什么,老祖带着一家人逃难,后来老祖看前无钱粮,后有追兵,于是命三个儿子隐姓埋名,四散逃命。三个儿子逃到睢宁官山西南,依山而居,遂指山为姓,长子姓张、次子姓赵、三子姓宋,后来三姓门户壮大,在续家谱的时候就统一使用三山堂为堂号,告诉子孙后代三姓本是同根,三姓都以本家相称。

  光绪十二年(1886年)刻本《睢宁县志稿》总采丁显(字西圃)是山阳(今淮安)举人,他自光绪六年(1880年)起一直担任训导或县学教谕。志稿中收录丁显撰写的《游睢宁诸山记》,文章中提到张山、赵山、宋山时,写有:昔元宗室兄弟三人来此隐居,指山为姓,即在其间。宗室兄弟一说容下文探讨,但是三兄弟指山为姓,言之凿凿,可成定论。

  利贞二公隐居江苏形成三山堂

  按照1995年修订的《三山堂宋张赵族谱》所载,张赵宋三姓以16世宋俊德为首,团结一众族人,行程二万,历时三载,跋涉四省,抱民国四修《宋氏族谱》(张、赵保存老谱残缺不全)赶赴河南商丘“认祖归宗”。经过数次往返、反复考证,商丘古宋氏族谱统一理事会确认“65世祖利、贞二公隐居江苏山区一带,形成三山堂”。

  三山堂源出宋氏,主要依据是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遂分姓。一为张氏祖,一为赵氏祖,虽异姓而实为一脉,此著姓之由也。这段话很清晰地解释了睢宁三山堂的由来。

  族谱记载,商丘古宋氏第64世宋都,元末兵马大元帅,《宋史》《元史》均提及此人。宋都有四个儿子,名为元、亨、利、贞,四公在族谱中尊为“四阁老”。元祖曾任巡察都御史,元朝末年迁入山东巨野;亨祖任元顺宗时兵部尚书,明朝洪武元年抱谱回商丘守祖坟;利、贞二祖官职不祥。贞祖为睢宁三山堂始祖,因得罪奸臣被害,贞祖三个儿子待钢、待铜、待银,即为分姓始祖。后来,利祖也带着一个儿子来到睢宁定居。

  据商丘出土的康熙十五年(1676年)《亨祖墓碑志》所载,商丘宋氏迁居山东莱州府掖县的一支,至元朝显昌焉,元、亨、利、贞兄弟四人皆受朝职。二门讳亨,仕元顺宗,官至兵部尚书。年老辞职归家,至明太祖洪武元年抱谱仍归商丘守祖。

  商丘市文博研究员郭久理先生长期关注宋氏文化研究,上世纪90年代多次到山东、江苏、福建、河北寻找、查证宋氏老谱,他论证“天下姓源为商宋之本”,整理出《商丘古宋氏族谱》,并为族谱写了一篇序言。序言中说:周武王封微子启于商建立宋国,宋氏传至64世宋都 进入元朝末期,“因兵灾水患牒谱失传,宋氏族人各祀先祖”。他考证“孔宋一家,皆出于宋国宋氏之祖也”。

  郭久理先生曾给睢宁五修族谱题词:利贞支系,睢宁官山。

  三山堂族人珍藏一份康熙时期的圣旨

  1919年四修的《宋氏族谱》是一份统谱,“合族姓之亲疏远近,联为一气结为一体”,把今邳州、睢宁宋氏合于一谱,并且规定三山堂字辈十六字:文履金式,以德之庆,崇峰峻岭,茂林修竹。但是,宋待铜既非民间传说的老三,也不是家谱序言中的老大,而是宋贞的第二个儿子。二修族谱中说三兄弟因赋役繁重改姓,大约是为了尊者讳的缘故,四修、五修族谱沿袭了这一说法。五修族谱的贡献在于,接续商丘古宋氏族谱。今年,六修族谱在清明节前可以印刷完成。

  笔者是睢宁县三山堂庆字辈,为第18世、古宋氏第82世。

  三山堂宋氏于元末明初至今,已经繁衍生息六百余年。五修族谱尊待利(一名山)、贞为迁入睢宁一世祖,其陵墓原在官山镇张山之巅,后因开矿,迁葬于赵山西麓。三山堂子孙后代开枝散叶,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族众超过3万人,除睢宁外,广泛分布于邳州、铜山、宿迁、泗洪、灵璧、泗县、蚌埠、合肥、南京以及山东、新疆、内蒙、台湾、黑龙江、广东、上海等地。每年清明节,各地后裔均选派代表赶赴睢宁官山祭祖。

  1995年清明节,商丘古宋氏族谱统一理事会理事长宋信生(古宋氏90世)带队到睢宁官山,参加睢宁三氏宗亲祭祖大典,宣读《脉谊考证》。

  五修族谱收录姚集镇高党村宋以传珍藏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圣旨,殊为宝贵。圣旨长180厘米、宽40厘米,黄绫,书满汉两种文字并加盖皇帝御印。圣旨对宣武将军、山(阳)安(东)河营守备宋可凤去世的父母进行封典。

  宋可凤,字敬之,三山堂第11世。查《江南通志》,山安河营设于清康熙十七年,守备统率千总二人、把总四人,领步战兵、守兵千余人,驻防安东(今涟水)县城,主要修防山阳县、安东县黄河北岸堤工。封建社会,皇帝对臣属推广封赠,以示恩典,赐官员本身及其妻、父母、祖先官爵,存者称封,死者称赠。从圣旨内容上看,宋可凤父亲宋国泰、母亲苗氏当时已过世。守备一般是正五品武官,加封宣武将军是为从四品,所以宋可凤母亲赐赠为恭人。

  三山堂与古宋氏世系缘何悬殊10世?

  关注家谱过程中,与族中长辈以及睢宁、南京、灵璧、山东宗亲多有交流,但有一些谜团始终萦绕。

  五修族谱显示,三山堂与商丘宋氏,世系悬殊达10世。

  三山堂五修谱中,不仅“式”字辈健在,在古宋世系中为78世,“以”字辈更是比比皆是,在古宋世系中为79世。查阅商丘古宋氏族谱以及山东微山周围宋氏支谱,几位纂修者却多为89世、90世,为何三山堂3000余年仅传80世?就式字辈而言,迁居睢宁600余年仅传14世,似乎也不能让人尽信。中间世系是否有讹漏?此一不解。

  光绪十二年《睢宁县志稿》总采丁显的文章中称,官山隐居的三兄弟为元宗室,元宗室只能是蒙古族人。

  为何古宋族谱中也没有特别的记录?反倒是考古的一块墓碑,给后人留下线索。例如宋亨,字咸庆,官拜兵部尚书。但又是什么样的大罪,让他身居高位而不能保护被杀害的兄弟?而且在族人传说中,都有对三兄弟追杀的说法。如果仅仅是改朝换代的缘故,一门二门为何能够独善其身?此二不解。

  关于宋都 的一点疑惑。古宋氏族谱64世宋都 《元史》有传:其父塔察儿,是蒙古一员名将。塔察儿一名倴盏,居官山。太祖伐金,塔察儿任行省兵马都元帅,是灭金的主力军队之一。宋都 为塔察儿二儿子。至元七年(1270年),赐金虎符,袭蒙古军万户。十二年(1275年),加昭毅大将军,受诏为隆兴出征都元帅,战无不胜,宋人莫当其锋。尽平江西十一城,又徇岭南、广东。宋亡,还师,未及论功卒。《宋史》作宋都带,蒙古万户,任江西都元帅。《新元史》作宋都台。上述历史中的宋都带、宋都台与族谱中的宋都 有何关联?此三不解。

  就历史文化传承,家谱历来与国史、地志并列,是第一手的资料,而且有些地方还能互相补正。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历史有时候像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些真相,就这样有意或无意间湮没于历史的长河,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热切期待与三山堂的宗亲们共同探求,并解开这些谜团。

编辑:jur
22 

今日关注

湛江雷阳谢氏宗亲祭祖: 朝拜晋太傅谢安之母圣地

41 27
谢氏陵园座落在湛江市太平镇白鸽山,始建于晋代(距今1570多年),内有谢安的母亲庄太君、其曾孙来雷开基的第一始祖谢琨公以及其夫人陈氏的陵墓 [ 阅读全文 ]
27 

基督教有哪些节日?

2 17
基督教有五大节日:圣诞节、复活节、受难节、圣灵降临节、感恩节。 [ 阅读全文 ]
17 

童第周与青岛

2 8
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人童第周1934年、1946年在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教书,1949年毅然回国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 [ 阅读全文 ]
8 

泉州石湖郭氏古墓群,本源是伊斯兰改姓

2 2
石湖郭氏古墓群,全称为明代石湖八甲郭氏古墓群,石狮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金钗山上。 [ 阅读全文 ]
2 

大连金州阎姓

2 18
在金州,姓阎的可是颇有名气,人才辈出,过去有“阎半城”之说,足以见得阎家的富庶和名气。 [ 阅读全文 ]
18 

明开国名将“傅友德”后裔在庄河

2 6
  考庄河傅光弼一脉谱系,他们的前五代字范与烟台福山傅彪支系2至5世字范完全一样。字范是先人怕后世失序特别规制的,是中华每一姓、每一支、每一堂固有的基因密码;五代字范无差异是傅友德、傅苍、傅彪一脉定居大连的最有力的历史证据。同时也是傅家庄由来的佐证。 [ 阅读全文 ]
6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1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二(贰)姓只有6000人!

1 5
二(贰)姓,读作èr,贰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全国人数6630人,北京人数不足10人,主要分布于安徽。 [ 阅读全文 ]
5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1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0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0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0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常遇春后人

0 14
南京审计大学教师常大清考证,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明代大将常遇春的后人。 [ 阅读全文 ]
14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

0 11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开展基督教茶文化建设。 [ 阅读全文 ]
11 

基督教的祈祷

0 2
祈祷分为个人祈祷和集体祈祷。 [ 阅读全文 ]
2 

京口王氏家谱被美国哥大收藏

0 1
主王心托人从美国影印回了失传多年的《京口王氏家乘》。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棒棰岛”海参获得NSFA级海参认证

0 3
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接到全球公共安全和健康组织NSFInternational发来的贺信,获得该组织颁发的首个A级海参认证。 [ 阅读全文 ]
3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0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贵州福泉市:世界现存最大的银杏树才800多岁

0 17
贵州福泉市黄丝村李家湾,一棵银杏树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粗壮的一株银杏树。 [ 阅读全文 ]
17 

扬州的夏氏祠堂内供奉着徐达牌位

0 1
扬州夏氏的始祖为夏机公,元末为朱元璋手下大将,后因战功封于祁沙(今广陵区头桥镇)。 [ 阅读全文 ]
1 

“嵇”姓起源引起争议 认为“嵇氏之先本姓奚”

0 3
嵇姓源自会稽奚姓,到了嵇康的父亲也就是嵇昭公这一代,因为避祸迁至谯郡。 [ 阅读全文 ]
3 

万家灯火

2020-11-10
浏览:17 评论:0 收藏:0
2020-10-21
浏览:7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93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2020-10-16
浏览:3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