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万家灯火 > 七旬奶奶将陈氏家谱藏于房梁 守护整整57年

七旬奶奶将陈氏家谱藏于房梁 守护整整57年

2020年10月20日
文章来源: 

  这两天,扬中市八桥镇幸福村的丁桂英奶奶有点忙,前不久刚刚晒过的家谱,晾凉了,要收好吊上房梁了。丁桂英今年77岁,她守着义德堂陈氏家谱已经有57年了。

  义德堂陈氏自宋朝开始修缮家谱,第一代祖先是抗金名臣陈康伯(距今约922年)。因战乱迁徙等多种因素,至明朝,这份家谱辗转被扬中的陈氏家族收藏,直到现在。

  丁桂英的公公陈道发是陈氏家族第二十七代子孙。57年前,新妇丁桂英跨入陈家门,陈道发郑重地将一个蓝底碎花家织布包袱交到她手里,包袱里是七十几本陈氏家谱。陈道发嘱咐她:“媳妇,这份家谱你要好好收着,以后是要一代一代传给子孙的。”丁桂英接下了这份意义重大的包袱,手掌中沉甸甸的分量让她明白,从此,她就要扛起守护陈氏家谱的责任了。

  为了防止家谱受潮或者被老鼠、虫蚁咬坏,丁桂英将家谱整理整齐,用家织布裹紧,系上绳子,吊在房梁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丁桂英每隔两三个月就要将包裹放下来,打开查看整理。每年夏天,她都会乘着大伏天,将家谱晒一晒,晒完了,还要放在家中晾几天,等纸张彻底凉了才能重新打包上梁。

  随着生活条件变好,丁桂英从土房子住到小平房,梁上吊家谱的习惯从不改变。再后来,小平房又换做结构全新的小楼房,没有露在外面的梁了,怎么办?丁桂英灵机一动,用一根竹竿系上粗粗的麻绳,吊在屋顶,再将家谱悬挂在竹竿上。一直以来,除了自己,丁桂英从不让旁人轻易接触家谱,别说附近邻居,就连家中孩子想看看都不行,“怕被弄坏了。”

  尽管丁桂英对待家谱小心再小心,但意外还是发生了。那是女儿出嫁前,家中请了一位泰兴的木匠师傅打造嫁妆。这位木匠师傅姓陈,再一详谈,居然是同一脉的。陈师傅得知丁桂英收藏了陈氏家谱,多次请求借看家谱,丁桂英考虑再三,被陈师傅的诚意打动,出借了近一半的家谱。陈师傅带着家谱回到泰兴,之后因通讯不畅等多方面原因,与丁桂英失联了,近一半的家谱也随之失去音讯。

  怀着巨大的遗憾,丁桂英仔仔细细重新整理了留下的42本家谱,小心翼翼包裹好吊起来收藏。“我没什么文化,也看不懂家谱,我只知道要收着它们、守着它们。”丁桂英说,她不懂家谱的内容,但长辈将这个责任传给她,她就必须守下去。前两年,丁桂英将有着近千年历史的陈氏家谱传给了两个儿子陈世章和陈世清,“传下去了,我也算完成自己的任务了。”虽说把家谱传给儿子了,但丁桂英仍然不放心,每到夏天,一定要帮着晒家谱。

  丁桂英的大儿子陈世章在仔细研究了家谱后,备受震撼,“一段段文字代表的都是与自己一脉相承的家人,可惜的是,家谱只记载到第二十八代‘永’字辈,1952年后出生的就没有记载了。”

  2017年底,扬中市民俗文化研究会成立,并确定了第一个研究课题——扬中百家姓氏探源。扬中市民俗文化研究会从零星资料中获知陈氏家谱的存在,找到陈世章,希望借阅老谱以供研究。最初,丁桂英坚决不同意外借,但陈世章告诉母亲,这样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传承家谱文化,她被说动了,终于首肯。陈氏家谱为扬中百家姓氏探源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扬中市民俗文化研究会借谱研究的同时,陈世章和叔叔陈永龙也开始着手修谱。“现存的家谱最新一次修缮还是1951年,我是第二十八代,但是已经没有记载了。陈家已经有了第三十二代,就连辈分都断了,再不修谱,陈氏这一脉就断了。”近一年来,陈永龙根据家谱记载的信息,走访了多名陈氏族人,包括前往泰兴石桥镇找到一位同辈份的老校长陈永宏,“我把家谱翻给老校长看,他就知道,咱们是一家人了,这可比身份证更可信啊。”目前,陈世章和陈永龙仍然在继续修谱工作,“准备花3年时间完成,但难度很大,希望能做好这件事情。”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山东沂水关顶刘氏考

6 9
查其《刘氏族谱》与穆陵关巡检档案,可知“关顶刘”为穆陵关守关将领之后。 [ 阅读全文 ]
9 

湛江雷阳谢氏宗亲祭祖: 朝拜晋太傅谢安之母圣地

4 27
谢氏陵园座落在湛江市太平镇白鸽山,始建于晋代(距今1570多年),内有谢安的母亲庄太君、其曾孙来雷开基的第一始祖谢琨公以及其夫人陈氏的陵墓 [ 阅读全文 ]
27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3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青岛历史百科全书:鲁海80岁时仍在写青岛

2 14
鲁海堪称“青岛历史的百科全书”,出版了《话说青岛》《青岛掌故》《青岛老楼故事》《青岛老街故事》《青岛老报故事》《青岛老校故事》《青岛老字号》《青岛与电影》《青岛与戏剧》《名人与青岛》《作家与青岛》等专著。 [ 阅读全文 ]
14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黄石乐氏是乐史后裔

2 17
黄石乐氏为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方志学家乐史的后裔。 [ 阅读全文 ]
17 

“四”姓是多民族姓氏,只存4000人

2 4
四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分布颇广,今云南泸水,广西灌阳,山西太原、长治、运城、临汾、朔州及吕梁地区均有。 [ 阅读全文 ]
4 

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监测及评估体系学术研讨会在岳阳召开

2 1
1月6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湖南理工学院及岳阳市文广新局承办的 “建立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监测及评估体系”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岳阳召开。 [ 阅读全文 ]
1 

大连火车站曾有毛主席像

2 6
大连火车站1935年至1937年建,是大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曾为1930年代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 阅读全文 ]
6 

中国牛姓字辈排行辑录

2 13
牛姓起源于宋微子之后裔牛父。 [ 阅读全文 ]
13 

焉得虎子的“焉”与鄢是一家

2 2
山东乳山是焉姓重镇。谈“焉”不离“鄢”,“焉”是“鄢”这个姓氏在历史过程中简化的结果。 [ 阅读全文 ]
2 

嵇康无后,由嵇喜曾孙嵇翰过继

2 2
晋孝武帝将嵇翰的孙子嵇旷封为弋阳侯,嵇旷一脉被皇家钦定为嵇绍嗣。圣旨相当于国家最高宪法,也就是说当时以最高法的形式宣告嵇康无后。 [ 阅读全文 ]
2 

两岸谢氏血脉相连:福建铜砵村“五常堂”谢氏渊源简述

2 1
谢氏祠堂“五常堂”位于福建省东山县铜砵村,祠堂有两百多年历史,铜砵村“五常堂”谢氏于宋代末迁来,迁来时有谢氏兄弟三人,长房迁福建龙岩适中;二房先迁至福建漳浦赤湖乡龙头巷,于明世宗三十四年复迁诏安县五都铜砵社(今为东山县铜砵村),建祠堂称“五常堂”,这时又分敦本、敦敬、敦伦、世泽、燕翼五堂。 [ 阅读全文 ]
1 

十一世班禅大昭寺礼佛 开启回藏佛事和社会活动

1 3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8月3日来到拉萨大昭寺礼佛,并带领众僧诵经祈福。 [ 阅读全文 ]
3 

大连沿海地区市场上常见的鱼类

1 9
大连沿海地区市场上常见的鱼类有:鲅鱼、黑鱼、黄鱼、老板鱼、牙片鱼、黄花鱼。 [ 阅读全文 ]
9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将迁至花园口

1 11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经决定迁至花园口经济区。 [ 阅读全文 ]
11 

胶东人种构成

1 19
胶东半岛的居民外来移民很多。 [ 阅读全文 ]
19 

嵇姓另一来源发现:鲜卑“大利稽”改姓嵇与稽

1 2
大利稽(大利稽、大雒稽、大統稽),读音作dà lì jī,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族大利稽氏部落,属于以先祖氏族称谓为氏。 [ 阅读全文 ]
2 

白居易其实很痴情

1 1
白居易的“花心”是有名的,他一生交结艺妓极多,忆妓的诗当然也很多。 [ 阅读全文 ]
1 

阮氏字辈排行汇编

1 3
阮姓人口约有81万,排在全国第一百六十二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5%。 [ 阅读全文 ]
3 

鼠姓起源不同流

1 3
鼠族奔走齐国,寻求四贤之首的姜子牙保护,姜子牙将其安排在齐国与宋国交界处(今山东沂南苏村)定居,以图腾为志称鼠氏。唐朝西突厥阿史那部鼠尼施部落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 阅读全文 ]
3 

孙氏家谱山东乐安堂

1 13
孙氏族谱的研究多数在“文革”以后,现世存族谱多数起始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迁徙时期,即明朝永乐建帝前后,至今约600多年历史,民国期间的版本较多。 [ 阅读全文 ]
13 

甘肃永泰古城:掩映在历史尘烟中400年的龟城

1 7
永泰城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的长城沿线要塞。 [ 阅读全文 ]
7 

姓氏文化解疑:“山东民间打拐第一人”张群的“秘密日记”

1 4
山东关姓,主要集中在山东德州、聊城、山东与河南、江苏的交界处。 [ 阅读全文 ]
4 

烟台迟姓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迟家村

1 11
烟台的迟姓以福山区较多,福山的迟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 阅读全文 ]
11 

宰孔是为宰姓始祖

1 18
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大夫宰孔,周公之后,以官为姓。” [ 阅读全文 ]
18 

旅顺地理:万忠墓纪念馆用现代科技再现日本侵略者罪行

1 21
旅顺万忠墓已成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 阅读全文 ]
21 

大连毛茔子夏姓

1 4
毛茔子是夏姓的“天下”。 [ 阅读全文 ]
4 

烟台老地图,穿越百年时光

1 5
烟台的八张老地图,可以触摸历史,穿越百年时光。 [ 阅读全文 ]
5 

故事:司马迁后裔不姓司马

1 9
长门司马临支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次门司马观支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 [ 阅读全文 ]
9 

家谱

2020-11-24
浏览:364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27 评论:0 收藏:0
2020-11-23
浏览:130 评论:0 收藏:0
2020-11-20
浏览:1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9
浏览:38 评论:0 收藏:0
2020-11-13
浏览:24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