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青岛最美老房子,曾被称为凶宅

青岛最美老房子,曾被称为凶宅

2020年9月28日
作者: 
文章来源: 

  龙山路26号有一栋古老的德式建筑,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内部装饰华美。一百多年前这里是德国人的胶澳总督官邸,一百多年后这里是游人们来青必去的迎宾馆。数不清的达官贵人、国家元首曾下榻此地,饱览美景;又有多少普通人慕名前往,只为追寻历史的印记。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今天的《发现青岛》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这座历经百年风霜的老建筑。

  总督找来风水先生选址

  迎宾馆是胶澳总督楼旧址,因为胶澳总督一职类似于中国地方军队的最高武官提督,所以老青岛人又称其为提督楼,又因为楼体是用崂山特产花岗岩建造的,也有人称它为石头楼。迎宾馆位于如今的市南区龙山路26号,是一座砖石钢木混合结构的四层建筑,由德国高级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楼高30余米。这座典型的德国古堡始建于1905年,历时近三年,于1907年10月竣工,外部装饰有浮雕、雕塑,内部陈设、装潢也极其华丽,设计上更是特别注重安全防范,从外面任何角度都无法由窗户射击到总督卧室内。除了居室以外,还设有大小客厅、书房、大小宴会厅、室内花园等。

  建造总督楼的人是奥斯卡·冯·托尔柏尔(又译为特鲁泊),作为时任胶澳总督此前他一直居住在汇泉湾别墅区的一座木质建筑里,据《胶州地区发展备忘录》记载,那是1898年10月至1899年10月间“一个由德国运来青岛的,可以拆卸的木板房”,托尔柏尔显然对这座简陋的木质建筑不太满意。“身为任期最长的德国胶澳总督,托尔柏尔向往一座堪比香港总督官邸的心情可以理解。”青岛市档案馆编研处处长孙保锋在《青岛:百年传奇迎宾馆》一文中就曾提到托尔柏尔建造新官邸的原因,一方面这座临时官邸的木质结构本身存在隐患,而且过于简陋,甚至还比不上上海犹太富豪们的私家别墅;一方面,身染伤寒的上任总督叶世克就是在这里病逝,这令托尔柏尔总感到郁郁不快。1902年来访的山东巡抚周馥因为看到临时官邸入口处的十字架,深感不安,认为这种“不吉”符号不该装到住宅,也许更加坚定了他迁离这座看似四处透风飘摇不定的宅邸的决心。

  据史料记载,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总督官邸与总督府办公大楼是设计在一起的,即建筑的前半部分用于办公,后半部分用于起居。但后来因为没有足够的土地,很难将办公室、会客室、起居室有效地结合,再加上总督个人的反对,致使这个既经济又实用的方案搁置了下来。直到1905年10月,经过重新选址的总督官邸才在信号山东麓动工。传说,为了官邸选址,托尔柏尔还专门请了一位风水先生,寻来寻去最终找到了信号山下的这块宝地。

  华丽堪称小皇宫

  传说迎宾馆是德国设计师按照德国柏林皇宫建筑图纸的原样缩小10倍建造的,尽管对外公布的造价是45万马克,但有传言说,实际耗资已过百万。一位曾经亲临官邸的英国作家这样描述:“建筑的内部同样引人入胜,总共有15个房间,天花板有3米高,还有100多盏铜制灯,众多的壁炉,房间没有一个重样的,所有的家具均从德国进口……”当年在迎宾馆建造时对于工艺要求极为苛刻,前后有4家青岛公司承接施工,都因技术要求太高而被淘汰。听青岛老一辈人说,当时的木工制作护墙板、门窗等,只要德国监工在接缝上能插上刮脸的刀片,就算不合格,要用斧子砍去重新制作。至今一个多世纪,整个建筑内没有一件木制家具因质量问题出现裂缝和变形。建造用的钢材出自德国克虏伯公司,饱经百年风雨从来没有生锈,特别烧制的砖瓦则来自捷成洋行的窑厂,立面则由优质崂山花岗石砌筑。在这样严格的标准下盖出来的总督楼在各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当时香港、澳门的总督官邸。

  1908年,托尔柏尔搬入了这座让其引以为豪的官邸,并开始在这里接待来自大洋彼岸的德国宾客。总督府邸豪华堪比小皇宫的消息很快就传回德国本土,托尔柏尔的麻烦也随之而来了。1936年出版的《青岛漫游》一书中就曾记载:“德国某提督居此,但未几就被国会弹劾去职,罪状即为此屋穷极奢华,耗费国币。”事实上,建造迎宾馆的巨额耗费的确给托尔柏尔惹上了麻烦,但他也不像坊间传说的那样,豪宅还没住上几天就被免了职。据留存史料显示,托尔柏尔是1911年才离开青岛的,而上个世纪90年代德国人曾送给迎宾馆一幅托尔柏尔的画像及文字说明,其中记述他“于1898年被任命为胶澳地区野战军的指挥官,并自1911年作为胶澳总督,达到保护地的鼎盛时期,于1911年退休。”由此可见,托尔柏尔的离开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退休回了德国,并不是被免职。但因为建造费用超标,建筑总监施特拉塞尔不得不回国面对德国皇家总会计署的质询,他本人的解释是:“由于时间紧迫,无法准确预算具体的建造费用,所以会导致造价提高。”

  袁树勋在“金色大厅”为德国总督授勋

  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坐镇济南府的山东巡抚似乎和青岛的德国总督就一直没有任何交集,直到1902年,周馥作为第一个与德国总督打交道的清朝官员来到青岛,当时接待他的正是刚上任不久的托尔柏尔。而时隔六年后,1908年10月时任山东巡抚袁树勋则成为了第一位走进总督官邸的中国高官。

  袁树勋的这次到访并不是为了恭贺托尔柏尔的乔迁之喜,而是带着清政府的政治任务来的。“这一年的10月20日,袁树勋来青岛访问,是托尔柏尔到车站迎接的,并在总督楼设宴款待。”在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的眼中,袁树勋此行的目的着实可笑,他是代表自欺欺人的清政府来向殖民者授勋来了,就在迎宾馆一楼著名的金色大厅内,袁树勋亲手为托尔柏尔戴上了一等双龙三级勋章。

  说完了与迎宾馆有关的清廷第一人,再来看看与迎宾馆有缘的民国第一人。1912年9月28日,孙中山先生踏上了青岛的土地,并于当天下午前往总督官邸拜访。此时的德国总督已经是托尔柏尔的继任者阿尔弗莱德·梅耶·瓦德克,他也是住在迎宾馆的最后一任德国总督。虽然孙中山只在楼里停留了15分钟,却意义非凡。据瓦德克后来给德国海军部的报告称,孙中山先生“在谈话中未涉及政治问题和当前的中国局势,孙博士在整个用英语进行的谈话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克制,只限于回答我提出的问题”。随后不久,瓦德克到中山先生一行下榻的海滨饭店进行了回访。在这次回访中,中山先生肯定了青岛14年的发展,尤其是造林、港口、道路设施和房屋“给他留下特别印象”,他对德国的教育事业尤其赞赏。

  豪华城堡曾被称为凶宅

  瓦德克总督一直在这里住到1914年11月,此后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总督楼成为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官邸。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日本最后一任守备司令官由比光卫从这里撤走。从1923年开始,这里成为胶澳商埠督办的官邸。

  德国人离开后,总督楼的主人走马灯一样更换着,但这些主人的运气似乎都不太好,据说有位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在这里住了半年就死了,后来胶东护军使毕庶澄住进总督楼,也交上了霉运。“1925年,毕庶澄带着一妻四妾住进了总督楼;1926年毕庶澄升任海军总长,北伐军北上,毕庶澄进驻上海却临阵脱逃跑了回来,后来就被枪决了。他这一死,他的一位姨太太就在官邸跳楼自杀了,再后来曾住在这里的张宗昌也遭到了枪杀。”鲁海说,一时间这栋昔日代表无上荣耀的豪华宅邸,一下子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凶宅”。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后,此处成为历任青岛市市长的官邸。而曾在这里居住过的陈中浮、马福祥等人或毁身或病死,无一幸免,就算是当年姚作宾只是在此短住,也被罢了官。1930年,当局认为提督楼的叫法已然名不符实,于是改为“市长官舍”。1932年,沈鸿烈正式出任青岛市长,虽然也曾在此处短住,但很快就搬进了观海一路8号的新居,只将此处用来招待宾客。1934年,在沈鸿烈的倡导下,市长官舍更名为“迎宾馆”,从此结束了这栋华屋近30年的官邸生涯。沈鸿烈还亲笔题写了“迎宾馆”三个字,悬挂于门前。

  “其实当年沈鸿烈还在迎宾馆给青岛人做了一件好事!”鲁海先生介绍,在1934年前后,为了能提高青岛的学术氛围,沈鸿烈曾面向全国发出邀请,希望日后有更多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可以在迎宾馆举行。“沈鸿烈曾说但凡有学术会议在迎宾馆举行场地费用全免,而且他会以个人名义在迎宾馆宴请各位专家,同时以市政府的名义请专家们一起去游览崂山,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每举行一次会议,主办方就要派出一名专家在青岛举办一场相关专业的学术讲座。”据鲁海先生回忆,沈鸿烈的这个邀请发出之后效果明显,1934年前后在青岛举行的学术性会议特别多。而沈鸿烈亲手所题的牌匾,也一直挂到了解放前夕,“那字牌本来是镶在迎宾馆正门旁边,解放后就把他写的字取下来了,现在迎宾馆门口的题字,是青岛一位名叫杨北荣的书法家写的。”鲁海说。

  从总督官邸到市长官舍,再到接待贵宾专用的场所,迎宾馆一直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但在1943年青岛国际俱乐部迁至此处,却有一户普通的青岛人家有幸住了进去。这家的男主人是时任青岛国际俱乐部中方主管鲁寿山,而他的儿子正是青岛著名的文史专家鲁海。在时隔七十年后,这位八旬老人回忆起在迎宾馆居住时的生活细节,依然历历在目。

  汪精卫曾在此避开暗杀

  “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蒋介石的军队节节溃退,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和周佛海等公开投敌成了大汉奸。1940年1月,日本为了在中国成立一个汉奸政府,在青岛迎宾馆召集全国各地汉奸开会。日本华北侵略军扶植的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主席王克敏、日本海军部扶植的伪南京“维新政府”头子汪精卫、梁鸿志、周佛海等到会,会议确定了成立以汪精卫为首的伪“中央政府”,以“反共亲日和平”为宗旨,公开投降日本。

  “汪精卫一生曾躲过三次暗杀,第一次是在河内,第二次在上海,这第三次就是在青岛迎宾馆。”鲁海介绍,早在“汪伪青岛会谈”举行之前,蒋介石就收到了消息,他令军统暗杀汪精卫和周佛海。会议前期,汪精卫来到青岛,得知暗杀消息后他的特工总部主任李士群买通了蒋介石派来的特工,制造了假情报说会议会在齐燕会馆召开。随后收到假情报的杀手们伪装成服务员混入齐燕会馆,但却发现汪精卫根本不在这里,而此时汪精卫正藏身于被警卫围成了“铁桶”的迎宾馆内。

  国际俱乐部的独家回忆

  “国际俱乐部原本位于中山路1号,始于1923年,总干事一直是英国人,我的父亲在这里担任总务部主任,但平时大家都叫他鲁总管。”鲁海介绍,1941年12月,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与英美开战,中山路上的俱乐部旧址被日本人收归军用,1943年国际俱乐部迁至迎宾馆,而此时俱乐部的总干事也改由日本人担任。

  “当时迎宾馆里就住了我们两家人,日本总干事一家住在二楼总督的房间,我们家住在地上层,现在迎宾馆正门北侧带三个窗子的房间就是我们住的地方。他们家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孩比我小两岁,男孩更小一些,我们三个孩子经常在一起玩。”搬进迎宾馆那年鲁海只有11岁,这座华丽的宫殿在他的眼中是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地方。“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当时在青的英、美人士大多被关进了潍县的集中营,日本人又有自己的居留民团,一般也不来俱乐部,跟过去在中山路上的热闹相比,俱乐部此时的生意清淡了很多,只是偶尔会有德国人、意大利人来这里吃吃饭。”门可罗雀的生意让父亲发愁,却成全了年幼的儿子,鲁海回忆当年自己每天三四点钟放学后,都会在迎宾馆一楼的餐厅写作业,除了日本总干事的居所,可以任意出入这栋楼上的每一个房间。“在迎宾馆大厅正对着门的地方有一个彩色玻璃的圆窗,从大厅往里看什么也看不见,但从里往外看就能十分清晰地观察到进门者的一举一动,这是当年为了保护总督安全设计的,那时候我很喜欢躲在窥视窗后面。”鲁海回忆那时候屋里的水晶吊灯、象牙钢琴、丝绒沙发、德式家具,甚至连雕刻着精致花纹的暖气片都曾是自己的研究对象。

  “那时候的迎宾馆是没有围墙的,周围遍布树林。在距离主楼几百米的地方还有一个马厩,当年我们住进来的时候那里已经被改建成了民居。”鲁海说在迎宾馆初建时,汽车还没有发明,总督是要骑马出行的,所以在迎宾馆北侧配备了一个大型的马厩,马厩是一栋二层的楼房,面积很大,一楼养马,楼上则是马夫休息和存放饲料的地方。汽车发明后,这里无需再养马,于是就将这座大马厩改造成了格子间,分配给一些穷人来住。“我记得那里面住了大概有两百人,每天许多孩子在周围玩耍,妇女们洗好的衣服都晾在马厩前的空地上。”虽然同住的只有日本总干事一家人,可鲁海说实际上自己当年还有很多邻居,但很可惜这座建造精美的马厩已经于1980年拆除,如今这里盖上了真正的民宅。

  日本投降那年迎宾馆的铁树开花了

  据鲁海回忆,当年青岛国际俱乐部的营业时间是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但是1944年开始,时常会有美国飞机经过青岛上空,后来各家各户就接到通知晚上窗户里不能透出亮光,于是俱乐部晚上就停止营业了。随着局势的紧张,每况愈下的除了俱乐部的营业额,还有日本总干事的脸色。

  “日本人宣布投降时青岛的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这个消息,因为在青岛的日本驻军还没有撤离,但那时候日本人自己心里已经有数了。”鲁海回忆,那时候每天俱乐部营业之前父亲都会上楼跟日本总干事碰个面,商讨一下当天的工作事宜。1945年8月15日的那天早上,父亲照常上楼,看到房门虚掩着,刚要敲门进去,却从门缝里看到了让他吃惊的一幕。“日本总干事一家四口全都跪在地上,面色凝重,收音机里播放着日文广播。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这时候进去一定不合时宜,于是父亲就退了出来。直到当天晚上,日本总干事找到父亲,说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投降,说这话时他的情绪十分低落。”没过多久,日本总干事一家就搬离迎宾馆回日本去了,临走时还送给鲁家两床被面,这两床人造丝的被面鲁母一直用了多年。

  更为神奇的是,就在日本投降这一年的夏天,迎宾馆院内两株一人多高的铁树居然同时开花了,花谢后还结出了果实。“那果子就像花生仁大小,没有什么特殊气味,我还专门带了几颗去学校给教植物课的老师看,想问问他是不是能吃,可是人家都说铁树千年开花,老师当然也从来没见过这个,所以也说不上来。”鲁海说那时候差不多是六月份,当时父亲就对他说这铁树突然开花说不定有什么寓意,结果没过多久日本就投降了。

  日本人走后,鲁寿山临时代管打理国际俱乐部的日常事务。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的青岛首任市长李先良在这里宴请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谢勃尔少将,这一次宴会也成了鲁海对迎宾馆最后的记忆。“1938年国民党撤退的时候我只有五六岁,所以听说市长要来非常好奇。我记得那天父亲也非常高兴,他特别换上了一身中式长衫,感觉非常正式,其实那时候他已经多年不做摆台服务工作了,但是那天的晚宴是他亲自上阵,带领服务人员招待市长和少将。”

  抗战胜利后,国际俱乐部迁回了中山路,一家人也随之搬出了迎宾馆。在梳理住在迎宾馆两年的记忆时,鲁海还爆出了一条“八卦”。“那是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陈公博继任汉奸政府主席,来青岛视察,一共在迎宾馆住了两天,四周戒备森严,连我放学回家都要接受盘查。陈公博当时住在楼上,他走后父亲上去收拾房间,却发现了满屋子都是从上海带来的八卦小报,上面都是明星们的八卦新闻,父亲还把这些小报拿了回来,我看了好长时间。”鲁海笑着说,没想到伪国民政府的主席平时竟然爱看这些。

  毛泽东来迎宾馆住在一楼休息室

  抗战胜利,此楼从国际俱乐部变回迎宾馆,1947年蒋经国来青,就下榻此处。这一时期,迎宾馆还曾举办过美术展览,寻常百姓得以第一次走进这个昔日只接待贵宾的场所。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迎宾馆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友人的主要场所。

  据《青岛文物与名胜保护纪实》一书中记载,1957年7月12日,毛泽东及夫人江青乘专机降落在流亭军用机场,随行人员有陈伯达、田家英、叶子龙等,至8月11日离开前,毛主席一直居住在迎宾馆。这期间,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先后来到青岛,在青期间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中央书记处会议等十次会议,其中在迎宾馆8次。

  毛泽东没有住进楼上最好的总督房间,而是住在一楼的休息室内。当时的服务员赵学生、姜恩朴回忆:“毛主席住的房间非常简朴,一张很普通的大木板床,是在青岛木器一厂定做的。当时,青岛市委书记接南京的长途电话,说主席不睡软床,就把准备的软床撤了,换了个硬木板床;因主席个子高,床尾加了一个脚凳。一张很普通的写字台,上面垫了一床毯子,毯子上铺了一个白桌布。一个铺着台布的长条桌供放书用,一个橱子,里面放着各种书。毛主席在青又读了《聊斋志异》、《古诗源》,这两本书是从青岛图书馆借的。”据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爱吃嫩玉米棒子、红根菠菜,一顿饭一般是六个小菜,但一定少不了小红辣椒。

  如今参观迎宾馆的游客还能在展厅里看到一架名贵的三角钢琴,这架1876年德国制造的老钢琴琴键全部是由象牙制成,据说当年江青住在这里时就曾弹过此琴,所以它在“文革”期间才会幸免于难。实际上,迎宾馆在“文革”期间也遭受过破坏,但并不严重。有当时的工作人员回忆,196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20多人来到迎宾馆“破四旧”,他们没损坏什么东西,也没敢进毛主席住过的房间,只是被眼前的豪华惊呆了,楼上楼下看了个遍。然后把写着“砸”、“烧”等字样的大字报放在或挂在他们认为是“四旧”的东西上。迎宾馆的领导当时很紧张,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市委指示,要砸、烧什么需由房产局的同志定。接着房产局的同志来了,他们就把一进门楼梯两侧墙上的一对人物头像锯掉了,其他地方基本没动。为了保护地毯、沙发等,也都放到阁楼上保存起来了。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迎宾馆作为青岛国宾馆一直是完全封闭状态,馆里仅住过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林彪和陈云、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等。1999年5月1日,迎宾馆经过全面整修后,作为博物馆式的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湛江雷阳谢氏宗亲祭祖: 朝拜晋太傅谢安之母圣地

1 27
谢氏陵园座落在湛江市太平镇白鸽山,始建于晋代(距今1570多年),内有谢安的母亲庄太君、其曾孙来雷开基的第一始祖谢琨公以及其夫人陈氏的陵墓 [ 阅读全文 ]
27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0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0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0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常遇春后人

0 14
南京审计大学教师常大清考证,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明代大将常遇春的后人。 [ 阅读全文 ]
14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

0 11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开展基督教茶文化建设。 [ 阅读全文 ]
11 

基督教的祈祷

0 2
祈祷分为个人祈祷和集体祈祷。 [ 阅读全文 ]
2 

京口王氏家谱被美国哥大收藏

0 1
主王心托人从美国影印回了失传多年的《京口王氏家乘》。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棒棰岛”海参获得NSFA级海参认证

0 3
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接到全球公共安全和健康组织NSFInternational发来的贺信,获得该组织颁发的首个A级海参认证。 [ 阅读全文 ]
3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0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贵州福泉市:世界现存最大的银杏树才800多岁

0 17
贵州福泉市黄丝村李家湾,一棵银杏树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粗壮的一株银杏树。 [ 阅读全文 ]
17 

扬州的夏氏祠堂内供奉着徐达牌位

0 1
扬州夏氏的始祖为夏机公,元末为朱元璋手下大将,后因战功封于祁沙(今广陵区头桥镇)。 [ 阅读全文 ]
1 

“嵇”姓起源引起争议 认为“嵇氏之先本姓奚”

0 3
嵇姓源自会稽奚姓,到了嵇康的父亲也就是嵇昭公这一代,因为避祸迁至谯郡。 [ 阅读全文 ]
3 

烟台老房子:揭开烟台山上“德国领事馆”的神秘面纱

0 2
据《山东省志·外事志》《芝罘区志》记载,“德国领事馆于1890年将馆址迁至烟台西领事路9号(烟台山西路15号)。 [ 阅读全文 ]
2 

寒衣节:让文明祭祀 成为行动自觉

0 4
祭奠先人,缅怀故人,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更是表达感恩之心、寄托心中哀思的一种方式,本身值得发扬和光大。不过,若在祭祀时仍沿用燃烧纸钱等陈规陋俗,不仅会污染环境,还极易引发火灾,危及城市安全。因此,越是到祭祀的节点,越要倡导文明祭祀,破旧俗,倡新风。 [ 阅读全文 ]
4 

寒衣节故事: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

0 15
传说,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的习俗,是由蔡伦的哥哥蔡莫首创的。 [ 阅读全文 ]
15 

移风易俗!“寒衣节”倡导八种文明祭祀方式

0 2
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的“寒衣节”,往年市民在祭扫时所焚烧的香蜡、纸钱等极易引起火灾,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现在不少市民都选择了以下低碳环保的文明祭扫方式来祭奠先人。 [ 阅读全文 ]
2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0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烟台六连冠:2020全国文明城市评选

0 20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烟台六连冠。 [ 阅读全文 ]
20 

寺院的山门为何也叫三门

0 26
三门含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的意思。 [ 阅读全文 ]
26 

为何蒋氏族谱记载经国不是老蒋的儿子

0 20
蒋经国出生后,经蒋介石同意,被他的奶奶在族谱上登记为瑞青的儿子(瑞青是蒋介石幼弟,夭折)。 [ 阅读全文 ]
20 

资源

2020-11-26
浏览:2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3
浏览:6 评论:0 收藏:0
2020-11-20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20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20-11-19
浏览:2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