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4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26位,人口近140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1%。葛姓在全国分布甚广,以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最为集中。其中葛姓的第一大省为江苏,大约占全国葛姓人口的18%。古今名人有葛天氏、葛伯、葛玄、葛洪、葛云飞、葛振林、葛优等。

葛姓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外文名Ge
主要分布地区江苏、安徽、河南、河北
姓氏名人葛天氏、葛伯、葛洪、葛云飞等
迁徙分布

  

  迁徙(钱文忠 百家讲坛)

  先秦时期,葛姓一直生活在华北地区,东迁山东,南入河南。秦汉时期,葛姓已经南下江苏江西、安徽。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板荡,战火连天,使得原居于河南之葛氏有迁江南者,而居句容之葛氏族人却一直长盛不衰,并有东晋葛洪为炼丹,携子侄至广州。此际至隋唐,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今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均有葛氏族人。

  唐、宋时期,葛姓继续南下,东部的浙江、西部的四川都有了葛姓的分布。

  宋朝时期,葛姓近18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3%,排在第七十九位。葛姓主要分布于河北、江苏,这两省的葛姓大约占葛姓总人口的55%,河北是葛姓的第一大省,约占葛姓人口的28%。其次分布在湖南、陕西、浙江、江西、河南、福建、四川等地。全国形成了以北方河北、东南江浙为中心的两大块葛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葛姓15万多,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排在第一百零三位。当时浙江、江苏为葛姓比较集中的地区,大约占葛姓总人口的48%。其次分布于甘肃、安徽、山东等地。浙江为葛姓第一大省,大约占葛姓总人口的27%。这一时期,葛姓人口的移动方向是东南和西北,最终形成了以东南江浙和西北甘肃为中心的葛姓聚集地。

姓氏来源

  源流一

  葛氏源于葛天氏,出自远古部落葛天氏族,属于以部落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远古时期,有个部落居葛地,以居邑名称为部族姓氏,称葛天氏。按史书记载,葛天氏起源非常古老,而且还在人文始祖伏羲氏之前。据传,葛天氏的后裔子孙在后来省文简化为单姓,称葛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最古老的葛氏之始。

  葛天氏下传四十二世至伯益之时,当时属于嬴姓之国。伯益帮大禹治水有功,禹想让位给伯益,伯益隐退,禹子启继位,封伯益长子大廉为诸侯伯爵国葛国国君,称葛伯并准其在古葛地(今河南省宁陵县周边)建葛国。据典籍《孟子·滕文公》中的记载:“汤居毫,与葛伯为邻。”司马迁《史记》记载:『商汤始居亳,与葛伯为邻,商征诸侯,葛伯不祀,商汤罚之』。商汤灭葛国和其他诸侯国并建立商朝后,商汤封葛伯后裔为商朝附庸国葛伯国。葛国被灭后,葛伯的后世子孙多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葛氏。

  周武王灭殷商后,在西周初期,又寻回葛伯后裔,封赐有葛国,为子爵,这是葛伯国第二次被灭。周桓王姬林二年(公元前718年),葛国被郑庄公姬寤生所吞灭,其后在其故国之地还爆发了宋、郑两国之间的著名“长葛之战”;十年后的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郑国为了争霸中原,又在其地爆发了针对周王朝的著名“繻葛之战”;葛国故地成了楚国、鲁国等诸侯们争霸春秋的的古战场,于公元前557年葛伯国被场地灭亡。

  葛国再次灭亡后,其王族子孙和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葛氏,世代相传至今,一支系留居古葛地,后世称梁国郡,外迁四大支系:顿丘郡、琅琊郡、颖川郡、扶风郡。原居于琅琊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因阳都已有葛氏,遂称后迁来的葛氏为诸葛氏,后有省文再称葛氏者。葛氏正确读音作gài(ㄍㄞˋ),今读作gě(ㄍㄜˇ)亦可。

  源流二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贺葛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北魏时期,有戎狄民族的分支贺葛氏部落,后为鲜卑拓拔部吞并。据史籍《魏书·官氏志》的记载,贺葛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洛阳,在汉化改革过程中改为汉姓葛氏,是为河南葛氏的一支。该支葛氏正确读音作gě(ㄍㄜˇ)。

  源流三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回族、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葛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葛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成吉思汗后裔脱欢,属于避难汉化改姓为氏。从元朝顺帝孛尔只斤氏·妥欢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到今天已有六百四十年了,其缔造者成吉思汗本名为孛尔只斤氏·铁木真。如今居住在江苏泰州、兴化两地的葛氏居民一直认定是蒙古族后裔,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并以一本清朝咸丰年间所修《葛氏宗谱》为证。

  据该部《葛氏宗谱》记载,元朝末期元顺帝执政时期民不聊生,全国范围内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当时成吉思汗的后代镇南王孛尔只斤氏·脱欢之子淮王孛尔只斤·帖木尔不花正在元大都(今北京)朝中任监国,侄儿义王孛尔只斤·和尚辅佐其执政。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明太祖开始大举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所率明军的强力攻击下,于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农历8月攻陷元大都,元朝政府自此灭亡,元顺帝逃往应昌(今内蒙古克什腾旗西北一带)。

  如今,江苏如皋一带冒氏已被当地民政部门确认为成吉思汗后代。同时,《如皋冒氏宗谱》和《兴化葛氏宗谱》中关于孛尔只斤氏·帖木尔不花等的事迹与历史记载相互吻合,证明在泰州、兴化的葛氏族人确为成吉思汗后代。该支葛氏正确读音作gě(ㄍㄜˇ)。

  源流五

  源于满族,出自明、清时期女真各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格佳喇氏,亦称葛加尔氏,满语为Gegiyala Hala,世居长白山。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葛氏、盖氏等。

  ⑵.满族格济勒氏,亦称葛济勒氏,满语为Gejile Hala,汉义“捕鸟笼的木框”,世居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伊兰包托克索(今黑龙江齐齐哈尔三家子)、绥分(今吉林绥分河上游地区)、通吉(今吉林敦化)、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葛氏、鄂氏等。

  ⑶.满族果尔吉氏,亦称郭尔吉氏,满语为Gorgi Hala,汉义“铲子”,世居郭洛罗河(今黑龙江乌苏里江诺罗河支流)、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葛氏、郭氏、高氏等。

  ⑷.满族墨勒哲哷氏,亦称莫尔哲勒氏,满语为Moljere Hala,汉义“用刀复仇”,世居松花江、黑龙江、巴林(伯力,今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白石(今牡丹江镜泊湖)、阿穆达(今黑龙江哈尔滨山彦倭和)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葛氏、孟氏、曹氏、莫氏等。满族葛氏正确读音皆作gě(ㄍㄜˇ)。

  源流六

  源于鄂温克族,出自明朝时期鄂温克族喀尔佳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温克族喀尔佳氏,亦称卡尔他昆氏、卡尔他考廖夫,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arja Hala。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满族喀尔佳氏多冠汉姓为葛氏。该支葛氏正确读音作gě(ㄍㄜˇ)。

郡望堂号

  

  葛姓宗祠

  郡望

  顿丘郡:汉朝初期置顿丘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清丰西南一带地区。顿丘郡始建于西晋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下领四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曾废黜。唐朝至五代十国时期,曾以顿丘为澶州治所。

  梁郡:亦称梁国、梁国郡,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己亥,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砀郡,治所在淮阳(今河南商丘),下辖八县,其范围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诸地。三国曹魏时期始改为梁郡,南北朝宋国定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北魏时期又回故治,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后曾以宋州为梁郡。唐朝时期为睢阳郡。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东魏时期迁治颍阴(长社,今河南许昌)。隋、唐两朝为许州颍川郡。

  句容县:汉武帝元朔元年癸丑(公元前128年)置县,即今江苏省句容县。起初隶属鄣郡,西汉朝元封元年壬申(公元前109年)改其为隶属丹阳郡。

  堂号

  梁国堂:因国立堂。

  还有顿邱堂、张掖堂、梁国堂、顿丘堂、颍川堂、句容堂、清柳堂、余庆堂、崇德堂、正德堂、承德堂、载德堂、读书堂、树滋堂、抱朴堂、光达堂、读书堂、覃兮堂等

祠联

  四言

  稚川传治;楚辅忠贞。

  赏析:上联指东晋思想家葛洪。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江苏句容人。初任咨议参军。少好儒学兼及神仙导养之术,晚年辞官谢客,于罗浮山精研炼丹,以蕲长寿。著有《抱朴子》一书,主张人有病应治以药石,另撰妇寸后备急方》对急性传染病及其诊治颇有己见。下联指南宋大臣葛邲。邲,字楚辅,江苏丹阳人。隆兴进士,国子博士,中书舍人,刑部尚书。光宗即位,劝光宗专法孝宗。绍熙四年(1193年)拜右丞相,仍专守祖宗法变。翌年,知建康府。

  清节著誉;文记知名。

  赏析:上联说北宋江阴人葛密,字子发,庆历进士,为光州推官,善于审决案件,官至太常博士。他性情恬淡,五十岁时辞官退居家乡,自号草堂遗老。能写诗,诗学李商隐,风格与西昆体相近。著有《上湖集》、 《弋阳酬唱》等。下联说东汉梁国宁陵人葛龚,字元甫,和帝时以善为文奏知名。安帝时为太官丞,后历任荡阴、临汾县令,均有政绩。

  市无喧鹊;饭可成蜂。

  赏析:上联指宋朝葛邲。下联指三国吴人葛玄。号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仙班位列;罗浮炼丹。赏析:此联指三国吴人葛玄。

  绥山得道;定海成仁。

  赏析:上联指西周葛由,下联指清朝道光武进士葛云飞,官至定海镇总兵。

  荡荫金石;句漏丹砂。

  赏析:上联指汉朝葛龚。历官荡荫、Il缶汾令,皆有政绩。下联指东晋葛洪。望出梁郡;源自葛天。赏析:此联指葛姓。

  六言

  乞丹砂于句漏;勒金石于荡荫。

  赏析:上联指东晋葛洪。下联指汉朝葛龚。

  画有幄图真迹;书藏杏坞秘诀。

  赏析:上联典出晋代画家葛洪第三子,不传名,善绘画。相传于大历初在幄中少顷画出三人、二树、一白鹿、一药笈,皆非常意所及,茅山李舍光见了后说:“此葛洪第三子所画也。”下联典出明代太医院官葛林,善小儿科。成化中充太医院官。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

  七言

  抗英名将有鹏起;太极仙翁惟孝先。

  赏析:上联指清朝道光武进士葛云飞,下联指三国吴人葛玄。

  绩境二梅殊可贵;绥山一桃亦足豪。

  赏析:上联指明朝孝子葛泰。下联指西周葛由。茧纸闲临初断帖;胆瓶长养欲开花。赏析:明末书法家葛应典撰书联。葛应典,字贞白,江苏省吴县人。

  八言及以上

  抱朴炼丹,妻亦寿世;妙真茹素,母果延年。

  赏析:上联指东晋葛洪。下联指元朝葛妙真。辞令尹隐居,书传抱朴;弃侯封不拜,术煮丹砂。赏析:此联指东晋葛洪。

人口分布

  当代葛姓的人口近140万,为中国第一百二十六位姓氏,大约占中国人口的0.11%。自宋朝至今近1000年来葛姓人口增加率呈下降的态势。截至2007年,葛姓的第一大省为江苏,大约占全国葛姓人口的18%,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是葛姓的主要分布区,四省葛姓大约占全国葛姓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浙江、山东、黑龙江、辽宁、吉林、山西、内蒙古,七省区又占葛姓人口31%。

  全国基本上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沿海岸线向北,直入东北的葛姓分布区。葛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右图)表明:在苏沪皖鲁、浙江北部、河南东部、山西东南端、河北大部、京津、辽吉西部、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部,葛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为0.18%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1.2%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9.5%,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2%的葛姓人群。

  在河北南部、鄂豫晋大部、陕宁、甘肃西部和东部、新疆西北、内蒙古中部、重庆北端、湖南东北、赣闽大部、贵州西段、四川南部、云南大部、辽宁东部、吉林中部,葛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为0.09%~o.18%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9%,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6.5%的葛姓人群。

字辈

  山东长岛葛氏字辈:“大全育培远长茂骏其祥”。

  山东莒南葛氏字辈:“亭永丕秀昌文明继”。

  山东临沂葛氏字辈:“廷永佩秀昌文明记世常余华学中力富贵山有光”。

  山东平邑葛氏字辈 :”汝相振现成······“

  山东沂南葛氏字辈:“有贵英洪中谷一根草覃延年长生繁昌满长贵福禄寿康宁”。

  山东兰陵葛氏字辈:“玉(学洪)凤庆兰”。

  山东泗水葛氏字辈:“文玉广呈祥德洪福团常恩隆天熙瑞林凤永传芳”。

  山东曲阜葛家庄葛氏字辈: “井西增瑞亚”。

  安徽潜山葛氏字辈:“一宗高显起万世大贤良立德成先志”。

  安徽当涂葛氏字辈:“兆士代存良天家金于瑞祥福乐荣昌”。

  安徽合肥葛氏字辈:“立学明伦进宗圣本……”。

  安徽肥西葛氏字辈:“树德茂宜基传家卫学业”。

  安徽阜阳葛氏字辈:“一是三清天起西志布文国家友浩修庭光永祥云”。

  安徽马鞍山葛氏字辈:“福禄得安……”。

  安徽凤台葛氏字辈:“正学传文广本立道生长”。

  安徽安庆葛氏字辈:“永怀宗德其泽自昌”。

  安徽含山、江苏溧阳葛氏字辈:“常人文明盛世英俊庆家邦诗礼传基业忠良定福昌”。

  江苏宿迁葛氏字辈:“怀绍高恒志盼望善勇诚”。

  江苏南通葛氏字辈:“祖德汉明扬”。

  江苏淮宁葛氏字辈:“兆章怀其乃”。

  江苏盐城葛氏字辈:“德佑龙光裕步文章学士长春富贵”。

  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板浦镇东西葛庄一支字辈:”长景秀家邦仕荣登显其祥继业利富......“。

  江苏连云港葛氏字辈:“维昌长洪绍”。

  江苏南通葛氏字辈:“辉声昭兹来许永言孝思”。

  江苏睢宁葛氏字辈:“兆以德树崇本齐昌怀荣良厚”。

  江苏太湖葛氏字辈:“绳其维孝友肇”。

  河南周口葛氏一支字辈:“天永世德相传家泽广照”。

  河南周口葛氏一支字辈:“月风永世振友怀怀民百计星”。

  河南宁陵葛氏字辈:“登芳先占清志善久安泰”。

  河南信阳葛氏字辈:“世应均保全荣光炳耀先明清方建树家国庆昌年”。

  河南清丰葛氏字辈:“先泽传万世鸿(洪)恩如海深”。

  河南博爱葛氏字辈:“广凤相卿堂荣公锡祚昌”。

  河南新野葛氏字辈:“文家占永中”。

  河南罗山葛氏字辈:“世荫均保全荣光炳耀先明新方建树家国庆昌延”。

  河南唐河葛氏字辈:“清太祖应景明”。

  河北廊坊葛氏字辈:“天永万文兰怀”。

  河北唐山葛氏字辈:“云会玉儒振昌永”。

  河北葛氏一支字辈:“文秀瑞春艳”。

  贵州金沙葛氏字辈:“世守少景彦舜运仕如寿贵自文志同廷衍宗愈茂尚以……”。

  贵州毕节葛氏字辈:“覃公仁汉臣廷春嘉美梦纹竹如周金磷日宏世阳附亮天发永传枝继启伦横绵忠组财光衍盛贤人”。

  江西于都葛氏字辈:“文以子景昌挺成良添世绍元明德礼永接燕贻志孝友振家声诗书开甲第”。

  江西南昌葛氏字辈:“广豹玉良洁静精善公”。

  吉林和龙葛氏字辈:“云盛永文世福增庆贵明”。

  四川成都葛氏字辈:“昌仕晋绥履仁师石鼎恒”。

  陕西西乡葛氏字辈:“山玉春必泰永臣开国贤兰贵京大华紫伦登尚元”。

  辽宁东港葛氏字辈:“兴万传家……”。

  湖南邵阳葛氏字辈:“树开基在宝,光永良世一,大亮伯定国,安万载昌隆,南邦鸿肇业,德远泽自长,继述逢景运,诗礼名共扬。”。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