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文化 > 非遗 > 非物质文化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汉地功门传人的心愿

非物质文化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汉地功门传人的心愿

2020年8月20日
作者: 
文章来源: 

  王凤云,71岁,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地区罗汉地功门的第三代传承人。

  从5岁开始随父亲王好信(1953年旅大市武术协会主席,大连地区罗汉地功门派第二代传人)习练武,为国家“二级”武术裁判员,国家级武术“六段位”。

  如今,他虽已年近七十,但仍带领师兄弟和他的众多弟子,常年不断创新传播罗汉地功拳。

  他的最大愿望是――“让罗汉地功世代相传”。

  罗汉地功门大连第一代传人马庆麟

  在大连武术界的众多门派中,传承历史超过百年,传承人三代以上的武术门派并不多,只有寥寥几个,罗汉地功门就是一个。

  早已经是大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连罗汉地功门正在筹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几天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大连罗汉地功门第三代掌门人王凤云。

  王凤云说:“我的师爷名叫马庆麟,出生于1890年,是大连地区罗汉地功门的第一代传人。他是山东崂山县人,师从青岛罗汉地功门的李仲先大师。后来,马庆麟来到大连谋生。” 据我市的一些武术史学者考究,一百多年前,有许多来自山东、河北的武林高手,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来到大连,在异地谋生的同时,也施展身手,展现了传统中国武术的精华。

  和大多数山东移民一样,马庆麟在寺儿沟落脚,委身红房子,成为大连港的一名苦力。

  初来乍到,常有一些苦力欺侮他这个新人,而马庆麟年轻气盛,一场酣斗在所难免。

  曾有知情人回忆:众人蜂拥而上,后果仍是倒地一片,最后站着的还是马庆麟。

  这一仗为马庆麟打出了名声,他被大伙推为头目管事,可是马庆麟不愿意为日本人把持的港口干事,很快,在朋友的帮忙下,他几经周折在沙河口区刘家屯的刘家屯小南山和刘屯小庙南永安街108号设立武馆,即中山公园西北面,招收弟子,传授“罗汉地功门”拳术,一时间徒弟众多,门庭若市。

  一身功夫的马庆麟最被人称道的是他的“上锋剪”腿法,王凤云介绍说,师爷使双腿旋起,腾空而起,头下脚上,整个身体离地寸余,此时头顶的辫子也随之盘旋一圈。

  因此,人送马庆麟外号,“马小辫”。

  可惜,天妒英才,1931年,马庆麟因病去世,去世时,年仅42岁。

  师兄弟中排行老四的王好信被推举为第二代掌门,王好信秉承师父遗愿,继场授徒,并赡养师娘,赢得同门师兄弟的尊重和信任,也在大连武术界中树立了威望。武馆随后搬到了长兴街41号。

  王好信就是现任大连罗汉地功门第三代传承人王凤云的父亲。

  第二代传人王好信是大连首任武协主席

  今天,在位于老甘井子杨柳街的大连罗汉堂武馆,挂着这样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上的年轻人轻舒猿臂,二郎担山,一脸英武之气,他就是第二代传人王好信。

  在大连罗汉地功门的三代传承人中,王好信的经历最具传奇色彩。

  新中国成立前,他曾参加在沈阳开设的武术擂台赛中,一记单把枪将对方击到台下并守擂成功;他赡养师娘,尽忠尽孝,赢得武界尊重;他接骨救人,展武者仁心。

  1953年,大连武术协会成立,尚武崇德的王好信成为首任武协主席,他积极推广群众武术运动普及工作,他和武林同行邓根立、赵凤亭等人成功编排了“集体拳”“62联合拳”“集体刀”“62联合刀”等武术套路,大兴尚武之风。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王好信先后带领大连武术队和辽宁省武术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为中国武术界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武术英才。

  后来,他又担任了国家级武术裁判员。

  1961年,王好信参加了国家体委在北京体院举办的国家武术教练员学习班,将甲、乙、丙三级16种国家规定的武术套路传回大连,为大连武术精英参加国家规定套路比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儿子王凤云回忆说:“小时候,每当有大连队员外出参加比赛,他们都会在赛前找到父亲,让父亲细心点拨一番。”

  此时,位于长兴街41号的武馆1932年搬到了长兴街41号,成为旅大市武术学校第九分校,曾经师从于王好信、今年70多岁的魏丕良回忆说:“当时武馆就是师父的家,楼上住人,楼下就是练场,师父很严肃,但是对徒弟们非常好,我当年15岁就参加工作了,下班后再到武馆习练,一进门,师父的小女儿就喊我‘我爸让你上去’,原来师父看我白天干活儿,怕我晚上练功辛苦,叫我上去吃晚饭,这种待遇让那些小师兄弟们好一顿羡慕,因为他们当时都念书,就我一个人工作。”

  王凤云说:“在父亲的带动下,我们全家人都习武,我的二姐曾经代表辽宁省队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大哥先学功夫,后来学医,深得父亲接骨真传,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老中医。”

  王凤云说武术切磋,有时难免失手致人受伤,所以一些武术大家都深谙推拿接骨疗伤之法,他小时候因为一次事故右腿开放性骨折,在一家康复医院治疗几天后,效果并不好,回到家里,父亲王好信敲断接口,重新接骨,终于恢复如初。

  罗汉地功门武馆兴盛时,在沈阳和长春都设有分馆。

  1981年,王好信突然病重,不久离世。王凤云说既使病重,听说有比赛,父亲还是坚持带队参加比赛。

  第三代传承人王凤云秉承父志传播罗汉地功拳

  今年68岁的王凤云方头阔脸,精气内敛,无论外貌和身材都像极了父亲王好信,有一身好功夫,待人又谦和,这位人气和人品极高的大连罗汉地功门的第三代掌门正在为光大师门尽力。

  2014年,一位意大利武术教练在省武协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罗汉堂武馆,向他讨教罗汉拳法,颇通中国武术的意大利教练说:“你们的功夫和别的门派不太一样。”

  王凤云说:“罗汉地功拳是以地躺功夫为主,相比其它拳种,更辛苦。我五岁起就开始随父亲练功,一天两练,早晨父亲单独训练我,晚上我再和师兄弟们一起练。确实吃了不少苦,我记得父亲让我站马步,用棍子拍打我的两肋,一打就是几百下,这样是为了练肋部的抗击打能力。”

  在学会本门武功后,王凤云又先后跟随大连市另外两位武术大家邓根立和赵凤亭分别学习燕青拳和迷宗拳,“父亲告诉我,学无止境。练武之人兼收并蓄,才能从容应变。”

  在经历上山下乡的历练后,王凤云进入大化,并率领大化武术代表队参加比赛,连续6年获得全市武术比赛团体冠军。王凤云本人是国家级武术“六段”位,其中师爷马庆麟的绝技、罗汉地功门中的传奇功夫“上峰剪”也练到相当水平。

  从1981年开始,王凤云从父亲手中接手武馆,不断地丰富拳法,传承武学。

  他和众师兄弟一起精化罗汉地功门中的擒拿法、一路迎面直取、地躺拳等徒手套路;为传播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众师徒还强化五花刀、司马刀、少林棍等器械训练。在如今的大连罗汉堂武馆,兵器架的上方是一杆重达三十多斤的双镗,堪称镇馆之宝;虎头双钩银光闪闪、一对小镰寒光逼人,王凤云说这些兵器很多是从师爷马庆麟时代传下来的,看到这些本门的传家宝,就更觉得有必要用心传承罗汉地功门武功。

  近几年,王凤云一直致力罗汉地功门派的传播和普及,他曾经多次前往山东日照、青岛等地,探访武术名家,寻根溯源,挖掘、整理罗汉地功拳;每年他都多次带着弟子去金家街公园、甘井子公园、敬老院和甘井子社区,组织开展武术表演公益活动,观摩群众达数千人次。

  几天前,年近七旬的王凤云受聘来到新甘井子小学,向小学生传授罗汉地功拳法。

  近三年来,大连罗汉堂武馆组织部分学员参加多项国家及省、市级武术比赛,先后获得23块金牌,28块银牌和21块铜牌的优异成绩,王凤云荣获辽宁省首届国际武术比赛“最佳教练员”,大连罗汉堂武馆代表队获“最佳团体”称号,成为省内响当当的一支武术强队。

  传承和传统是大连罗汉地功门最大的亮点,不久前,经过师门的正规仪式,王韶华成为罗汉地功门的第四代传承人,刘畅、朱宁馨和申悦成为第五代传承人。

  现如今,王凤云的罗汉堂武馆已经招收学龄前、中小学和大学学员近30人,一个学员每天仅交十几元钱,就可以在教练指导下,练上一整天,“我从来没把赢利当成开馆授艺的目的,我想让罗汉地功世代相传,让学员们从武学中尚武重德,锻炼身心,强身健体就是对中华武术的最好传承。”王凤云说。

  项目名片 罗汉地功门

  罗汉地功门是中华传统武术中少林罗汉外传门派中的一支,地功则是罗汉门的一门独门绝技,此拳法尤为注重地趟功夫,故称罗汉地功拳。

  1924年,李仲先的嫡传弟子马庆麟将此功法从山东潍坊传至大连,成为大连地区罗汉地功门的第一代传人。

  1931年,马庆麟病逝后,经众弟子推举得力门徒王好信就职传承,成为大连地区罗汉地功门的第二代传人。

  王好信的儿子王凤云为大连地区罗汉地功门第三代传人,大连罗汉堂武馆位于甘井子区杨柳街65-11号。

  相传罗汉地功是由佛教僧人达摩始创,其特点是以下盘功夫见长,辅之棍、刀、剑、戟等多种兵器于一体,与其他武术门类相比,更具上盘刀带擒拿、下盘剪腿蹿拍,以防为主,后发制人,形似败势,败中取胜。本拳种功夫独特,无论实用性,还是强身健体,都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多年来,大连罗汉地功门有序传承,经久不衰,习练者多不胜数,武术精英层出不穷,不仅在武术界影响深远,而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13年,罗汉地功门入选大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编辑:jrg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