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文化 > 历史 > 百年名邸——查公馆的上海滩传奇

百年名邸——查公馆的上海滩传奇

2018年6月13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如果说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见证的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现代化的百年历史,那么散落在市中心那一座座精致的老洋房书写的则是一个个近代达官显贵、富豪名人的传奇故事。

  

  20世纪30年代的外滩

  现在的威海路420号上有一座仿古典欧洲城堡式的四层洋房,这座建筑书写的就是上海滩四大颜料商之一邱信山、邱渭卿兄弟的传奇故事。

  从苦力到大老板

  19世纪末,中国连续遭受外来侵略,主权一路沦丧,洋货如水银般倾销至国内,农村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不聊生。在山东微山湖畔,有一对打渔人家的兄弟,名叫邱信山、邱渭卿,因当时天灾人祸,不得不逃荒南下谋生。他们先是来到扬州,而后又来到了上海,最初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做苦力,过着饿一顿饱一顿的辛苦日子,后来经人介绍到德商“德和号”颜料商行打杂,因勤恳和悟性高,深得洋行老板劳伦斯的赏识并不断提拔,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升为买办,是中国人在洋行中最高职务。

     

     中国最早的一批买办

  1917年8月,北洋政府对同盟国宣战,随即取消德奥两国领事裁判权,收回租界,没收德华银行。在华德国商人认为局势对己不利,纷纷决定回国,为此大打折扣抛售资产。邱氏兄弟俩因深得大班的信任,得到半送半卖的大量库存颜(染)料,于是自建“广太源”颜料行,成为一名华人颜料商。

  不久后,因战事影响和对德宣战缘故,从西欧到远东,海上运输线全部停航,来自德国的颜(染)料断绝,但上海及东南地区大中城市里的印染厂之前用惯德国颜料,不能轻易改变,被迫高价求购,德国颜料价格因此以十倍、百倍地上涨。拥有货源的邱氏兄弟俩轻轻松松便成为了百万富翁,从此跻身于上海滩四大染料商之列。

  外崇西洋,内求传统的花园洋房

  1917年,刚成为巨富的邱氏兄弟和大多数国人一样发财了就要买房,于是购买了现威海路414号的十亩土地,营建自己的豪宅居住。因宗族传统教育熏陶,邱氏兄弟友爱弥笃,因此对设计的要求是有分有合,既是分家各居,又能朝夕相处,按同一式样建造四周临空独立,但园内相通相对称的二座建筑物。

        

        并肩而立的邱氏东、西二楼

  按照这要求,建筑师设计了两座仿城堡式古典样式的洋房,与当时上海的花园洋房一样采用主体西式,夹杂中式的风格,外观厚重、雄伟,坐北朝南。单楼建筑面积1777平方米,高三层,局部四层,砖木混合结构,局部采用混凝土。

  如果俯视这两座洋房会发现,其整体呈“H”字形,中间为主楼,南北通透,两侧为东西翼辅楼。主楼南端两侧略突出,构成塔楼状,有四层。

           

            邱氏住宅当年的设计稿,侧面结构图

  内饰是邱氏住宅颇为用心之处。例如一层室外露台采用较大面积的方型花式缸砖,白色为底,四角红色切角,中央为八瓣菱形蓝色花纹,表面釉质。室内地坪采用红、黄、黑三色六边形马赛克混拼,构成交错蜂窝状装饰。周边再用红、黄、黑三色四条矩形马赛克勾边,整体色彩协调、图案清晰。均是不可多得的高质量地坪铺装实例。

  总体来说,邱氏住宅从南面看,各种欧式柱、拱和券的结构,偏向于西式建筑风格。从北面看,二楼宝瓶栏杆、外廊立柱和带花饰券心石,则有中式建筑的色彩。这种设计体现了邱氏兄弟外崇西洋,内求传统的思想,也是成为不可多得的优秀建筑的原因,所以后来上海市政府将其列入第三批历史优秀建筑保护名单。

  邱氏住宅的没落

  1920年,邱氏住宅落成,上海人有风俗习惯“哥东弟西”,于是哥哥邱信山住入东楼,弟弟邱渭卿住入西楼,两幢楼中间用花园相隔。花园中养着虎、蛇等动物。园中建有一个水池,水池内有鳄鱼,池外养殖穿山甲、蟒蛇等爬行动物。

  由于邱氏祖孙三代都酷爱饲养信鸽,池边还搭建不少鸽棚,饲养数达一、二千羽。每当清晨鸽子出笼时,呼啦啦地一大片废弃,威海路上天空也被遮去一半,与大宅一起成为邱家在上海滩发迹的象征。

  在邱氏住宅居住多年后,邱家子孙繁衍,逐渐居住不下,邱氏家族又购买了多处房产,陆续搬出去。例如居住东楼的邱信山,后来买下陕西南路102弄1-4号房产,带着他的三男七女搬去居住。邱氏住宅主要由邱渭卿一系子孙居住。

              

              邱氏住宅老照片,东楼

  邱氏家族经济富裕,子孙锦衣玉食,但随着后来家庭内部矛盾加剧,终于难以为继。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邱家各房都有分家析产、自立门户的意向。适逢上海三大私立学校之一民立中学因八一三淞沪抗战原因,设在南市大南门的校舍毁于炮火,原在租界内的地丰路临时校舍不敷应用,亟须另觅较大房屋作校舍使用,乃与邱家洽商租赁大宅的东楼作为校舍。

  1940年2月,民立中学又出资买下东楼,正式作为新校舍。西楼同一时期卖给了一个汪伪政府官员。两座洋房都转了手,邱氏住宅的故事就此结束,进入民立中学时代。

  活化新生的邱式住宅

  抗战结束后,西楼被充公没收,分配给民立中学,从此邱氏住宅两座楼全归民立中学所有。

  上世纪90年代,为了扩大教学面积,民立中学拆除了西楼,在原地建造了一座新的教学大楼,东楼以4号楼的名称继续作为办公室使用。

                 

                   民立中学4号办公楼,原邱氏住宅东楼

  2004年9月,民立中学迁入威海路681号新校址。东楼这栋老洋房被上海市政府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单。后香港兴业国际集团购买下大中里地块进行商业开发,东楼作为保护建筑得到保留,整体向南偏东平移57米。之后,对于东楼的修缮工作紧罗密布地开始了。和其他保护建筑一样,东楼的修缮工程原则是“修旧如旧、灿烂如新”。

  “修旧如旧”即“恢复原貌”,用原始材料通过各种方法将东楼的外立面和内部装饰恢复到初建时的状况。“灿烂如新”是指通过清洗、加固、增加现代化设施等方式将东楼的风采恢复到刚建成时的靓丽,结构如新建建筑那样结实,以及能如新建房屋那样符合现代生活标准使用。

  在整整5年的精心修缮下,现在,查公馆已整装待发,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回到大众的视线之中。请期待5月19日的到来,我们将看到一个全新而又充满着历史韵味的老洋房回到我们身边。

                    

编辑:jrg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