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文化 > 非遗 > 福山雷鼓:200年历史烟台首批“非遗”

福山雷鼓:200年历史烟台首批“非遗”

2018年5月4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在烟台福山区,流传着一种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艺术,它以威武雄壮、热烈奔放的表演形式,展示出了胶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

  这就是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山雷鼓”。

  据当地老人介绍,如今“福山雷鼓”已有200余年的历史,遍布福山的所有村落。

  这其中,要属福山宋家疃一带的鼓最为出名,这里出现的几代“鼓王”将这种特有的表演形式发扬光大,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家族中的一朵奇葩。

  2008年,我市举行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命名仪式,福山雷鼓便在其中,记者当时对其传承人李克选老人进行了采访。

  2011年,福山雷鼓升级为省级非遗,随着《最美烟台》推出“非遗”系列报道,记者再次来到了福山宋家疃,采访了老“鼓王”李克选。

  1.有200多年历史,因鼓声如“雷”得名

  李克选今年已经67岁了,雷鼓已经融入到他这个土生土长的福山人的骨子里。

  “小时候,每当震天的鼓声响起,我们这些农村孩子都兴奋得不得了,那意味着有热闹看,有好东西吃。”

  至于“福山雷鼓”的由来,李克选解释说,顾名思义,它是一种亦鼓亦舞的民间游艺活动,因表演时鼓声如“雷”而得名。

  它以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序和恢弘的表演气势而著称。

  历来以宋家疃为主,涉及周边18个村落,在福山也俗称“宋家疃雷鼓”。

  在李克选还是孩子的时候,他本家的二哥李克明就是一个雷鼓手,每当村里有大活动,李克选就经常跟着哥哥出去表演看热闹。

  李克选说:“当时,打鼓的宏大场面和震撼人心的鼓声,以及充满力量的舞姿深深地感染了我。”

  后来,李克选没事就跑到哥哥家,缠着他教自己,并听说了雷鼓的故事。

  福山雷鼓表演形成,民间有两种版本:一是战国时形成。

  每次战斗得胜,号令者就会让士兵砸木头、敲石头以鼓士气,再接着冲锋,后形成冲锋鼓。

  二是祭祀鼓。

  据李克明描述,福山有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赶“太平顶山会”的民俗,求“圣母”保护和赐福。“雷鼓”是为“圣母”保驾护威、击鼓开路的鼓。

  清朝道光年间,农历四月十八赶山会之日,18路村民的“耍会”队伍聚集在“太平顶”(现南涂山村)山会进行表演。

  “耍会”是赶山会期间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祈求“圣母”消病除灾,保佑平安和子孙兴旺。

  相传,有一年宋家疃村的“耍会”队伍抬着“圣母架”(就是圣母的塑像),前往太平顶赶山会,恰逢天降“甘露”,便停下来避雨。

  雨停后,“耍会”队伍准备继续赶路,却无论如何也抬不走“圣母架”,老人们说:“这是圣母看好了此地的风水,要在这里安家。”

  于是,宋家疃的村民就在“圣母”避雨处修建了一座庙宇。

  从此,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附近18个村的“耍会”队伍,都要先到此庙祭拜“圣母”求保平安,然后再去赶山会。

  于是在宋家疃产生了为“圣母”开路的“雷鼓”,即太平顶山会的开路鼓,同时此鼓也就流传到了福山。

  2.“鼓王”是灵魂,每人背的鼓有几十斤重

  在李克选的记忆中,过去山会的“耍会”队伍聚集在一起,浩浩荡荡,雷鼓在前面开路,其后是笙、笛、管、弦、大杆等

  鸣乐齐奏,引导着“圣母架”走在中间,随后便是高跷、地蹦、八大景、旱船、秧歌等组成的队伍。节目丰富多彩,有“骑驴上寿”、“姜太公钓鱼”、“扑蝴蝶”、“十二属相”,还有“锯大缸”等许多秧歌剧。

  在山会上表演结束后,各村的“耍会”队伍再走村串乡,沿途进行表演,相互拜访,交流技艺。

  按照传统,鼓手每次参加雷鼓表演是出于自愿,大家都是同村百姓、乡邻,没有人讲究报酬,只是四月十八山会这天,村里的“会”上(一种村民组织)才发给每个鼓手15个铜子,算是一顿饭钱。

  那时,几十斤重的大鼓背在身上,要边舞边打边走,虽然累,但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学习。

  如今,“福山雷鼓”大多在庙会、庆典和逢年过节时表演。

  击鼓舞蹈者队列两行,大鼓12面,多则不限。表演者胸前挎鼓,右手握槌。

  队前有一指挥者,俗称“鼓头”,一般有“鼓王”担此重任。

  “整个团队的节奏和步法全靠鼓王的带领,一旦鼓头出现错误,整个表演将功亏一篑。因此在打鼓时,鼓头好比带兵打仗的指挥官。”李克选说。

  首先,李克选向记者详细介绍雷鼓用的道具:“雷鼓的道具有鼓、槌、穗。鼓的直径为1.2米,鼓面画有八卦图,图的四周是由云朵组成的花边。鼓槌是一根长约45厘米的木制槌,上面雕刻着精致的“二龙戏珠”图。红色丝线织成的鼓穗,长约1米。手握龙槌,挥舞红色鼓穗,只见甩时一道道闪电,舞起来一团团云朵。击落在八卦鼓面上,发出震撼心魄的鼓声。”

  多年来,雷鼓的动作已经形成了独有的特点,两纵队并列前进,无其它队形变化和穿插;表演时只能行进,不能后退;动作简练,步伐稳健,身体挺拔;弓步、马步、丁字步是其基本步法;立如塔松,弓如卧虎,稳如泰山,气势宏大。

  雷鼓动作的最大特点是在鼓穗的运用上,1米长穗上甩立圆,下旋平圆,犹如剑穗的舞法,长穗上舞下旋,威武潇洒,粗犷豪放。

  3.入围省级“非遗”,亟待年轻人传承

  “我的本家二哥也是我的师傅李克明,如果现在活着的话也有近90岁的高龄了。他是我们宋家疃近代擂鼓队的鼓王。”

  李克选告诉记者,“记得我在20多岁的时候,开始和哥哥学习雷鼓的动作。”

  说起李克明的名气,在宋家疃的确是远近皆知。

  与李克明同辈人、已经90岁高龄的陈学用老人告诉记者:“当年李克明打起鼓声音响亮,姿态威武,我们当时的同龄人都很羡慕他。都想跟着他学。只是一场车祸无端降临到他的身上,让我们这位鼓王永远地走了。”

  李克明正在村口与人聊天,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径直撞上李克明,当场死亡。

  李克明的去世,让宋家疃雷鼓队一度消沉,没有了“鼓王”的队伍好象失去了灵魂。

  此时,年近六旬的李克选意识到哥哥的事业不能就此没落,一代新“鼓王”开始带领大家继续为“福山雷鼓”的传承忙活起来。

  但毕竟年龄不饶人,李克选每每打鼓时间长了便感体力不支,难以胜任“鼓头”的重任。

  而此时的侄子李培峰刚刚40岁,年轻力壮,擂鼓的技艺也达到了很娴熟的程度。

  为了“福山雷鼓”的更好传承,叔叔李克选将“鼓王”重任传给了李培峰。

  今天的宋家疃,活跃着一支40多人组成的雷鼓鼓队,每每表演时,叔叔李克选便成为了“技术指导”,李培峰已经成长为新的“指挥官”。

  对于“福山雷鼓”的今后传承,李克选最感忧虑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认同这门传统文化,不肯出力吃苦,即使学了难免只学皮毛,难有创新激情。

  现在的“福山雷鼓”技艺,宋家疃也仅有几十个人还会,李培峰的下一代人已是寥寥无几,而且现在只是每逢年节或重大庆典活动,才有擂鼓参加表演。

  “希望有机会能办这么个培训班,将擂鼓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让全社会都了解这门生长在福山的民间传统文化。”这是李克选现在最大的心愿。

  4.早期鼓谱失传文革期间重新创作

  李克选向记者介绍,雷鼓时没有乐队伴奏,只是不断地变换着击打鼓面和鼓边形成一种节奏,也叫鼓谱。

  全队的动作起止、节奏、顺序,由“鼓头”统一指挥,击鼓的节奏与动作可无限反复,动作要求粗犷威武,神、气并举。

  在“耍会”队伍中,擂鼓气势宏大,就算庙会上的人再多,也可以轻松开路。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鼓谱早已失传,现在还在使用的是文革期间创作的。

  “在1965年至1982年期间,福山雷鼓经常参加由福山县组织的各项庆祝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参加庆祝党的九大的游行活动时,各地的鼓手聚在市区集训了一段时间,当时的一位带队老师根据雷鼓的特点,重新编排了鼓谱。之后,统一之后的雷鼓渐渐发展成为福山开展各项游行活动必须参加的艺术表演形式。”

编辑:jrg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