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教 > 宗教故事 > 海南处处都有妈祖庙

海南处处都有妈祖庙

2018年3月16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宋元时代,妈祖便随福建或广东商人落籍海南。

  他们乘船渡海而来,一定立庙拜祭妈祖。

  他们的行为深刻地影响了当地地居民。

  嘉靖《琼州府志》曰:“今渡海往来者,官必告庙行礼,而民必祭卜方行。”

  每逢妈祖诞辰和忌日,岛上多有游神、演戏等活动。

  海南省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于2011年1月5日成立。

  正德《琼台志》记载,最晚在元代,在琼山(今属海口)、万州(今万宁)、崖州(今三亚)和感恩(今东方)等地,就已经出现了“天妃庙”。

  不过,记者根据这些线索寻访时发现,万宁、三亚和东方的“天妃庙”已无遗迹,唯有海口的尚存,遗址就在海口老街中山路和白沙门上村,庙名现叫“天后宫”。

  白沙门天后宫:海南最早的妈祖庙宇之一

  海南现存最早的妈祖庙宇海口白沙门天后宫,已有800多年历史。

  在白沙门公园入园处便有关于白沙门天后庙的介绍,白沙门是海口建埠的开端,有很深远的人文历史。

  宋朝时的白沙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集散地,白沙门附近的白沙村现存有10多处与航海有关的妈祖庙。

  白沙门上村的庙宇共有三进,前门石匾刻有的“天后宫”三个楷体大字尚可辨认,落款为重修时间“嘉庆十八年”(1813年)。

  但该庙其余部分已经基本坍塌,不过现存的横梁上的雕刻技艺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看庙的陈氏阿婆感叹道,这里的香火已经大不如从前了,想重修也不行,因为按规划这里马上要修路。

  其实,白沙门上村还有另外2座“天后宫”,遗址尚在,庙已不存。

  海口中山路天后宫:保存较完整

  白沙门上村的天后宫应是海南岛最早的妈祖庙宇之一,可惜没有海口中山路天后宫的完整性。

  位于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87号的“天后宫”是海南年代久远、保存较完整的妈祖庙宇,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据记载,海口中山路天后宫始建于元代,占地约1400平方米。

  700多年间,天后宫历经多次修葺,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

  2000年6月15日,海口市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久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同年11月,海口市商贸企业改制时,将“天后宫”当作直管公房抵扣职工安置费,作价卖给原中山华侨商场的31名职工,并已办好过户手续,使“天后宫”成了私人店铺的仓库。

  因此,只要有记者到那里采访时想入古庙看个究竟,都会遭到“店主”断然拒绝,但见妈祖的神像被临时安置到古庙旁边一间低矮的厢房,处境颇为“凄凉”。

  海口中山路天后宫现存一块明代万历年间的“天妃田记”石碑,可惜已断成两半,上面记载着该庙地产范围的文字还清晰可见。

  虽外观残败,但这座海南最负盛名的天后宫,依旧气宇不凡。

  古代建筑专家对中山路天后宫的建筑风格评价甚高,认为那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抬梁式结构,做工精细,有必要加以保护措施。

  临高调楼镇:坐落在海港边最高大的妈祖庙

  每次出海捕鱼,临高县调楼镇的船老大们都要到渔港边的天后宫上香祈福,祈求海上行船平安,捕捞满载而归。

  这座天后宫是海南岛最高大的一座纪念妈祖的庙宇。

  它临海而建,坐落在距海平面约10米的高地上,入庙朝拜须拾级30个台阶,站在庙前向西可望见北部湾上的艘艘渔船。

  站在庙门,但见庙分三进,占地亩余,高逾十米,气势不凡。庙内雕龙刻凤,栩栩如生,楹联壁画,功力深厚。

  这座天后宫始建于清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庙中原有很多古老的碑刻和木雕的楹联,却都毁于天灾人祸中。

  在漫长岁月中,天后宫灾难重重,要么被海盗焚毁,要么受风暴摧残,庙宇先后经过多次修复和重建,现在的样子是不久前重修完毕的,在规模上超越了从前。

  “调楼天后宫已经丧失它作为文物的历史价值,可它历经几百年而不至于消失,说明它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这是一种朴素的民间信仰。”海南省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到临高调楼镇看妈祖庙,那么必然不能错过调楼镇的各种海鲜美食了,而且调楼镇以擅长造木船而闻名,造木海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探索海港边停着各式各样的木海船,一桌饭,一杯小酒,再倾听当地一群身怀绝艺的渔民讲述他们海上远航冒险经历,旅途也可以尽兴而归。

  三亚蜈支洲岛妈祖庙:在海岛上的海南最古老的庙宇之一

  三亚蜈支洲岛妈祖庙位于蜈支洲岛上,是海南最古老的庙宇之一。 渔人虔诚供奉航海保护神妈祖,妈祖冥冥中世代护佑着渔人的平安。古朴斑斓的庙堂,燃一柱香,许一个沉默的愿,怀想悠远的岁月往昔。相传清代有位名叫吴华存的道人,遍游海南诸岛访炼丹修身之处,最终看中了蜈支洲岛的风水,欲占此岛结庐而居。此事被当时的崖州知府获悉,也来此岛,果见小岛风光和风水具佳,认为这块宝地不应为个人所有,理应造福众人。于是制止吴道人的行为,由州府集资于1898年在岛上建一庵堂,取名“海上涵三观”,据说供奉的是中国方块汉字的创造者仓颉。在清政府倒台后,庵堂无人管理,渔民不知所供何神,遂推倒塑像,改奉自己的航海保护神妈祖。原建庙宇早已坍塌破败,1993年岛屿的开发建设者又将其重建。

  蜈支洲岛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妈祖庙只是蜈支洲岛景点旅游的一部分,岛上还有二千多种植物,种类繁多,这里已成为三亚集餐饮、娱乐、住宿、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岛屿。别具特色的休闲住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的向往。

  综合考究历代有关海南史书和方志发现,元代海南岛妈祖庙仅有5座,但接下来的明清两代又增加了42座,遍布琼州府的13个州县;数量最多的是文昌县,有11座之多,其次是万宁,也有7座。明清时期海南岛民信奉妈祖之风由此可见一斑。

  到了近现代,妈祖庙宇在海南有增无减。光海口新埠岛“天后宫”的数量就有6座,而在临高的调楼和新盈等乡镇,有的村子甚至有两三座妈祖庙。其实,在海南岛只要是有港口、码头和商埠的沿海地区就有妈祖庙,数量之多估计已经超过100座。

  妈祖信仰缘何在海南盛行?

  海南岛的妈祖庙为何如此之多?

  周伟民教授认为,海南岛四面环海,而且是个移民岛,沿海居民大多数以海洋捕捞和航运为生;

  对于外来的闽粤移民,他们相信是在妈祖的保佑下才安全抵达海南的,本来就有民间信仰的根基;

  对于靠海维持生计的人们,妈祖就是他们的海上保护神;

  加上大量有关妈祖显灵的传说,导致自宋至清朝廷多次颁旨册封妈祖各种称号,更加坚定了妈祖民间信仰的广泛性。

  暨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元林博士,在对明清时期海南岛的妈祖信仰现象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时发现:

  在两代新建和重修妈祖庙宇的活动中,有确切姓名记载的近70人,其中政府官员有58人,他们大多数是当地的县令、知县;

  商人参与建庙的也近10人,他们大都是外来经商者。

  如定安县中街东向的天后庙,便是明万历年间由广府南顺新三邑(广东南海、顺德和新会三县)商民创建;

  万州朝阳街的妈祖庙,一由五邑(鹤山、台山、恩平、开平和新会)客商所建,另一由潮州客商倡建。

  因此,王元林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官员成为妈祖信仰在海南岛上发展的主体,而商人则是推动海南岛妈祖信仰的另一支重要的力量。”

  不过,王元林认为明清时期妈祖信仰在海南岛上盛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当时海南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从宋元开始,我国的海上交通和贸易迅速发展,海南作为海上航运要地,以及本身拥有的珍贵热带作物货源和海产品,吸引了大量商贾,随着海运经济发展,历来信仰妈祖的闽粤商家便大兴妈祖庙,促使当地民众更加信仰妈祖。

  王元林的研究还注意到,明清是汉族移民上岛的高峰期,他们主要来自两广、福建和江南一带,尤其是与妈祖同乡的福建人,本就信仰妈祖,这为妈祖信仰在海南岛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民众基础;

  此外,明清时期海南屡遭海盗侵扰,政府官员和民众都寄望妈祖来庇佑他们的生命财产。

  海南现代妈祖文化推广: 三亚妈祖文化园

  三亚具备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已具备了创办文化产业园的条件。

  投资者投资近5亿元人民币,在三亚联合创建三亚妈祖文化园。

  该园位于海南三亚市迎宾大道中段的“云峰兰花艺术博览园”中,面积900亩,是以妈祖文化为主题,民俗文化、现代影视文化相辅助的,具备主题文化品位和功能的园林化、大众化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通过妈祖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建造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景点、环境、设施和项目,并结合影视拍摄构造的现代影视文化的影响力,以及表演娱乐活动来凝聚世界范围内华人文化组织、文化人士和游客。三亚妈祖文化园建成之后,将充分整合三亚的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市场潜力,促进三亚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亚市政府全力支持该项目建设。

编辑:jrg
1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