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文化 > 传承 > 国宝《永乐大典》存世不到原书4%

国宝《永乐大典》存世不到原书4%

2017年6月30日
文章来源: 

  它能被今人视为国宝?为何会引得学者专家竞相研究?它的下落为何会成为千古之谜……它就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一部巨著,也是中华文明的大型总汇——《永乐大典》。

  1983年春节刚过,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收到了一封来自山东掖县的农民来信。信中称他家有一部大书,长度接近半米,抄工精美,绝非俗物,希望国图专家能够前来鉴定。工作人员随即赶往来信的农家一探究竟。才发现这本大书就是价值连城的《永乐大典》。这部书是近二十年国图所藏《永乐大典》中最后一个归客,现在被收藏于国图地库中专门为其量身定做的大柜中。

  《永乐大典》的诞生源于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长子朱标,但朱标逝于继位之前,于是皇位就传给其子朱允炆。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发动了长达4年的“靖难之役”,此后,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朱棣坐上皇帝宝座。夺位战争杀戮过多,使得很多文人对朱棣不满,朱棣意识到文化安抚的重要,也就是使这些文人有事做,他们也就不再将矛头针对朱棣了,而这个事,就是修著《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之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体积,一卷长约半米,宽约30厘米,基本是现在普通书籍的两倍。二是内容,全书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内容从文学、艺术、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等,无所不包。第三就是数量,全套《永乐大典》放在一起,体积达十多立方米,相当于4辆卡车的容量。

  《永乐大典》原书共22937卷,目前存世的仅800余卷,400余册,仅是原书的不到4%。

  《永乐大典》著成之后,便被深藏宫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嘉靖36年,文楼大火,《永乐大典》险些被毁,于是嘉靖皇帝下令重新抄录,由此《永乐大典》便有一正一副两个版本。奇怪的是,副本抄成之际,正本便莫名其妙地人间蒸发了。后来副本流传到清朝,流失、被盗十分严重。特别是在著《四库全书》时,《永乐大典》被官员大量盗窃。光绪二十年时,仅剩八百余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侵略者对《永乐大典》肆意抢掠,甚至用它们代替砖块构筑工事,大量毁于战火。

  目前,世上所存的全为副本,正本的下落成为谜团。关于正本的下落,学界有几种说法,有的说被毁于明末大火,有的说藏于皇史宬的墙壁内。目前,最被广泛认同的是作为嘉靖皇帝的殉葬品被埋于陵寝之中。郭沫若先生曾说,“如果《永乐大典》正本被发现,可能文学几千年的历史将被改写。”如果这部奇书现世,改变的将不仅是文学,还有历史。

编辑:jiruguang
1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