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生活 > 旅游 > 资讯 > 长城守护者:长城有生命 跟它说话心就踏实

长城守护者:长城有生命 跟它说话心就踏实

2017年2月14日
文章来源: 

 

“长城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扎到自己的根里。每天走在长城上感觉都不一样,你看到的墙,你摸着的那块砖,都已经成了自己的老朋友。长城,它有生命,而且我能跟它对话。一跟它说话,心里就踏实了。”

——郭中兴

 

 

金山岭长城没有被旅游市场落下

记者:金山岭长城一直以“万里长城 金山独秀”著称,相比于其他长城,似乎它的游客并没有那么多,这背后是不是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您在金山岭长城已经工作了18年,这里面有什么样的经历?

郭中兴:我是1991年参加工作,当时是分配到了财政部门,在乡镇财政所工作,也曾当过财政所的会计、所长。到1998年,滦平县政府为加大对金山岭长城的保护和开发,金山岭长城管理处与承德市光大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金山岭长城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股份制经营。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从虎什哈镇财政所调到金山岭长城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任副总经理的。调来的初期主要负责长城的旅游宣传、市场营销等工作。因为当时金山岭长城的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更没有做过什么市场。

1999年2月17日,金山岭长城在北京建立办事处,负责北京市场的开发。该战略的制定主要是因为金山岭长城离北京比较近,而且,北京游客资源也比较多。要知道在1998年之前,来金山岭长城的客人基本是来自北京。

在办事处那几年,宣传的模式是走访旅行社和发传单。我们每年至少走访300家以上旅行社,并在北京的许多小学累计发放过20万张免费门票;在宣武门、东直门以及农展馆设立了旅游班车,每周六日发金山岭专线车。

1999年5月16日那天,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联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在金山岭长城举办了“万人穿越长城”活动,活动一下子来了8000多人,这是金山岭长城有史以来游客参与最多的一次活动。这个活动彻底点燃了北京的客源市场。随后,中旅总社、国旅总社欧洲部、美大部等大旅行社纷纷推这条线路。

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北京办事处更有信心,可以说,“长城穿越”提升了金山岭长城在北京的知名度,宣传了品牌,拉动了消费市场,使金山岭长城旅游在竞争激烈的北京没被市场落下。

与长城对话,长城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记者:您在金山岭长城北京办事处呆了几年,是什么时候调回金山岭长城所在地的,从那时到现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长城的感觉是否有所改变。

郭中兴:我从1999年到2002年一直在金山岭长城驻北京办事处工作,2002年12月调回金山岭长城,任总经理,负责景区全面工作。

因为在北京办事处的经历,2003年至2005年,金山岭长城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比较得心应手。在2005年的7月份,国家文物局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文物执法检查,政策范围内不允许文物由企业经营,因此金山岭长城景区于2005年12月19日交回滦平县政府管理,恢复金山岭长城管理处,我被任命为管理处副主任。

在此之前的2004年12月,金山岭长城已经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时,由于主管旅游宣传、营销,金山岭长城又缺少图片资料,村里的农民摄影家只有周万萍一个。管理处经常向别人借用照片,由于摄影师版权保护意识相对比较强,所以非常不方便。

基于这种情况,在2003年非典时期,我就开始拿起相机拍摄金山岭长城,保持白天上班,早晚拍片,十几年如一日直到现在。可以说,是起早爬晚、披星戴月去拍摄长城美景。

此外,我还有一个任务——巡查。每天走在长城上留心哪里是不是有问题;劝阻违规游人或提醒保护人员加强管理;维护长城墙体的安全,包括环境等,从那时候起,一直坚持到现在,坚持每天在长城上行走,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长城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扎到自己的根里。每天上长城感觉都不一样,你看到的墙,你摸着的那块砖,都已经成了自己的老朋友。长城,它有生命,而且我能跟它对话。一跟它说话,心里就踏实了。

近几年,事务性工作越来越多,工作时间总有忙不完的事,有时候心情偶尔也会有点浮躁。只有到了长城之上,心才能完全静下来。长城成了心灵的慰藉,感觉长城与自己完全结合在一起了。

十几年如一日,愿更多的人爱上金山岭长城

记者:您十几年如一日地拍摄长城,除了工作因素和个人感情因素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据我了解,长城脚下二道梁村的许多摄影家都没能做到如此连续365天拍摄长城,您是怎么做到的?

郭中兴:我2003年拿起相机,当时刚好村里有个叫段久军的先生在景区开个饭店(餐馆),还有几个房间,可以住宿,我们一起开始爱上了拍长城。在我们的带领下,从2008年开始,二道梁村的农民越来越多地加入了摄影大军,甚至管理处许多同志也爱上了拍摄金山岭长城。

2008 年至2010年这三年,我拍了一个系列,是关于长城24节气日出日落的。拍这个是因为从1983年长城开发到现在,摄影人虽然很多,但是谁都不知道日出日落的具体时间。我希望用三年时间连续24节气的拍摄,计算出日出日落的具体时间和日出日落位置,以便给游客提供方便。与此同时,将这个攻略交给营销人员、宾馆、饭店、前台等掌握。从另外一个侧面说,很多游客不知道日出日落具体时间和位置,比如冬季7、8点日出,很多游客凌晨5、6点就起床上山,一直等到日出,冬天天气寒冷,游客特别辛苦,有了这些信息,便可让他们根据日出时间和位置精准选择出发时间和登城路线。这三年的连续拍摄,我基本详细掌握了金山岭长城的日出日落时间和位置,更多的则是让热爱长城的游客更加便利。

近几年,自媒体如微博、微信发展迅猛,我又萌生了一种想法,想让热爱金山岭长城的游客每天都看到每日金山岭的变化。从2012年元旦开始,一年365天不间断地拍摄金山岭。无论日出还是日落,也无论阴晴圆缺,每天都记录着金山岭长城的景色。如果天气不适合拍摄,也会拍一些花草,一些角落。通过微博微信,让游客看到金山岭长城每天的变化,让他们看到,今天的金山岭是什么景色,然后周末到金山岭长城旅游。

很多人就是通过金山岭的微博微信看到消息后才到的金山岭,而且与微博、微信的互动非常之好,通过这样的互动,游客了解这个信息,在我心里有了一种责任感,感觉既然是每日金山岭,就不能失信于大家,所以也就每一年365天的坚持下来了。

当然,这些年,我也带出几个有责任心的员工。我有时候如果遇到出差,无法拍照,同事们就会顶上去,让每日金山岭继续与网友互动。之所以这么坚持,是想通过这个拍摄,把金山岭的美,通过微博、微信传播出去,这也是我们对长城的一种热爱,一种情感。

十八年,对长城保护越来越胆小

记者:您在这十八年的文物保护过程中,心态变化是怎样的,对于长城开发和保护是否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郭中兴:这十八年的工作阅历,从长城保护角度,让我们对长城的管理保护越来越用心,但越来越胆小。

历史遗存越来越珍贵,而长城保护的技术却没有跟上时代变化。长城这么一个大体量,这么大一个遗产,尤其时常面临风吹日晒,自然环境恶劣的影响。我感觉责任越来越大,担子越来越重。

1998年来的时候,金山岭长城东段有一段文字砖长城,80%的城砖是带文字的,文字记载着年代和部队番号,上面刻有“万历四年镇虏骑兵营造”、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五年石塘路造”、“万历六年延绥营造”、“万历六年墙子路造”、“万历七年德州营造”。1998年走那段长城,我记得在马道经过的时候左右观望,70%的文字砖文字都特别清楚,但是从十年前开始,就已经逐渐开始模糊。

到现在,想要仔细找一块清晰的文字砖都很难。当然这不是人为的,是因为空气、酸雨的影响,可以说环境恶化对长城城砖的破坏非常大的。最近十几年时间,从文字砖这一点就可以发现,这十几年环境的恶化甚至比此前的几百年都严重。从我个人来说,这看着心疼,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大环境能够得到改善。

金山岭长城成为河北入境旅游接待最大的景区之一

记者:我听说“长城穿越”这条线路已经彻底被堵死了,是否有想法去解决这个症结。

郭中兴:20世纪80年代至2010年之前,金山岭长城联合司马台长城以及其他单位合搞了一个项目——“长城穿越”活动,这成为国内外游客非常欢迎的项目。

当时,客人从北京出发,到金山岭长城大约9、10点钟,收拾一下行囊,从金山岭穿越到司马台,大约需要4个小时。这两段长城穿越大约为7公里,对外号称10公里。

在金山岭长城距离司马台长城1公里处,就进入司马台长城的保护地界。很多中外游客在那个敌楼进行补票,因为司马台长城保护也投入了资金,有了成本,因此收取门票比较正常。反过来也是这样。那时候,这条长城穿越线路非常畅通。这段路线被称为“最美的长城秋色徒步穿越路线”。这条线路还有一段,包括了古北口长城。这条线路大约有2天的行程,从古北口长城穿越金山岭长城(共计12公里),老外特别喜欢,旅行社也非常喜欢。最多时候一年达到了10万入境游客穿越长城,当时,这是了不得的成绩。这条线路的核心是看古北口的残,金山岭的秀,司马台的险,深得游客的喜欢。

那时候,长城穿越线路长,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国外非常大,要知道十万入境游客是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接待国际游客的总和。在此基础之上,金山岭长城近年又衍生了长城马拉松、长城徒步大会等品牌节庆活动。

遗憾的是,2010年古北水镇的开发,把金山岭穿越到司马台这条路线撤底堵死了,非常可惜。直到现在,古北水镇依然关闭着金山岭通往司马台的穿越路线。

编后记:长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旅游开发和保护中,金山岭长城却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谨以此文,献给热爱中国、爱护长城的中外宾客。


编辑:zimo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