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历史沿革 > 烟台老建筑所城:从军事基地到胡同四合院

烟台老建筑所城:从军事基地到胡同四合院

2017年11月2日
文章来源: 

        老建筑是一座城市凝固的记忆,是一部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石头史书”。今天,当我们再次徜佯所城之中,细细品味每一座老宅,每一石一瓦,均可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顺着历史的脉络,所城的建筑可以划分为4个时期———明朝时期、清朝初期、城市开埠之后以及现如今的所城。从当年的兵营到千户衙门,再从城隍庙到喧杂的四合院……由军事建置而形成的奇山所城,俨然就是一座丰富的历史建筑宝库。再到所城,仿佛能看到,当年的所城官兵为了脚下这片自己心爱土地的安定,尚武练兵、鼓角争鸣的壮观场面,“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依然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孔”……
        这就是所城,虽然历经600多年的风雨沧桑,具有独特风格的民居已经隐去了许多从前的模样,从小鱼鳞瓦片换成了大红瓦,从雕刻精致的门窗变成了铝合金,就连古色古香的厢房也改建成了平房和出租屋,可是只要稍微留心,就可以看出其中的些许不同和丰富的“内容”,虽然历经岁月侵袭、风雨沧桑,但是历史在这座“城”留下的辉煌和印记无法磨灭。
        昔日兵营———奇山所城
        所城原本其实是一座兵营。


        奇山所城研究会会长张春钺介绍,明初,倭寇侵扰沿海边疆,民众深受其害,国家也不得安宁,为了防止倭寇之祸,明朝采用“筑小城建卫所”的军事防范策略,在全国各州、县要害地区设立卫和所,大体编制为5600人为一卫,设指挥使官,1120人为一所,设千户官。“明洪武31年(公元1398年)春,在登州卫辖区内设建奇山守御千户所,并建所城。当时,这是属于建所较晚的千户所,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而史料记载,明朝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首任千户、武略将军张升在主持建城时,就是按照兵营标准建造。当年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是这样的:砖城,周二里,高二丈二尺,阔二丈。在修建所城时,还有四座城楼,十六座“铺”,铺是半圆弧形的堡,突出于城墙之外,御敌时既可减少死角又可屯兵。城外的护城河则有三丈五尺宽,一丈深浅。但从规划上看,就是一座典型的兵营城池。


        张春钺介绍,当时的所城是以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为轴线,交叉而成的十字大街,将所城分为4块区域。他指着老城地图,详细地做了解释:“所城的西北面是办公场所,设置了千户所衙门。西南方向,是兵营的伙房以及粮仓,而东北面就是兵营以及马棚,还有家眷们居住的地方,东南则是,练兵场。”之所以选择所城作为兵营也是有讲究的,是因为所城以北有座不高的荒丘,可是因为是三面环海的制高点,能够设置报警的烽火台,南面又是塔山群峰,必要时可以作为战略退却之地,西面为奇山,就是现在的毓璜顶,在山顶,可以俯观全市,沿海的倭警也是一览无余。
        由此可见,所城的战略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重要,官兵们平日舞枪弄棒、演兵习武、擒拿格斗,虽说到了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废除了千、百户制,在烟台设兵备道,统管军事,行政也属于福山县管辖,可是历经200余年血雨腥风的洗礼,奇山所城始终是立于黄海之滨的一座坚固的军事城堡。
        昔日辉煌———张氏祠堂
       刀光剑影的日子已经过去,可是,兵营所留下的痕迹依然可见。要说所城的建筑,就不能不说位于所城时彦街14号的奇山所张氏宗祠。作为所城很有代表性的建筑,它是明代奇山守御千户所官署衙门,更是张家后人供奉祖先排位的灵堂。虽然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昔日辉煌,但依然能从大致轮廓中,寻找到当初的影子。
        所城张家后人、如今对那些“陈年往事”一直饶有兴趣的张善夫说,根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二年七月,抗倭名将戚继光上任仅一个月时间,就曾两次莅临奇山所,在第二次到这时,题赠给张氏六世族祖———时任奇山所守御千户张元祯“屡靖海患”四字匾额一块,悬挂于所衙大堂东墙,这也成为了张家为之自豪的事情。而所衙与所城永发胡同南的奇山守御千户所指挥厅,所城西门里路北的城隍庙,这三处所城内的建筑在明代被称为奇山守御所城内三大建筑。张善夫说,“这三处建筑物呈阶梯形状分布建在所城内,守御所指挥厅就坐落在所衙东南方向,距所衙约110米。”
        所衙建筑是结构严谨的殿宇式小型古建筑群,共分前厅、两廊和大殿三个主要部分,说到这,张善夫还特意介绍说,“这是两廊而不是两厢,因为这里原本没有门窗”。大殿后平房共有七间,东西两厢六间,除仪门、牌匾、照壁、石狮、大殿、前厅屋顶两头的大吻、鸱吻饰物,屋面垂脊上的神兽等被拆除破坏外,其余部分基本保存完好,大殿面阁五间,木制构件上,全部有雕刻及彩绘,粗大的黑漆梁柱,楹联,匾额等,整个建筑厅堂气势雄伟,其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明代官衙监制和堪舆学说而建,体现了古代官署衙门坐北面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以及监狱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


        如今的张氏祠堂被一家广告设计公司租用,里面稍显杂乱。但是抬头望去,画栋雕梁、飞檐、瓦当、门楼上雕刻的阴阳八卦……那些旧时的痕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已经远去的历史。
        昔日证明———拴马石


        开埠之后,所城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工作,新建的宅院多以砖、木、石结构为主,墙体腰线以下块石的琢磨程度,反映了家境的殷实与贫困。张春钺告诉记者,很能体现所城居民家境条件的一个物件,就是所城民居外部的“拴马石”。拴马石俗称马吊子,因用来系骡马等牲口的缰绳而得名。
        拴马石是用青石雕砌,突出墙体之外,形状有的为圆形,也有的是椭圆形。家境好的,做工就讲究,他们将拴马石隐于粉墙之中,周围还精雕细琢地绘制上曼妙的图案,这使得一块小小的拴马石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家境条件一般的,则就没有这般讲究。另一方面由于老所城人使用骡马等牲口做代步工具和运输工具,因此,在修建住宅时,一般都设有拴马石,出行时由自家牲口代步,运输物品时,也由骡马负责运送。而没有拴马石的人家,就只能靠自己了,而拴马石的形状也能反映出当时这户人家的身份地位。张春钺说,凡镶砌平面鼻式方形拴马石的建筑,档次都很高,宅主均为大户人家,而外探耳朵型拴马石的建筑,档次就不高了,宅主也都是些寻常人家。因此,这些拴马石不但是所城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还是当时家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如今的所城,拴马石依然随处可见,张春钺老人曾做过实地考察,发现所城至今尚存的拴马石有51个,分为三种,一种是长方形,中间凿有两个对称且互相连通的椭圆形凹槽,形同牛鼻子,整体镶砌在墙上,与墙面齐平;一种是正方形,雕琢工艺和镶砌工艺均与长方形相同,只是体量略大,还有一种是与墙面垂直、伸出墙外,伸出部分为圆弧形,中间有孔,形同耳朵。
        他介绍说,通过拴马石,可以判断所城老宅的修建年代、建筑档次和宅主的身份地位,凡设有拴马石的建筑,均为清末以前的老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拴马石的实用功能已经丧失,不过,这些老古董又有了新用途,那就是可以栓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锁车防盗,聪明的所城人赋予了拴马石新的功能,”他笑着说。而漫步所城街头,举目欣赏一下造型各异的拴马石,也别有一番乐趣。
        昔日风光———胡同四合院


        建筑是固定的,人是流动的。所城的“四合院”更彰显着一种意味深长的风景。
        提起四合院和胡同,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北京。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也形成了一个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之所以称之为四合院也是有讲究的。“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可是在所城,我们也能够看到这样的建筑。
        张春钺说,所城民居体现着“四合院文化”的典型风格,以平房为主,个别有在正房之上加盖楼房的,楼梯在外,有点像天津的“小楼文化”。在明末清初,卫所被裁废之后,所城民居迅速崛起,开埠之后,所城的房屋以正房、倒房、东西两厢方结合的四合院居多。据史料记载,官宦人家还有许多二进、三进甚至四进院落,张、刘二姓大户有的还加盖了小楼。不过,如今的这些四合院正在渐渐失去当年的“温馨”,而被一个个闭门不相往来的出租户所代替,令人唏嘘。


        与四合院相比,所城的胡同尽管古旧,但大都还在。已故烟台著名学者王焕理曾考证,老烟台最古老的街巷就在所城。奇山守御千户所城修建之初,便形成12条街巷胡同,而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所城兵将解甲归田,在所城里大兴土木修建住宅,因此又在被纵横两条大街分割的4个区域内形成了10条街巷。值得一提的是,这22条街巷,除了东门里北胡同于1971年建楼被占外,其余21条基本保持原貌,只是名称有所改变,东门里街、西门里街和高家胡同并称为所城里大街;夏家胡同并入双兴胡同;傅家胡同、洪泰胡同并入南门里街;永发胡同、王家胡同并入北门里街;尚存的7条环城胡同,1973年改称为“巷”。
        这些街巷除东西大街稍宽,余者都很窄,在窄小却拥挤的胡同里,所城昔日的辉煌不亚于老北京胡同内的繁华。而时至今日,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也是所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今天的所城,还居住着约1100多户3200多居民,虽说随着时间流逝和风雨洗礼,许多建筑和街巷已经破旧不堪,外来户也随之增多,可是,建筑还在,历史还在,所城还在。

编辑:jrg
2 

今日关注

杲姓源自忠勇英雄颜杲卿

3 14
在杲姓人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杲姓源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叔伯兄弟颜杲卿。 [ 阅读全文 ]
14 

苏州:秋天最不能错过的美食

2 4
说到苏州的秋味,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大闸蟹;秋天的阳澄湖大闸蟹、太湖蟹都是非常棒的美食;当然,苏州的秋味还有很多,除了吃蟹,还可以尝尝这些秋味! [ 阅读全文 ]
4 

移风易俗!“寒衣节”倡导八种文明祭祀方式

1 2
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的“寒衣节”,往年市民在祭扫时所焚烧的香蜡、纸钱等极易引起火灾,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现在不少市民都选择了以下低碳环保的文明祭扫方式来祭奠先人。 [ 阅读全文 ]
2 

成都智慧公园等您来逛 依托古树名木打造现代公园

1 6
成都首个市级古树公园——熊猫红豆古树公园已启动建设。 [ 阅读全文 ]
6 

闽台林姓:古今无数子孙贤

1 10
林禄原为中原衣冠望族,是闽台林姓始祖,据统计,台湾岛内有林姓200多万人,占台湾总人口10%。 [ 阅读全文 ]
10 

梁启超在大连写《上大总统书》

1 1
1915年,梁启超避难大连曾写《上大总统书》致袁世凯。 [ 阅读全文 ]
1 

李敖离世前亲笔信

1 1
李敖:告别大陆媒体近10年了,我想通过这些影片,让大家再一次见到我,再一次认识不一样的我,见证我人生的谢幕。 [ 阅读全文 ]
1 

山东招远《刘氏族谱》

1 20
山东招远《刘氏族谱》由刘汝霖编修,时间是1883年。 [ 阅读全文 ]
20 

GDP破万亿城市:天津挤水分跌出前五,无锡、长沙首登榜,

1 1
今年以来,像天津一样主动曝出GDP“注水”的地区还包括内蒙古和辽宁。 [ 阅读全文 ]
1 

“四”姓是多民族姓氏,只存4000人

1 4
四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分布颇广,今云南泸水,广西灌阳,山西太原、长治、运城、临汾、朔州及吕梁地区均有。 [ 阅读全文 ]
4 

纪凤台:曾是远东地区最富有的华商

1 15
1893年,纪凤台宣誓之后才最终获得俄国国籍,并得到俄罗斯名字: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纪凤台。 [ 阅读全文 ]
15 

《诗经.北门》:当生活是一地鸡毛

1 5
《北门》直接生发出一个成语:北门之叹,意指因生活贫苦或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 阅读全文 ]
5 

世界各地的“模范父亲”

1 5
父爱如山是一句美好的形容,也是最恰当不过的形容。好老爸有的默默无闻,但培养出了扬名天下的人才;有的则自己就是世界名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一套。 [ 阅读全文 ]
5 

大连那些事:山麻楂(山蚂蚱)是“山苜(mù)楂”转音

1 6
山麻楂是何物呢? 山麻楂源自“山苜(mù)楂”,转音读成“山麻楂(山蚂蚱)”。 [ 阅读全文 ]
6 

大连发现:世界知名导演山田洋次的童年旧居

1 20
 《寅次郎的故事》导演山田洋次童年旧居在大连南山。 [ 阅读全文 ]
20 

中医提醒:体内不能堆积这5种东西

1 1
  中医认为,气贵于流通。意思是说,若气机顺畅,则百病不生;反之,如果气机失调,则会影响健康。在李晓君看来,人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失常最易引起“气”的运行失常,从而导致气机郁滞不畅,形成“气积”。中医有“怒为肝之志”之说,容易发怒、脾气暴躁、长期情志不遂还会导致肝气持续处于上行状态,造成肝郁不疏。日常生活中,唉声叹气、情绪失常、烦躁、焦虑、抑郁等都是“气积”的警告信号。有心脑血管... [ 阅读全文 ]
1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0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0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0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常遇春后人

0 14
南京审计大学教师常大清考证,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明代大将常遇春的后人。 [ 阅读全文 ]
14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

0 11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开展基督教茶文化建设。 [ 阅读全文 ]
11 

大事记

2020-11-23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1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0-31
浏览:2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