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寻亲搜索 > 阊门寻根(2)阊门移民后裔在盐碱滩上建起盐城

阊门寻根(2)阊门移民后裔在盐碱滩上建起盐城

2017年4月27日
作者: 
文章来源: 

  1000年前,一个心忧天下的苏州人,在黄海之滨修建了一条捍海堰,“农子盐课,皆受其利”。这个苏州人的名字叫范仲淹,他修建的捍海堰,被后世称为“范公堤”。

  600年前,一群背井离乡的苏州人,在先辈修建的海堤旁,从事着极其艰辛的盐业生产。这群苏州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有着一个共同的梦中家园——阊门。

  “明代阊门移民和他们的后裔们,对苏北的经济,特别是对作为明清两朝国家财政命脉的两淮盐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在海边上'煮’出康乾盛世,”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古代移民史专家曹树基教授说。

  移民们在盐碱滩上建起“盐”城

  “大丰是中国最年轻的县之一,1942年从东台划分出来,原名台北县,1952年改名大丰,1996年撤县建市。 ”

  大丰市政协副主席王立功介绍,大丰是一座移民城市,现在大丰的74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明初阊门移民的后裔。目前大丰共发现了43种家谱,其中明确记载祖先系明朝初年由苏州阊门迁入的有29种。“明朝初年,范公堤以东地区还是一片荒凉的海滩,移民们来到这里后,基本上都是从事盐业生产的。 ”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至今在盐城各地的地名中,仍保留着“场”、“团”、“灶”、“总”、“鐅”、“仓”等与盐业生产相关的名称。“场”,就是盐场管理机关驻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目前,大丰有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因“灶”得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等6个乡镇和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阊门移民来到荒芜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鐅”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盐城境内以“鐅”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鐅镇、大丰的潘鐅镇等等。

  “盐丁苦,终日熬波煎淋卤”

  从明初开始,阊门移民和他们的后代,在黄海之滨从事了600年的盐业生产。

  “严格意义上的盐民,消失于上个世纪50年代,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传统的制盐工艺了,”王立功说。

  74岁的邹迎曦,当地的“末代盐民”之一。邹家也是阊门移民,世世代代煮盐。

  邹迎曦介绍,旧时制盐,首先要在海边找一块地势较高的地方,铲除杂草,然后将地表磨平,“这就是制盐的盐场,由于长年被海潮浸泡,所以含盐量相当高。 ”

  盐场筑好后,下一步工序就是“制卤”。每天早晨5点左右,壮劳力将没有完全烧透的草木灰挑到盐场上,每4个平方丈倒下一担,妇女老人们则跟在后面用木锹和扫把,将草木灰均匀地摊铺在盐场的每一个角落。

  到了下午五点前后,草木灰已经从土壤中吸附了大量的盐分,盐民们将草木灰挑回去,倒进灰坑里。“灰坑呈倒屋顶型,但是只有三条边,有一面是开口的,底部开一条深15厘米宽10厘米左右的沟,用芦席盖在上面。 ”

  这时,就该富有经验的老盐民出场了。老盐民要用脚板将草木灰踩平踩实,再用多出来的草木灰在灰坑开口的那一侧边上筑一条矮坝,“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工序,因为接下来要在草木灰上面灌上10厘米深的水,让水均匀地渗入,溶解草木灰中吸附的盐分。要是踩得不实,水一浇上去整个就塌了;要是踩得太实,水又渗不下去。 ”

  一夜过后,水完全溶解了草木灰中的盐分,成为盐卤,经过灰坑底部的芦席的过滤,渗入下面的沟槽,通过竹管流入卤井。

  “现代科学证实,盐卤中的含盐量在27‰左右时,熬出的食盐含钠量最高,品相也是最好的。 ”过去没有精确的测量技术,盐民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办法——一种是用“石莲子”,所谓“石莲子”,就是被鸟类吃下去、而又没有被消化吸收就排出的莲子,“将10粒石莲子投入盐卤,如果有8粒浮起,那么含盐量就是最适宜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生鸡蛋投入盐卤中,如果鸡蛋有五分之一的部分浮在盐卤上面,那么含盐量也恰好是最适宜的。

  “煮盐灶台是长条状的,从灶门到烟囱,依次安装着两口鐅和一口锅,”鐅是烧盐的专业工具,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直径三尺,深三四寸,“鐅和锅的高度是呈阶梯状分布的,灶门处的一口鐅最低,紧挨着烟囱的锅最高。 ”

  烧盐灶台的长度一般人难以想象,仅火叉就有3米多长,为了灵活操作如此巨大的火叉,盐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名叫“烧火佬”的装置——从屋梁上吊下一根绳子,底下系住一个开孔的木块,火叉的柄穿在孔里,“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杠杆结构”。

  烟囱边上锅里的盐卤,属于“中间原料”,烧热后舀出来倒进鐅里。当鐅里的盐卤沸腾时,要加入一种特别的催化剂——皂荚,此时,白花花的食盐就产生了。

  除了“鐅”,还有一种巨型的烧盐工具叫做“盘铁”。邹迎曦介绍,盘铁是明朝晚期之前盐民们使用的,“官府为了防止盐民私自烧盐,发明了这种工具。 ”盘铁类似于“拼图”,由9-13块组成,每一块都设计成不规则的形状,总重2500-4500公斤,每户盐民保存其中的一片,开火烧盐时,在盐官的监督下,盐民们将盘铁拼成一口“大锅”。由于盘铁厚大,难以烧灼,因此每举火一次,通常需要连续生产15 天左右,数家灶户集中轮流操作,团煎共煮。

  “盐丁苦,食不充饥衣难补”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傍。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这是明末清初,安丰盐场的盐民诗人吴嘉纪写下的反映盐民生活的一首绝句。

  据记载,明初有4万多江南百姓被迁徙到两淮盐区从事煎盐劳役。这些盐民们处于社会最底层,宋元明清四代,官府都用特殊的户籍制度管理盐民。这种特殊的户籍不能改变,盐民们只能世世代代积薪、晒灰、淋卤、煎盐,以致蓬头垢面、胼手胝足。

  邹迎曦亲身体验过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说,烧盐时室内的温度达到70度,盐工们几乎是赤身裸体地工作。一昼夜一户盐民可以熬出2000斤食盐,这些食盐全部要送到盐包场,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官府。而盐民的劳动所得,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18岁之前,我从没有穿过布鞋。我们老家有句土话叫'熄火穷’,每年烧盐的时间只有几十天,只有这段时间家里才有收入,其他的时候,连温饱都难以维持。 ”

  黄海之滨六百载沧海桑田

  范公堤沿线众多盐场所生产的食盐,在层层盐官的严密监督下,通过连接各盐场的串场河运抵泰州,再由泰州通过长江水道运到仪征,最后到达扬州。

  在扬州,盐民们含辛茹苦熬出的食盐,变成了盐商们手中白花花的银子,和他们歌舞升平、穷奢极侈的生活。 1813年,一个叫黄至筠的山西商人在扬州最繁荣的东关,修建了一座空前绝后的私家园林,叫个园。这座园林当时估计要耗费600万两白银,相当于整个江苏省当时一年的财政收入。黄至筠究竟有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他养了一个200多人的戏班子,他们家用人参喂鸡,每吃一个鸡蛋相当于吃掉1两白银。园子里有用白银浇铸的假山,每座重达千斤,因为无人能够偷盗,故称为“没奈何”。以黄至筠开始,类似这样的大的园林在扬州又先后建起200多处。

  清乾隆年间,两淮盐商每年可上交盐税600万两白银以上,占全国盐课60%左右,是全国地方税收的第一大来源。不仅如此,国家每有重大军事行动,或天灾年荒,或河防工需,或巡幸典庆,盐商就捐输报效。两淮盐商捐输额高达3826.6万两……

  600年的时光,就像倒映在串场河上的白云,悠悠而过。 600年间,阊门移民的后代们,早已融入这片盐碱滩,但他们的心中,始终牵挂着一个地方——阊门。“1956年,大丰的手工煎盐时代宣告结束,”末代盐民邹迎曦从当地政府机关退休后,潜心研究地方盐文化,现任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大丰最后的一座盐场,已于两年前停产搬迁,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出现一片新型工业区。

编辑:jiruguang
0 

今日关注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3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3 18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8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3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德国女孩青岛寻根:找到爷爷当年设计的老房子

2 7
2013年3月16日,来自德国的亚娜·希姆森和男友等亲戚从青岛湖南路出发,经广西路、中山路等老街寻找曾祖父阿尔弗莱德·希姆森的建筑作品。 [ 阅读全文 ]
7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2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阿根廷足协主席拥吻梅西落泪:全国人民的英雄

2 8
对于阿根廷球迷、甚至阿根廷人来说,进不了世界杯是灾难性的。但梅西在最险要的关头站了出来,将阿根廷送进了世界杯。 [ 阅读全文 ]
8 

山东威海市姚玑后代字派

2 14
山东文登臧格庄、姚山头、姚家庄、紫金山、港南、辛里庄、北崮头、小高坎等村姚姓二十四辈份派字:孔士延从,学中大有,毓秀锺其,殷英泽远,才华配成,福寿宗昌。 [ 阅读全文 ]
14 

阮玲玉曾代言金州老字号“康德记”

2 14
“康德记”原名“德记号”,始创于1852年。2007年,金州区政府提出振兴老字号号召,“康德记”获得大力支持,在金州火车站前联胜街536号重新开业。 [ 阅读全文 ]
14 

湛江雷阳谢氏宗亲祭祖: 朝拜晋太傅谢安之母圣地

2 29
谢氏陵园座落在湛江市太平镇白鸽山,始建于晋代(距今1570多年),内有谢安的母亲庄太君、其曾孙来雷开基的第一始祖谢琨公以及其夫人陈氏的陵墓 [ 阅读全文 ]
29 

蔬菜界隐藏的营养高手:十字花科蔬菜

1 3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西蓝花、花椰菜、卷心菜、菜心、萝卜、紫甘蓝、球状甘蓝、芝麻菜、羽衣甘蓝等等。 [ 阅读全文 ]
3 

丹东原来叫安东,是一座英雄城市

1 1
丹东原名“安东”,源于唐代设置的安东督护府,因抗美援朝战争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赢得了“英雄城市”的赞誉。 [ 阅读全文 ]
1 

天主教的主要节日

1 4
天主教最重要的节日有四大瞻礼,即耶稣复活瞻礼、圣神降临瞻礼、圣母升天瞻礼、耶稣圣诞瞻礼。 [ 阅读全文 ]
4 

心脏病突发: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哪个能救命?

1 3
硝酸甘油片可以缓解各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症状;速效救心丸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能有效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 [ 阅读全文 ]
3 

青岛历史百科全书:鲁海80岁时仍在写青岛

1 14
鲁海堪称“青岛历史的百科全书”,出版了《话说青岛》《青岛掌故》《青岛老楼故事》《青岛老街故事》《青岛老报故事》《青岛老校故事》《青岛老字号》《青岛与电影》《青岛与戏剧》《名人与青岛》《作家与青岛》等专著。 [ 阅读全文 ]
14 

江都梅氏与梅兰芳同宗,始迁祖明代来扬州

1 27
“崇文堂”《梅氏宗谱》,编修于宣统年间,这是江都梅氏一族第三次修谱。 [ 阅读全文 ]
27 

新民回族刘姓来源

1 23
辽宁省新民市白旗堡(现大红旗镇)回族刘氏家族祖籍云南,都是云南回回为统一族源,来自中亚布哈拉,明朝时迁至江苏省应天府上县(今属南京市管辖)二郎冈铁黎坝水西门。 [ 阅读全文 ]
23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1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大连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1 1
 《辽宁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列保护植物61种,大连市分布的约有玫瑰、北重楼、矮鸢尾等47种。 [ 阅读全文 ]
1 

溥仪在黄金山打“网球”

1 11
末代皇帝溥仪曾曾三次到黄金山打球。 [ 阅读全文 ]
11 

汉传佛教律宗祖庭

1 5
体、德基、真义、常松、实泳、福聚相承,为有清一代律宗根本道场。 [ 阅读全文 ]
5 

李光禄闲话老大连:香炉礁的“破烂王”

1 7
香炉礁自确定垃圾排放地点后,就有捡拾垃圾的拾荒人,慢慢地拾荒人多了,就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破旧材料在附近盖起堆放垃圾和住人的棚厦子。 [ 阅读全文 ]
7 

村委会人员图省事给近百户村民改姓,10年后村民终于恢复

1 13
1997年,由于户籍人员的疏忽,全村魏姓村民的姓由“魏”变成了“位”,经过村民十年的努力,要求更正姓氏的群众已全部拿到了新户口簿。 [ 阅读全文 ]
13 

大连植物园曾让这些名人流连忘返

1 14
翻开尘封的历史,你会发现,曾经有很多名人来过植物园:朱德元帅、粟裕大将、毛岸青、茅盾、梁漱溟、顾颉刚…… [ 阅读全文 ]
14 

12部门联合发文治理佛道教商业化:严禁商业资本介入

1 1
国家宗教局、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住建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旅游局、证监会、国家文物局等12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 [ 阅读全文 ]
1 

大连火车站曾有毛主席像

1 6
大连火车站1935年至1937年建,是大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曾为1930年代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 阅读全文 ]
6 

樱花是旅顺最美

1 2
旅顺是我国栽植樱花最多、最早的城市。 [ 阅读全文 ]
2 

咥:大连话“歹”(吃)另一渊源

1 9
众多移民汇流胶东,经过数百年文化碰撞,“咥”遂转音为“歹”。 [ 阅读全文 ]
9 

韩国慎氏宗亲访问团寻根浙江湖州

1 4
据文献记载,北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与欧阳修、范仲淹为同榜进士的慎镛就任吴兴(今湖州)太守。以后,慎镛举家定居如今的潞村,他的侄子慎修出使高丽国并世代繁衍生息。 [ 阅读全文 ]
4 

山东沂水关顶刘氏考

1 9
查其《刘氏族谱》与穆陵关巡检档案,可知“关顶刘”为穆陵关守关将领之后。 [ 阅读全文 ]
9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1 3
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二人被后世并誉为“二王”。 [ 阅读全文 ]
3 

百家姓

2020-11-25
浏览:203 评论:0 收藏:0
2020-11-17
浏览:46 评论:0 收藏:0
2020-11-16
浏览:16 评论:0 收藏:0
2020-11-14
浏览:9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3
浏览:5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2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